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刍议

2014-07-09刘静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创设教材

刘静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理念上、方法上、教学手段上不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那么,如何才能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优化教学设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精编巧用学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备课,进而实现高效课堂。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课来说,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创设的情境要有“数学味”,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学生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比如,在讲授概率的内容时,创设情境——抛硬币的试验。提出问题:掷一枚硬币,落地时正面一定向上吗?学生各抒己见后,便自己做起试验来。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出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将活生生的数学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

三、关爱学生,营造愉悦氛围

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形成愉悦的情感,不仅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学习数学,还能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也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不断增强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和关心,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优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四、科学引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要想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以及课上的探索、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相关要求。

1.课前的预习。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先把课堂上将要讲的知识做个大体的了解,思考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可以吗?并试着分析这些知识与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引导学生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学生听课时要目视教师,对重点内容在课本上要勾画标记;认真分析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对于需要书面写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独立、规范地完成。

3.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评价,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方法。因为这样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进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当然,学生在反馈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及时改正。所以说,及时反馈在提高教学效果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4.课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课后巩固的主要方式就是复习,把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复习一遍,加深记忆,全部理解之后,再做作业。学生如果能坚持先复习再做作业,把每次的作业都当作考试的话,就不会出现平时一百分,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五、科技助力,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调节课堂密度与节奏,把教师从繁重的课堂板书中解放出来,节省教师讲课的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个人发挥。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声、像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课堂板书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只有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才能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