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提出与阐释新兴供应链业态

2014-07-07代文彬慕静马永军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9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

代文彬+慕静+马永军

内容摘要: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消费者、政府部门、食品企业等)日益期望能真实了解食品的相关过程信息和结果信息,为响应这种需求,一些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改变以往供应链运行策略,努力提高食品供应链运行的透明性。在相关实践和理论基础上,本文创新性提出“透明食品供应链”概念,并对其定义、特征及与类似概念的区别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供应链 透明食品供应链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提出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但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升、消费维权意识的觉醒以及新闻媒介行业的飞速发展,现在每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20世纪末欧洲发生的疯牛病危机、2008年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与担忧。在我国,不少人甚至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由此,消费者对“口蹄疫”、“瘦肉精”、“二英”、“禽流感”、“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有名词耳熟能详。

在此情境下,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对他们所购买和消费的食品的安全特征有不断增长的探寻欲望。虽然食品的质量标签能传递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但这并不能转化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心。Trienekens & Beulens(2001)指出,人们对整条食品链(food chain)质量的透明信息有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透明信息来自于现代的追溯方法的支撑。消费者希望得到他们充分信任的安全食品,他们要求食品企业提供食品安全保证和诚实的食品信息以建立对食品的信任。

为响应民众的食品安全诉求,行业标杆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为保障食品安全、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信心,欧盟于2002年制定了食品基本法(General Food Law),该法律中诸多内容涉及到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的记录与披露问题。早在1993年,食品法典委员会就将HACCP推荐为最有效的保障安全食品供应的管理体系。由于分子生物学(例如DNA方法)的长足进展,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得到了快速专门分析方法(如快速检测技术)的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技术基础。实验室信息系统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结也为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创制了一个有效的保障网络。随着食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决定因素的了解也不断深入与全面。由此可见,观念、法律、技术、知识的进步在不断增进食品的安全性及食品相关信息的透明性。

食品行业企业在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食品、诚实的信息和相关的服务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在过去的20多年里,食品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已成为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政策的一块基石,建设整合的质量管理系统(integr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已成为业界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系统涵盖了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食品生产、包装、运输与物流、研究与开发、生产设备的维护、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等。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制定并执行覆盖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加强食品供应商的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性和相关信息的透明性。

国内一些食品企业在追求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及透明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比如,上海万事发实业总公司构建全透明食品安全产业链,成功地打造出全国首张有机食品“身份证”,生产的“瀛丰五斗”有机米实现了从种植、收割、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安全透明。消费者从商店买回瀛丰五斗有机米,通过有机米档案查询系统,输入6位数字的食品安全信息码,便能清楚地掌握这包米的所有“身份”情况,包括种植管理者、地块管理者、作物品种、播种期、移栽期、施肥记录、病虫防治、收割记录等。“瀛丰五斗”有机米的高度安全、透明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一直供不应求。2013年4月,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透明牧场”项目,作为乳业的首个透明牧场,现代牧业坚持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应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装备设施、生产技术,使牧场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牛奶品质以量化的数据与消费者沟通。此外,还有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透明农庄”、开创都市有机农业的新模式、北京绿色家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透明农场”的成功实践等等。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概念

Hofstede(2003)最早提出有关供应链(网)的透明性定义:供应链(网)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对他们所需求的产品相关信息有共同的理解并能有效获取的程度。自Hofstede提出供应链网的透明性概念后,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食品供应链的管理领域,如Kalfagianni(2006)区分了食品供应链透明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

综合前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研究提出“透明食品供应链”这一新的概念,其定义如下:透明食品供应链是以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为目的,通过供应链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使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全过程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中,食品供应链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他们所需求的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能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有共同的理解并能有效获取。

透明食品供应链适应了当前社会强烈的食品安全诉求,是一种新的供应链运行策略与业态。它与一般的追求成本控制或市场反应灵活性的供应链运行策略有根本的区别,强调通过在全供应链范围内对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收集、分析、记录与传递,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辨识与监控,最终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目标。

透明食品供应链的特征

一是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目的。透明食品供应链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实现多方面的目的,但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和支撑。食品供应链正是通过其透明化运作,使食品始终严格按照高水平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处理,并接受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监控、监管和监督。从此意义上说,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只是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其核心目的,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则是根本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