APP下载

步步为营打围歼 公款送礼难遁形

2014-07-15姬建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公款中央纪委

文/姬建民

作者: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至今至少出台17项廉政新规,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评价。

令人感奋的是,中央制定八项规定后,明确“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身作则、带头改变作风的胆识与气魄。紧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身体力行,轻车简从,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亲民清廉的行止为全党开了一个好头,鼓舞了民心。

然而,“四风”肆虐,已有时日,欲要遏制并逐步加以根除,需要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大纵深围剿之战,既要全局掌控,又应从具体问题抓起。

仅以严禁公款送礼为例,要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放过一个“可能”的漏洞。毋庸讳言,公款送礼的风气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表现在资金来源上,已由个人自掏腰包发展到公款报销;在送礼对象上,已由主要领导延伸到中层干部以上甚至人人有份;在送礼品种上,已由土特产品、烟酒糖茶提升到金银珠宝、文物字画、名表豪包等。有了公帑的支撑,几乎是无所不送、无所不包。打着“看望领导”“联络感情”“感谢支持”“略表心意”的旗号,实则为个人加官进爵、评优当先铺路搭桥。这不仅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助长了革命队伍的庸俗之风,而且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严刹公款送礼之风,理所当然成为反对“四风”战役中的重要围剿对象。

对于公款送礼,中央采取了靶向定位、精准惩治的战术:

继2012年12月八项规定下发后,中央于2013年1月又明确了“六项禁令”,严格规定“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等。

接着,中央纪委于2013年8月部署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佳节。”

2013年9月3日,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重申刹住公款送礼歪风,严禁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滥发津贴补贴等不正之风。

2013年10月31日,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

2013年11月21日,中央纪委下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禁止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都作出了全面规范。明确规定: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以任何形式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严禁转移到机关所属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单位账户使用。

2013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要求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或购买移动电话。严格按规定配备和更换小汽车等。

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2006年印发的规定全面修订。不得供应鱼翅燕窝等高档餐饮,不得超标准安排住房,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制,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无关的参观。

201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严禁公款送礼宴请、严禁公款吃喝旅游。

这一连串的廉政新规,像“连珠炮”,似“组合拳”,炮炮直击公款送礼的要害,拳拳重创“花公家钱,铺个人路”的招数。你不是习惯以公款送礼吗?新规堵死了你的路数;你不是阳奉阴违、变相公款送礼吗?就连“花卉、爆竹”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也给你卡死;你不是公款送礼要做假账、套取资金吗?就把公务接待、开会培训、办节庆典、收费罚没、预算支出、装修购车、办公用品等都给装进“笼子”里。说实话,连严禁公款印送挂历、台历、贺年卡这样的“小事儿”中央都不放过,笔者没有想到中央会如此具体细微,目标会这么精准。但这恰恰说明中央为着力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所保持的一种高压态势和有力震慑。不仅如此,中央纪委为了及时发现公款送礼“隐形化”和“变形化”(如电子购物券)的问题,专门在网站上号召民众揭发举报公款送礼的“新花样”,日臻形成一个全民围剿公款送礼的天罗地网。有官员说,“这样搞得‘官不聊生’了”。果真如此,倒是一件大好事,官员在腐败问题上“不聊生”了,群众对党的信心就重新树立了。

言出行随,“严禁”辅以“惩治”,更是体现了中央在严峻复杂反腐败形势下的无畏担当与坚强决心。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3.3万多起,处理党员干部4.2万多人。但是依然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反复性和顽固性,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一些不正作风正在“改头换面”。反“四风”最怕“走过场”,最难改的是具体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作风就会得到改变。河北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征集到的30多万条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立整立改,从细从严部署了“十件实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亮起一架架“高压线”,划定了“可行和不可行”界限,赢得了群众的赞扬。

“严禁公款送礼”作为廉政新规的一部分,代表了民心民意与社会进步的方向,既是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监督的戒律、约束行为的规范,也是反腐倡廉的新起点与新依据。在社会公众为中央反腐倡廉提振信心的形势下,廉政新规已经激发起公众参与反腐的热情,检举贪腐愈加理性,参与监督愈加自觉,监督视野愈加开阔,围剿态势愈加形成。上下喊打,围追堵截,一切贪贿丑相势将难遁其形。

清廉,是作风,是纪律,是本色,更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保证。

人心得失,存亡攸关。群众服不服,关键在干部;百姓听不听,最终看廉政。“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带领群众,以发展的成果鼓舞群众,以清廉作风影响群众,才能为党博得好名声,在群众心中留下好念想。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公款中央纪委
党政机关安全生产监管一体化的“常州路径”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开会的不同版本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9家央企“巡视清单”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