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大亨的财富大戏

2014-07-09

新财富 2014年5期
关键词:华策光线兄弟

《泰囧》创造的国产票房纪录,引得影视行业迎来新一轮资本竞逐。在二级市场上,备受资本青睐的影视公司在2013年纷纷实现股价翻番,受益于此,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华谊兄弟的王忠军与王忠磊兄弟、华策影视的傅梅城等影视行业的富人轻松完成财富的“三级跳”。

2014年3月,阿里巴巴与国华人寿保险合作推出“娱乐宝”平台,网民出资100元即可以购买保险产品的方式参与投资热门影视作品,其中包括《小时代3》、《狼图腾》等电影,预期年化收益为7%。在“全民娱乐,你也是出品人”的号召下, 近23万名网友参加了首期7300万元的投资项目。

“娱乐宝”的火热销售,除受益于理财产品深受追捧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近年来国内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

自2012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217.69亿元,同比增长27.51%;其中,国产片票房收入为127.67亿元,同比增长54%,占总票房收入的58.64%。要知道,2005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16亿元,2010年方才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此后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2005-2013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58%。

在总票房收入上涨的同时,单片票房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截至目前,于2012年底上映的《人再途之泰》(以下简称《泰》)以12.6亿元的票房高居榜首。它在引爆国产电影票房的同时,也引发了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新一轮的竞逐热情。

其实,早在2009年,影视行业就已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理财周报》的统计显示,2009年至今已有25只基金投资于影视行业,规模总计高达307亿元,单只基金规模超过12.28亿元。不仅如此,它们的投资回报率都相当可观,如清科凯盛·影视产业投资基金承诺收益率为10-12%,海润盈峰基金预期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15-25%。

受益于行业景气,影视圈的造富大戏也热辣上演,多位业内富人在2013年的身家水涨船高,尤以华谊兄弟的王忠军和王忠磊兄弟、光线传媒的王长田以及华策影视的傅梅城等人为甚,基本实现当年翻番。其中,王忠军和王忠磊兄弟二人的财富更是从2012年的30亿元蹿升至2013年的117亿元,翻了近三番。

光线传媒:《泰囧》开启电影事业

王长田的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早期以电视节目制作为主,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推出的日播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为其成名之作。2006年,光线传媒宣布进军电影圈,此后参与投资电影超过40部,却一直表现平淡。直到2012年由其投资发行的《泰》面世,光线传媒一跃进入国内电影行业第一梯队。

作为一家综合性文化传媒公司,在《泰》上映之前,光线传媒在电影业务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其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来自栏目制作与广告,在2011年光线传媒的收入构成中,影视剧占比仅为39.9%。作为史上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泰》投资成本不足3600万元,最终换来的票房收入却高达12.6亿元,作为主要投资人的光线传媒据悉获得了超过5亿元的分红。得益于此,光线传媒在2012年的影视剧收入占比已提升至62.37%。不仅如此,《泰》票房的火爆,还带动光线传媒的股价节节攀升,在上映期间的一个月内,光线传媒股价最高上涨75.7%。

进入2013年,光线传媒陆续投资发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子戏子痞子》、《中国合伙人》、《不二神探》、《赛尔号3》、《四大名捕2》等9部电影,其中《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位列2013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总收入的第二和第五。其全年票房收入达到23.27亿元,同比增长46%。此外,光线传媒参与低制作成本的《爸爸去哪儿》,在2014年成为票房黑马,上映10天就取得了5.7亿元的收入。

票房收入的高奏凯歌,使得光线传媒在二级市场备受资本青睐,2013年,光线传媒股价上涨121.8%,最高涨幅更是达到295.57%。作为光线传媒的最大股东,王长田持有51.3%的股份,伴随股价的上涨,其个人财富也得以翻番。

在电影行当风生水起的同时,王长田仍不忘赖以发家的电视业务。2013年,光线传媒的电视剧收入为7037万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7.78%。为改变在电视剧领域的弱势地位,完善产业链的布局,其在当年10月以8.29亿元的价格获取新丽传媒27.642%的股份。新丽传媒是一家以影视剧内容及其衍生产品的投资、制作和运营为主要业务的文化传媒企业,其制作的电视剧包括了《北京爱情故事》、《辣妈正传》和《大丈夫》等,其中《辣妈正传》以单集500万元、总售价2亿元成为中国史上售价最高的电视剧。

此外,在电影领域的成功,带动光线传媒逐步向传媒和娱乐的其他细分领域拓展,通过投资和收购的方式进入游戏、动画、互联网视频内容、移动社区等领域,进一步丰富“传媒+娱乐”、“渠道+内容”的业务架构,打造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

华谊兄弟:电影、手游双翼其飞

王忠军、王忠磊兄弟的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在1998年投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没完没了》和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后正式进入电影行业。与光线传媒几乎完全内地化、采用新导演与新演员这种以小博大的模式相比,华谊兄弟一直钟情于香港团队、大牌明星打造商业大片的高成本、高投入模式。多年来耕耘于电影行业的华谊兄弟,曾是国内电影行业无可争议的一哥,不过近年来逐渐受到光线传媒对它地位的冲击。

目前的华谊兄弟形成以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为主的三大业务板块,是国内唯一一家将这三大业务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2013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45.27%;净利润为6.65亿元,同比增长172.23%,三大业务分别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的54.4%、26%和8.09%。

2013年,华谊兄弟上映了包括《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私人定制》等8部电影,其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76.42%,在中国内地获得的票房合计为30亿元。其中,《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私人定制》这三部电影分别位居2013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第一、第三和第四的位置。endprint

尽管华谊兄弟在2013年再次摘取了国产电影单片的票房冠军,但它最赚钱的业务却非电影,而是早年投资的手游企业。2010年,华谊兄弟以1.485亿元投资掌趣科技(300315)。随着掌趣科技在2012年成功上市,且2013年股价疯狂上涨,华谊兄弟因此崭获了数十倍的回报,其分别于2013年5月、6月和2014年1月四度减持所持的部分股份,套现市值高达8亿元。目前,其还持有掌趣科技6093.44万股,占总股本的8.64%,以2014年4月18日收盘价计,这部分市值依然高达19亿元。

在掌趣科技身上尝到手游甜头的王忠军、王忠磊兄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投资获利,在2013年第一次减持掌趣科技后不久,即宣布进军手游市场,以6.72亿元收购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华谊兄弟自身丰富的影视、明星资源,不仅能对银汉的营销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打通电影与游戏之间的互动。

电影、手游双翼其飞,使得华谊兄弟在2013年成为二级市场最受资本青睐的公司之一,股价全年累计涨幅高达293.49%,区间最大涨幅更是达到478.5%。王忠军、王忠磊兄弟二人合计持有华谊兄弟30.84%的股份,得益于股价的暴涨,二人的资产也成功跃入百亿元的级别。

华策影视:电视剧一枝独秀

跟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不同,傅梅城与妻子赵依芳创建的华策影视,至今仍是一家以电视剧制作发行为主的影视公司,年产电视剧上千集,其2013年制作的《百万新娘》、《全家福》、《幸福的面条》等电视剧,均在央视和主要卫视的黄金档播出。

2013年7月,华策影视宣布以16.52亿元收购上海克顿传媒100%的股权,该笔交易成为目前国内影视行业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项目—成立于2003年的克顿传媒曾出品《爱情公寓3》、《夏家三千金》、《爱情闯进门》等多部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作品。交易完成后,华策影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视剧领域的优势地位,也成为国内首家电视剧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公司。

与此同时,华策影视也积极开展电影和院线业务,其最成功的电影是参与投资的《听风者》和《小时代2》,但与电视相比,其对电影一直处于谨慎参与并积累经验的阶段。不过近两年,华策影视明显加快了在电影方面的布局。通过与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合资设立时代金球进入院线业务,其目前投资开办的影城已达20多家;2013年3月出资1800万元收购海宁华凡星之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借此切入艺人经纪业务;2014年4月,发布公告称拟4000万元入股高格影视;更早之前,其还与海宁市政府签约联手开发海宁武侠影视基地,对电影业务的图谋不言而喻。

此外,华策影视还参股了杭州掌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手游行业。通过2013年的多次投资、并购交易,华策影视的业务模式逐渐向华谊兄弟靠拢。当然,相对而言,其艺人经纪业务和电影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电视业务的持续做大,再加上业务模式的完善,足以推动华策影视股价在2013年上涨185.58%。而直接受益者傅梅城,财富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其于2014年1月三次减持共880万股,套现近3亿元。■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策光线兄弟
华策影视:成也IP,败也IP
光线
华策影视集团与ITV战略合作
华策影视布局二次元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华策去年净利增五成 年内将拍27部剧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泰囧》被告 光线市值蒸发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