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卵白釉瓷器探究

2014-07-13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333400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釉瓷白瓷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333400)

1、景德镇市科技局2013年度市级项目《元代卵白釉瓷器研究》(景科字[2013]42号)

2、江西省2013年度教改课题《元代卵白釉瓷器鉴定教学研究》立项编号:JXJG-13-90-1

3、江西省2013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古陶器鉴定》(赣教高字[2013]101号)

元代国祚不足百年,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却是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元代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和装烧工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浮梁瓷局的建立,为明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卵白釉瓷是元瓷新品种里的重要角色,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地位显赫,本文拟对此做个较为系统的探究,以便世人对它有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命名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瓷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多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鹅蛋壳色泽,故称为“卵白釉”瓷。因卵白釉瓷内壁常印有“枢府”二字,属于中央机构枢密院的定烧瓷,故又称“枢府”瓷。

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记载:“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供,谓之御土窑。”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本)指出“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明嘉靖时吕震在《宣德鼎彝谱》中写到:“仿元朝枢府窑款式和仿枢府瓷款式。”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里列有“枢府窑”条目。由此可见元代还没有枢府窑之说,明清时期已有枢府窑、枢府瓷的说法。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元代景德镇并没有一个专门烧造枢府瓷的窑场。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认为:“长期来把元代的卵白釉瓷统称为“枢府窑”器是不恰当的,但为了照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以称这类卵白釉瓷为“枢府”瓷比较妥当。”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也认为:把元代白釉印花瓷器称作“枢府器”或“卵白釉器”为妥。笔者认为元代景德镇的名瓷如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孔雀绿釉等均以釉色工艺而命名,该类白瓷以无款的居多,若正名为“卵白釉”瓷,既可与其保持谐调统一,又可涵盖枢府瓷的范畴,更显严谨,更为准确。

二、胎釉

卵白釉瓷是景德镇窑在宋代青白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新品种。根据周仁、李家治等科技学者的研究可知:传统的景德镇窑白瓷应是高岭土-石英-水云母质瓷,而不同于北方邢、巩、定窑的高岭土-石英-长石质瓷。从宋代青白釉瓷到元代卵白釉瓷,再到清代康熙白釉瓷,景德镇白瓷胎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是SiO2的含量依次降低,而Al2O3的含量则依次增加。瓷胎中Al2O3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瓷器的烧成温度,减少烧成时的变形,增加瓷器的强度。景德镇制瓷工艺进步最基本的措施就是遵循这一规律而逐步完成的。元、明时期,单一瓷石的一元配方与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同时并存。与宋代青白釉瓷胎不同,元代卵白釉瓷胎的显微结构是石英含量较少,颗粒也较小,说明瓷石的用量减少和原料的处理更为精细。卵白釉瓷胎中莫来石含量较多,发育也较好,这可能和长石较多以及已掺入少量高岭土有关。

景德镇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变化主要是CaO含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顺延,CaO含量越来越少。从早期的五代和宋代瓷釉中CaO含量为15%左右降低到元、明时期5%左右。随着CaO含量的减少,K2O和Na2O含量随之增加。五代和宋代白釉瓷中的熔剂主要是CaO,所以仍是钙釉。到了元、明时期,釉中的K2O及Na2O已和CaO共同起熔剂作用,有时甚至超过CaO的作用,因此应分别称之为钙碱釉和碱钙釉。宋代青白釉因CaO含量较高,纯系一种透明的玻璃釉。而元代卵白釉中存在少量的残留石英和釉泡以及钙长石的小晶丛,这些釉中残留物就是导致卵白釉在外观上略带乳浊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采用了富含Na2O的三宝蓬釉石作为元代卵白釉瓷胎和釉的原料。景德镇白釉质量的改进是靠在釉的配方中减少釉灰的用量来实现的。釉灰用量的减少可以提高瓷釉的烧成温度,同时由于釉石用量的增加,引入更多的R2O,以增加釉在高温时的粘度,可使釉层增厚。再由于釉灰中含有较多的着色氧化物Fe2O3,减少其用量可以降低Fe2O3的含量以增加釉的白度。

其实,精细的元代卵白釉瓷的胎体并不总是厚重,釉色并不尽是失透状。国家博物馆傅振伦先生曾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太禧盘的评价道:“胎质细腻洁白坚实,釉色莹润如羊胎美玉。”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肖发标先生介绍湖田窑“玉”字款卵白釉高足杯时说:“无论在装饰题材与制作工艺上都比内有“枢府”款字者要讲究、精致。”《高安元代窖藏瓷器》对卵白釉瓷的描述多是胎质洁白坚质,釉色光洁莹润。尤其是卵白釉戗金龙纹玉壶春瓶,釉色光润,胎体已薄到半透明状。洁白润泽的卵白釉,实为明永乐甜白釉的前身,也为稍后元青花瓷的惊艳绽放打下了坚实的胎釉基础。

三、造型

《中国陶瓷》指出:枢府瓷器型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等小件器皿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器,其碗为小底足。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的造型,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景德镇陶瓷馆藏有卵白釉铺首罐,高安窖藏出土的卵白釉瓷有碗、盘、碟、高足杯、玉壶春瓶。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水的卵白釉瓷有折腰碗、浅腹盘、高足杯。据不完全统计,传世与出土的卵白釉瓷还有三足炉、戟耳瓶、器座、爵杯、葫芦形执壶、匜、带座双耳炉等器型。

根据部分卵白釉瓷有作祭祀供器之用,可以推测应有仿青铜祭器类如瓶、炉、烛台、花觚等造型。若要了解卵白釉瓷的造型变化,还可把它放在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宋代景德镇瓷器造型多仿唐代的金属器型,流行瓜棱式腹部和葵口式边沿。主要器型有碗、钵、壶、注子、注碗、梅瓶、盖罐、香炉、香盒、粉盒等。其后出现的元青花瓷则风格粗犷豪放,其主要器型有:盘、碗、杯、匜、壶、梅瓶、大罐、方形扁壶、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瓶等。元代卵白釉瓷的器型普遍较小,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祭祀的原因,重在象征寓意,不需大件供器摆设;另一方面可能是技术所限,元初还没有熟练掌握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的制瓷技术。

四、纹饰

卵白釉瓷分精、粗两大类。粗品一般是素面无纹,精细的制品以器内印花为主,采用压模印花装饰。偶见刻花、划花、剔花技法,纹饰题材主要有缠枝莲、菊瓣、栀子花、花蝶、云龙、云凤、云鹤、云雁、孔雀、莲池鸳鸯、狮子滚绣球、牡丹及羯魔纹花纹等。另外还有尖瘦莲瓣、水波纹、水波游鱼、松竹梅、杂宝、联珠纹、堆贴梅花、戗金、枢府瓷青花器、枢府瓷红绿彩器,枢府瓷露胎贴花等装饰。

需特别指出的是立粉堆彩加戗金装饰。山西珐华器制作采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挤压带管孔的泥浆袋,如制作生日蛋糕一般,在陶胎表面勾勒成凸线的图案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元代五彩卵白釉立粉堆彩瓷的堆花立粉法与珐华太相同,它的堆彩是在卵白或青白釉的瓷胎表面用彩色釉料堆出图案轮廓泥条,然后在轮廓内彩绘或戗金装饰二次焙烧。由于此种堆料富含铅、铁等元素和硅化物,入窑焙烧时,卵白釉面与玻化彩色堆料结为一体,堆料附在釉面上。立粉釉色多为紫红、绿黄、孔雀蓝、金彩,图案有云龙、栀子花等。故宫博物院耿宝昌先生曾描述他所见到的一件卵白釉玉壶春瓶为“梦寐以求”的元五色花戗金器,“它的被发现将景德镇烧成五彩瓷的历史提前了约半个世纪之多,并首开珐琅彩之先河。”上海博物馆曾斥巨资从香港购回六件“立粉”工艺的元代卵白釉瓷。元代景德镇工匠不仅吸收了山西珐华陶器的工艺,还借鉴西域的掐丝珐琅技法,创造了立粉堆彩戗金的瓷器装饰技法。

五、款识

多数卵白釉瓷不带铭款,少数有款的卵白釉瓷以“枢府”二字最为常见,“枢府”款常采用模印的手法印在器物内壁,有点模糊不清,此外还有刻划和青花料书写的手法,铭文内容有:太禧、东卫、东府、寿福、福禄、和寿、富真、昌江、白王、江夏、康甫、玉、王、德、寿、福、良、国用、宪台公用、饶州路总管府公置官吏不许借用等。《元史·百官志》记载:“天历元年(1328)废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总管二院事务,次年改太禧宗禋院。有院使、副使等官。所属有隆禧、会福、崇祥、寿福诸总管府,分掌钱粮出纳及营缮等事。”

根据铭文与元代官署设置可推知:“枢府”铭,是“枢密院”的定烧器;“太禧”铭,是“太禧宗禋院”的定烧器;“寿福”铭是寿福总管府的定烧器;“玉”字铭,是“玉宸院”的定烧器;“东卫”铭,是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的定烧器。

六、装烧工艺

湖田窑元代卵白釉瓷器堆积层中只有匣钵窑具,没有发现垫饼,由此可知卵白釉瓷碗、盘等类器物是采用细砂垫底,一匣多个叠烧或一匣单个装烧的仰烧工艺,并非“铺沙渣垫饼仰烧法”,因为采用铺沙渣的仰烧法,底足与之直接接触,高温状态下细砂易被热气流卷起,所以足边露胎处有芝麻状不规则的小黑点或褐黑色小斑块,常粘有细砂粒。足边斜削一圈,足沿有淡淡的火石红现象。

七、市场、窑址与影响

元朝“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元人重商,贸易发达,卵白釉瓷在元代官方用瓷中占第一位,市场需求量极大,北京元大都遗址有大量出土,全国各地元代墓葬、窖藏,包括海外如韩国新安海底沉船都有大量发现,由此可见这类瓷器并非元代宫廷官府专用,其中不乏民用商品瓷与外销瓷。考古调查发现,湖田窑是景德镇烧造卵白釉瓷的著名窑场之一,主要分布于乌鱼岭、龙头山、狮子山、南河北岸印机厂和南岸刘家坞一带,出土器物以卵白釉瓷为主。此外还有落马桥、戴家弄、珠山、中渡口、四图里、观音阁等窑址。《元史·顺帝纪》记载:“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可知该类器物属于元代宫廷专用,应是浮梁瓷局精挑细选的贡瓷。作为管理、监督瓷器生产的官方机构浮梁瓷局既没有选址在靠首都较近的北方磁州窑,也没有落户于当时市场销量最大的南方龙泉窑,这应该与景德镇烧制白瓷的历史与技术有密切关系,暗合了元朝“以白为吉”的国俗,满足了“祭器尚纯”的需求。工匠八方来,浮梁瓷局的设置又进一步提高了景德镇烧制白瓷的技术水平,为景德镇成为瓷都夯实了人才和技术的根基。卵白釉瓷应运而生,从宋代青白瓷中发展而来,同时又为稍后的元青花瓷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为明永乐甜白瓷的出现,乃至为素瓷时代过渡到彩瓷时代奠定了胎釉基础。

八、结语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广受喜爱的白瓷,元代官窑浮梁瓷局的设置与卵白釉瓷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同时又提高了景德镇白瓷的烧制技术,促进了彩瓷的发展繁荣,奠定了景德镇成为瓷都的基础。艺术审美总是以技术发展为支撑,不同于宋代青白釉因CaO含量高而呈透明玻璃状,元代卵白釉因Na2O 含量高,又含有一定异相而成不同程度的乳浊釉。元代是单一瓷石的一元配方和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同时并存。元代卵白釉器型有大有小,以小件居多,常作祭祀供器之用。纹饰有精有粗,带铭文者较佳,以立粉堆彩戗金最为珍贵。窑址以景德镇湖田南河南岸的刘家坞为典型代表,装烧工艺不用垫饼,采用装匣铺砂仰烧。根据铭文与出土及出水情况,卵白釉瓷可分成四类:一类是等级最高的宫廷祭祀用瓷,如太禧宗禋院、玉宸院、寿福总管府等定制瓷;一类是官府用瓷,如枢密院、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等定制瓷;一类是民间用瓷,如各地墓葬、窖藏出土的器物;还有一类是外销瓷,如东南亚一带和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水的器物。

参考文献:

[1]宋濂,王祎.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

[2]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刘新园,白焜.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J].文物,1980(11).

[6]肖发标.江西艺术史元代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釉瓷白瓷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黑釉瓷的当代创作与烧成实践
黑釉瓷的工艺研究
浅谈现代黑釉瓷的烧制*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邢窑白瓷传统烧制方法研究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