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渝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话说江北竹壳雕刻画

2014-07-14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重庆404100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江北雕刻技艺

杨 莉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重庆 404100)

巴渝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话说江北竹壳雕刻画

杨 莉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重庆 404100)

本文通过解析雕刻技艺,在竹壳画创作中的运用,经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与审美追求,使其竹雕技艺用于竹壳 之上的创新工艺。

历史起源;特殊工艺;艺术价值

重庆江北竹壳雕刻画是将竹雕技艺移植竹壳上的工艺品(简称竹壳画),在巴渝地区流传至今,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一、历史沿革

(一)历史起源

江北竹壳画的起源与当地历史文化分不开的,重庆江北区历史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发现,江北区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居住,新石器时代沿江人口增多,沿江已经发现十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还发掘出江北重庆龙化石、马门溪龙化石,并有阴沉木出土,时间约在5000年左右。区境内还有多处冰臼遗址。

由于河运的发达,本区沿江有许多天然码头,如鱼嘴、唐家沱、寸滩、溉澜溪、梁沱,江北嘴、陈家馆、董家溪、石马河等,这些码头千船聚集,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多种娱乐形式都在码头上集中展现。如;说评书、唱清音、打道琴等,大一点的码头还有川戏、杂耍、气功表演。民间文化的繁荣催生了民间手工艺品迅速发展,来自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应运而生,烙画、漆画、剪纸、竹雕、刺绣、竹壳画、木雕、石雕等大小商铺随处可见。一些船夫对江河的依赖和恐惧,时时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与保护,从而沿江码头附近有祭祀江河之神的大小庙宇,如:水俯宫、禹王庙、禹王宫、龙神祠,潮音寺、川主庙、镇江王爷庙等,仅是川主庙区境内就有四五座,来满足平民百姓的精神信仰与需求。

综上所述:厚重的历史文化、江河文化,无疑加重了江北这块土地的文化含量,促进了江北民间竹壳画的繁荣与发展。

(二)历代传承

江北区竹壳雕刻画起源于何时?文献上没有记载,无法考证,但从民间艺人口述得知,竹壳雕刻画在江北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江北竹壳画兴于民国初年,盛于上世纪70年代。以文渝光父辈三代人的家庭传承模式,把江北的竹壳雕刻技艺延续至今。重庆工艺美术大师文渝光先生的父辈都是以竹刻技艺为生,受其父辈的影响,文渝光先生从小喜爱雕刻技艺。真正在竹壳上进行雕刻创作那是上世纪70年代,作为石油工人的他,常年在野外打井探矿。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家传竹雕技艺,在生活中他发现山上自然剥落的慈竹壳,不但有韧性,不腐不烂,而且自带的斑点纹理,天然美丽而不褪色。使其他萌生了将竹雕技艺用于竹壳之上的创新工艺。

二、特殊工艺

江北竹壳画的产生绝非偶然,主要得力于江北的历史文化、江河文化的深厚影响,官方的积极倡导和百姓的普遍喜好,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竹壳画是自然经济状态下农耕文化的产物。它是依自然界的节奏而产生、表现和传承的,对原创主体所在民族、地区及其文化背景、环境具有较大的依附性。它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交通、文化及地理条件。

(一)因材施艺

竹壳画顾名思义是一种在竹壳上面雕刻,展现雕刻技艺的环保工艺品,根据笋壳的奇特纹理,依壳拟形,就势刻画,运用夸张写意手法,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利用竹壳雕刻,选用毛竹、慈竹等大型竹类的竹壳,经过筛选、去毛、晾干、薰煮、浸泡、压平等工序,再通过绘画、雕刻、打磨、上光、装裱等十多道复杂工序,精工制作而成一幅竹壳画。

(二)作品特质

作品的材质为天然采摘的竹壳,拥有环保,低碳,原生态的品位。利用竹壳作为原材料雕刻,及具家居创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全部采用雕刻技艺,其工艺的难度完全超脱于其他装饰品。

(三)特种技法

竹壳是选择天然竹子外壳做原材料,一般是大型的苦竹,慈竹,毛竹等,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竹壳若有多水浸泡,竹虫咬孔就不能用,竹壳一年只能收获一次。每当冬季来临,艺人上山采集竹壳。后将竹壳加工好之后,在其表面进行雕刻。以刀代笔,随心而作,常用技法是,起稿、勾线、粗雕、浅雕、浮雕、深雕、施色(有素色与彩色之分),使其作品具有国画的韵味,油画的厚重,水彩的灵动,以及版画的浅浮雕的效果,融多种艺术形式于雕刻之中。这是个很精细的步骤,而且稍微哪儿出了小瑕疵没有刻好,整幅画就报废了,因为竹壳是很薄的,有自身的纹理,力量轻重难以掌握。

(四)专用工具

有细刻刀、尖刀、铲刀、平刀,圆锉、毛刷。平整底板用刮刀、刨、铲、刷子等。其作用分别如下:

刻刀,用上等钢材加工打制,它锋利无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专门用来刻制竹壳画线版及修版。

立刀,用于深刻法,是进一步加深线条深度的专用工具。

铲刀,用于线条以外,大面积凹陷地方。

圆锉,又称圆刀,是一种单刃弧形刀,刀刃锋利,专门用于修制弧形线条,挖空转角版空。

另外,加工竹壳的工具还有有竹笼、蒸锅,在施色方面有大小画笔、排刷、颜料、上光油等。其它刻版辅助工具,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艺术价值

通过上述材料及工具创造出来作品系列丰富多彩,有中国古代仕女图、历史典故、三峡风情、巴渝吊脚楼、黄葛树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带有区域性及手工技艺性特征尤为明显,这浓郁地域性特征及民间美术所显现的功能和审美标准,时时反映在艺术品价值之中,它的传统技艺也是建立在区域社会文化基础与自然生态环境之上,它综合了劳动者社会生活的需求、风俗习惯、精神审美、等因素而形成,是传统手工艺与审美标准在某一区域的具体表现。其作品题材丰富如:《巴渝古镇系列》《巴渝十二景》《白帝城》《张飞庙》等重庆历史人文元素。竹壳画作者在一雕一刻中表述情感的目的性与艺术张力相得益彰,既是内心生活的需要,更是弘扬绘画艺术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精神生活的回归。因为物质与精神的合璧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步入中年,奔忙的脚步正在慢下来。经历了追逐与梦想,才知道原来云中漫步也非常富有诗意。那迈步竹林间的寻觅竹壳,沿途田野美景会激发创作灵感,也是艺术资源的累积。也许,我们不得不继续奔忙。但竹壳画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人生风景,演绎浪漫人生,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竹壳画的表现形式与其他民间艺术品一样讲究构图上饱满简洁,对称呼应,疏密、虚实、动静的处理十分得当。也常借用民间年画艺术手法来表现竹壳画这些特点最为充分:其采用丰碑式构图方法,主要人物为构图中心;次要人物点缀主要人物的下部,集中概括,互不遮挡,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脚、手、道具巧妙布局,同时根据构图审美的需要,可以自由地扭曲、夸张、变形,服从主题的需要,统一而有变化,协调又不雷同。历史上,因江北传统竹壳画产生于偏僻的场镇,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虽然没有准确的人物比例,没有秀雅和妩媚,却保留了难得的古拙、浑厚、纯朴、真挚、大气的原始气质。

竹壳画题材:一般为历史题材、古今人物、戏剧脸谱、巴渝风光、花鸟草虫、书法篆刻等几十个品种,主要可分为历史故事、寓意吉祥、风土人情三大类。

以文渝光为代表的家庭传承模式,经父辈三代人不懈努力与传承,使江北竹壳画雕刻技艺延续至今。文渝光从普通工人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蜕变,这说明人生只要有追求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年过六旬的文渝光先生在艰苦的知青岁月中,与竹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父辈竹雕技艺移植传承在竹壳材质上,同时将诗文、书法、篆刻、美术融入竹壳画艺术创作之中。慢慢地,文渝光独创的“巴渝民间竹壳雕刻画”,在民间美术的殿堂上屡获殊荣:1985年5月荣获全国首届职工美术大赛铜奖:1999年获巴渝优秀民间美术家称号:2002年被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02年《一诗一画》大赛中获重庆首届巴渝民间艺术节金奖:2005年《君子三戒》获得第三届重庆市文学艺术奖;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竹壳雕刻画2013年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当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迅速消亡,不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人在艺在,人去艺亡。有时就像过眼的云烟转眼就不见了,抢救与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文渝光先生也曾带着作品远赴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受到过外国友人的推崇。但却让他苦恼的是,江北竹壳画由于受到其它美术形式的冲击,人们审美视觉悄然发生了变化,竹壳雕刻技艺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境。为了传承好这一民间技艺,他免费广招徒弟,尽我所能,倾囊相授。不少学徒受到文渝光的点拨和教授,学有所长,并将其技艺运用到社会谋生中,既解决了他们再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将竹壳画这一技艺传承繁衍与发扬光大。上述举动,引起重庆多家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今日重庆》《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中国石油报》《江北报》给予了专题报道。

江北竹壳画作为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巴渝地区传播至今,是传统手工艺与审美标准在某一区域的具体表现。必须加以挖掘、保护、研究与传承,使江北竹壳画这一“巴渝民间艺术奇葩”姹紫嫣红,永不凋零。

[1]《重庆江北志》.方志出版社.

[2]《梁平木版年画》.贵州人民出版社.

[3]《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4]《重庆江北历代文学作品选》.重庆出版社.

杨莉,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江北雕刻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向晚意卿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On art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雕刻树叶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雕刻时光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