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图片编辑研究

2014-07-13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310058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摄影师生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310058)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体创建了一个人人参与的传播社会。新闻图片因其真实直观和强烈的现场氛围,已经不再是文字的附属品,成为媒体的重要传播信息。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片在高校整体形象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高校官方门户网站和新闻网上图片的“版面”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醒目。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员对高校图片阅读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高校图片编辑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图片编辑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闻源多样化:日益壮大的新闻拍摄队伍

数字技术的革新简化了图片拍摄步骤,人人都可以成为拍客。全校师生都可以用手中的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方便快捷地获取图片,他们给图片编辑提供了强大的图片来源。

相比较传统的高校专职摄影工作者,广大师生拍客分布广、数量多,他们是专业摄影工作者的有效补充。比如校内各种特色社团文化活动等精彩瞬间,有时好几场同时进行,专业摄影工作者分身乏术,而遍布全校角落的师生拍客能够弥补记者不在现场的不足,摆脱时空的束缚,抓住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另外,由于各自知识结构不同,师生拍客从自身角度出发,往往能拍摄到专业摄影记者并未注意到的画面,图片报道内容往往更细致、生动和多样化。

(二)新闻信息及时化:“秒杀”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为大家建立起同等平台,拍客作为非新闻职业的个体,并不受层层审核的控制,在接触新闻后及时记录并以“秒杀”的速度传播到网络,保证了新闻信息的新鲜。尤其在微博、微信新闻摄影中,直播性强。拍摄者通常在新闻现场随手拍随手发,受众也是“秒”接收。在这里,传播者——媒介——受众之间的传播链条大大缩短,新闻图片的生产、消费可以在短短的几秒、几分钟内完成。

拍客作品在传播及时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把关人缺失的问题。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闻摄影作品的传播,具有“病毒式传播”特点。一旦微博、微信图片发布,关注的用户、粉丝等就会收到信息,如果他们认为该图片有新闻价值,他们会将其转发,图片的受众数量在短时间内可能呈几何倍数增长。

(三)新闻内容多元化:面临真实性等伦理道德考验

目前,新闻图片来源空前扩张,由于普通拍客非专业性、非职业化的特征,以及图片发布缺乏相应审查制度的因素,带来了新闻真实性的考验。比如“周老虎”事件、官员“悬浮”视察事件等等,对摄影作品添加和删减真实场景的信息量,改变摄影作品的真实色彩、色调和环境,技术上的伪真实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也给新闻摄影作品的编辑和发布等带来困惑和麻烦。

二、图片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职能

图片编辑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当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有多种修养: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很好的写作功底和美学修养,还要有评论家的鉴赏水平。

(一)政治上的洞察力:加强把关人意识

图片编辑,从字面意思来看,其最基本的身份应该是图片与读者见面前的“把关人”,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是这样概括的:“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决定突出处理或者删节哪些信息或其中的某些方面,决定向传播对象提供哪些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造成某种印象。”1

政治素质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素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图片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的环境下,图片编辑作为把关人,在顺应读图时代受众合理的视觉消费的同时,对新闻图片虚拟形象的自我复制或者为了视觉效果而实施的其他有碍真实的各种行为,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图片编辑应通过制度来树立规则,形成摄影作品质量控制的自我约束和强制约束。

高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图片编辑在实践中应加强理论功底,对于高等教育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本校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方向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要有前瞻性。图片编辑不能坐等好图片的出现,而必须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能主动提出紧跟学校教学科研重大发现的专题,有效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多关注师生身边的事例,多反映师生切身的感受,多出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选题。经常性地对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增强政治洞察力和新闻敏感性。新闻网的图片编辑更需要有全局观念,把握题材、提练主题、组织稿件、编写文字的综合业务修养,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修养。

(二)艺术家的审美力:提高专业鉴赏

曾璜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一张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的别字,一张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语法不通的句子,一张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就像一段随意堆砌的文字,而在版面上没有得到妥善安排的照片就像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2

他告诉我们一个图片编辑的读图能力有多重要,需要掌握必备的美学基础和全面的摄影理论知识,熟悉“镜头语言”。面对海量的图片,选择时就要适合选题构想,更要懂得光线、构图、色彩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与表现。

可以想象,一个不懂新闻摄影理论和技巧,不懂摄影表现的编辑,是不可能在千百张图片中独具慧眼,挑出最具表现力、最符合主题要求和技术要求的好图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图片编辑应是图像鉴赏家,要具有高水准的审美意识,要有独到的发现力和果敢的判断力。图片编辑要像“品酒师”,能够“品味”稿件的好坏,以确定选优汰劣。作为一名好的图片编辑,既要善于品评,又要善于加工,能对来稿“锦上添花”。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拍摄者都是没有经过系统摄影学习和训练的普通“拍客”,他们对于摄影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对于摄影的艺术素养一般也不高,图片编辑需要通过图片的选择、加工,比如通过各种编辑软件对图片的分割、放大、校正、编排等方式引领读者获得需要的信息。

(三)社会上的活动力:建立全面的图片库

在新媒体环境中,图片在高校的官方门户网站、新闻网、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网络宣传品中需求量越来越大。党委宣传部是高校负责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往往受到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专业摄影人员难以满足庞大的实际图片需求。优秀的图片编辑必须善于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支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广泛收集散落在全校个职能部门、院系单位以及师生个人的图片,建立一个图片库,以备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体对图片的需求。

图片资源的保存和使用是覆盖全校、内容极其丰富而工作量庞大的工作,有赖于校内相关文化建设部门、技术支撑部门、资源运营部门,甚至需有外部专业力量的共同协作才能得到真正地实现。从图片内容上看,校园风光、建筑、景致;校园教学、科研、学术活动;校园文体、艺术活动等摄影图片,是大学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独特属性的数字资源,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和保存价值。高校党委宣传部应牵头建立更加开放和适应校院两级工作的图片资源网络保存、收集、共享、服务、传播的平台,探寻有效及可持续的稿件激励机制,建立长期良性循环的网络分享平台。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的传播有了更多新的形式和渠道,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大、受众范围之广使得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字技术和摄影的融合,高校图片编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注释:

1.威尔·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曾璜,任悦著.图片编辑手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摄影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师生互动4时机
麻辣师生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