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示范塑人格 人文关怀促成长

2014-07-09许金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班集体后进生人格

许金霞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他们的全面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特定教育,具有其独特性。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基层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以及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会影响全体学生。可以说,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认为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人本管理。

一、荣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经过多年对职业学生的观察、了解,我发现职中的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卑消极。他们不敢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走出学校大门,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总觉得没面子。针对这些情况,开学之初,我就召开了主题班会“我自信,我快乐”,通过同学之间的赞美,感受被他人认可的快乐,同时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这次班会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后来,我抓住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的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演讲比赛我班学生获得第二名,运动会入场式我班获得二等奖,班级黑板报评比获得一等奖,教室被评为“五星级”教室,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尤其是在全校“歌颂祖国”大合唱比赛中我班荣获一等奖,学校将比赛的照片发在校园网站上,学生看到后都激动无比,大家共同分享这份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让大家重拾自信,积极健康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 学会自我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的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所谓“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

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肯负责敢担当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是否体现自身的文明素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会这些所谓的“差生”,他们基本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在初中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现在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会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觉得不能辜负教师的期望,真正从内心认同教师和他的观点,真正想把事情做好,把自己管理好。班主任通过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激励引导后进生,关心特殊学生,以情动人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这实际上就是讲必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必须随时随地激励、宽容和提醒他们,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很多班主任喜欢优秀生,却很少关注后进生,觉得他们既可怜又可嫌。其实,我深深感觉到没有不上进的学生,而是学生多次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压制造成的逆反心理的间歇性表现。因此,教师应表现出慈母般的爱心,耐心地了解他们出错的原因、过程及心理状态,注意研究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然后语重心长地教导,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切忌不分轻重缓急,不考虑学生个性特点,不分时间、地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会难以接受批评。

另外,现在离异家庭的单亲子女比较多,他们的心理不是很健康,有一些家长在外地,只有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此外,还有一些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的学生,他们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上与一般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注意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多与他们接触、谈心,以了解他们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的角色就是为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激活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促进他们积极健康地发展。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集体后进生人格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如何对待后进生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