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模”不唯“式”

2014-07-09吴建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主体评价

吴建财

时下对于课堂改革要不要模式,存不存在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可不可以复制、借鉴别人的模式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郑州一中秉持不争论、做中学、研中思,结合校情摸索自己的教改路径,不断改进具体措施,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已初步形成了“主体课堂”这一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里,建“模”的“模”指的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式,实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同时不抛弃接受学习,但一定杜绝被动学习”的核心要义。一言以蔽之,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要以这个“模”为指导思想,要围绕这个中心来预设目标和流程,更要以开放的姿态悦纳千差万别的学情,注重生成性。

“式”指的是依照认知的一般规律和学习固有秩序而设置的流程:自学—研讨—测评—精讲四环节。为何要设“式”?《礼记·学记》就曾有了答案: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另外,学校拥有固定的教学程序,本身就是统一教育理念外显的呈现,程序能逐步促成永久性的行为改变进而形成良好习惯。对学生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力量的来源之一是他的学习生活变得可以预测。

不唯“式”是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课型而采用灵活的方式: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实验课等,还有具有学科特点的词汇课、阅读课、写作课、单元整合课和活动课等,当然没有必要遵循固定模式。

“主体课堂”模式的亮点有:学习指导书不同于导学案,前者提供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罗盘”;后者偏重计划控制,把教师的语言控制转化成了文本控制。精讲的内容既有预设更重生成,实行不讲、少讲和精讲的“三分天下”原则,要求把“举一反三”的“一”讲深讲透。

建“模”不唯“式”,这是“主体课堂”的关键。另外,“主体课堂”的评价实践也发挥了积极的效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主体课堂”倡导的是,教师要树立“评价就是教师为评定学生学习所做的一切”的观念;整个教学过程要贯彻“评价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提倡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和共同建构,力图实现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检验“评价”成效大小的唯一标准是“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了多少帮助。在评价主体上,加大学生的自评比重;在评价功能上,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评价类型上,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涵盖知、情、意、行各个领域,兼顾个人发展和与人合作两个方面。

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原本描绘的是一个妙龄女子既想结识对方,又很害羞的心态;女子发问后自觉唐突,慌忙掩饰自己的意图“俺家住横塘,问问你是不是同乡?”笔者遇到一个学生质疑:能不能理解为是在描绘一个男主角发问,男女主人公一问一答的情景?小组成员反驳:“不可以,‘君多用来称呼男子,只能是女子的发问。”该同学不服气:“刘和珍‘君不是女子?女子不仅可以称呼为‘君,还可以称呼为‘先生,比如宋庆龄先生等。”班里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我既分别肯定了两者的合理之处,又特别赞赏了那位质疑权威解读的同学。同时,我既不搞“语言霸权”去擅自确认谁对谁错,但也要身体力行去求“真”,防止“评价”功能的另类曲解。为了张扬“质疑”而罔顾“真相”,我把《长干曲》第二首“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读给学生听,答案指向自然分明,质疑的学生心服口服。我随之强调:如果没有下文,这个质疑完全合理。全班学生投向该生的都是赞许的目光。

特别提醒:作业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评估一致,作业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且有助于评估学习;测验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掌握程度的表现,不是向教师提供评分的依据进而给学生贴“标签”、判“优劣”;作业和测验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遗憾的是,随着网络等资源的进入,教师借鉴甚至照搬“练习或试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教师的命题能力在退化甚或消失,这样的“评估”何谈有效?

“主体课堂”的推行正逢其时,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标志的顶层设计,为我们的课改实践开辟了广阔天地。其中,招考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一揽子制度设计,一定会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为素质教育的开花结果提供强力保障。更令人欣喜的是:“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把高考“独木桥”改造成为利于人人成才的“立交桥”,还提供了实现国民终身学习目标的动力和途径。作为孕育人终身学习兴趣、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地基”和“堡垒”,基础教育责无旁贷自不待言,勇于践行更应是题中之意。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主体评价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