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与青春期的学生相处

2014-07-09胡洁慧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同龄人闪光点笔者

胡洁慧

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二反抗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家长手足无措,令教师头疼不已。

笔者做了八年的初中班主任,面对青春期的学生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能非常好地和他们相处,真的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学生一进入初中,就陆陆续续步入了青春期,作为初中班主任首先要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有冲劲的一个时期,也是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安定的一个时期,所以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心理上也在急剧发展变化。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难相处,有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和青春期的学生相处呢?如何有效地处理他们在这个时期出现的问题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

一是多倾听。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所以平时有空笔者就会和学生多聊天,请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倾听的关键是试图去理解,去认同,去接纳,千万别打断学生或批评学生的观点。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就能比较自由地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见解,这样教师就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

二是学会欣赏。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也有缺点。班主任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尽量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甚至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不要用学习成绩来划分学生的优劣,学习再差的学生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也有自己的优势。

三是经常鼓励。多鼓励学生和同伴交往,并给以正确的交往指导。心理学家对青春期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和教师是学生最依赖却又最想摆脱的人群,并且他们对同龄人的友谊非常渴望。因为他们和同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受、相同的需求,所以同龄人的友谊就成了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的精神食粮。这些相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分享“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而在这个阶段,青春期的每个学生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同龄人做朋友,并且能够互相鼓励、积极上进,他们将会很好地和同伴一起度过危险的青春期。

二、学会对学生包容

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七倍,他们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特别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子,懂事晚,不能够真正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苦心。

有一年暑假,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个男学生来看望笔者,他说的第一句就是:“当年我多调皮,多贪玩,真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放弃我,宽容对待我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现在长大了才理解你们的苦心,才有今天的我。”笔者常把这个男学生说的话放在心上,在平时宽容对待学生,不要因为学生一时冲动犯了过错,就一棒子把他打死。

还有笔者的另一个学生阿海,他从初一开始在午睡时间就经常和宿管阿姨发生冲突,每次笔者都耐心和他交流,安静地听他宣泄完后,给他分析他的行为,让他明白自己处在青春期,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要冷静处理。阿海本是一个非常冲动的学生,从初一爱打架,到后来能耐心听老师分析问题、讲道理,变化非常大。

三、学会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一是能拜学生为师。作为教师,如果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拜学生为师,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年轻。香港有一位叫林浣心的小学校长,她在自己担任校长的过程中拜学生为师的故事,很让笔者受启发。她经常请小学生做她的老师,教她跑步、游泳,成为最受学生爱戴的校长。虽然她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在学生眼中永远年轻可爱。记得曾经教过一个男学生,他对PPT的做法研究得非常透彻,笔者做PPT时经常请他帮忙,于是他非常有成就感。笔者鼓励他一定要到好的学府去深造,后来这个男学生收心苦读书,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二是书信沟通。刚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给笔者写了很多信,他们遇到问题经常会和笔者书信沟通。一开始不是他们主动给笔者写信的,而是笔者先主动给他们写信,每次遇到问题,笔者都会以书信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有几个男学生为了保护同学差点打群架,还好被控制住了。后来他们和笔者说了这件事情,笔者问清楚原因后,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主题是《给男孩子们的表扬信》,只允许男学生传阅。这封信给他们很大的鼓励。由于笔者经常这样处理问题,所以书信成为笔者和学生沟通的最好渠道,也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最怕的是失去尊严,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单独处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特别要面子,如果他们在同学面前受到批评,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要信任自己的学生。交代学生做的事情,就要相信他们能做好,一定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关注着自己的发展,关注着自己的成长,使其觉得自己永远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有义务让班级保持和睦、温馨。

四、教会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遇到的常见问题

提前告诉学生青春期经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1.苛求体貌。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的容貌和衣着相当敏感,甚至会过分地挑剔。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剪短发,就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有些学生因为要剪短发而大哭大闹,甚至伤害自己。

2.对异性敏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学生会对异性充满好奇,开始关注异性的言行举止,甚至会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从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

3.情感危机。青春期的学生由于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所以在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出现大的挫折时,容易陷入极度的沮丧和烦恼中,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事情。

学生在青春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处理得当,他们一定能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斯滕伯格在他的著作《青春期》前言中这样写道:“我要举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来证明骚动不安并不是大多数青少年会遇到的问题,来证明大多数青少年可以和他们的长辈有比较好的关系,以及证明青春期并不必然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期,诸如此类。”我们可以把青春期的孩子比喻成蓬勃生长的小树,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外部条件充足就会茁壮成长,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长出歪斜的枝杈。在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当一个园艺师,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我们只要科学看待青春期,了解所谓“叛逆”背后的真相,就能找到与青春期学生沟通交流的正确途径,让学生觉得青春期着实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龄人闪光点笔者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本是同龄人 互为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