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

2014-07-07熊桂华孙慧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循证护理

熊桂华+孙慧丽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4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5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7-59-03

Evidence base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XIONG Guihua1 SUN Huili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China;2.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Changchun 130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vidence based nursing metho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acut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selected in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3,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4 patients treated routine nursing as control group.54 patients treated evidence based nursing as observation group.Nursing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otal efficienc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Hospitaliz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control group.Visual analogue sco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vidence based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in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which has few complications and high safety.Tha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Acute;Evidence based nursing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2]。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本院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针对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47.6±10.8)岁,病程为1个月~12年,平均

(3.5±1.7)个月,其中男65例,女43例。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腰部剧痛、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翻身侧转困难、腹压增加时病症加重、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不足60°),经腰椎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肿瘤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4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54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间基础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以疼痛为主症,疼痛往往为痉挛性剧痛,难以忍受。医护人员要改变疼痛属于“正常现象”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认真听取患者的反映,接受患者哭泣、呻吟等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分)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54 36(66.7) 10(18.5) 8(14.8) 46(85.2) 3.6±1.4 12.7±2.8endprint

观察组 54 45(83.3) 7(13.0) 2(3.7) 52(96.3) 2.7±1.2 10.3±2.4

t/x2 3.967 6.245 5.217

P 0.046 0.030 0.039

对疼痛的反应,与患者谈论疼痛,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还可以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此外护士在护理、治疗中动作要轻,以免加重疼痛。(2)体位护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活动受限,所以正确的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使腰背肌松弛,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使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为减轻腰椎负担,应避免久坐,必须坐时佩带腰围。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病人了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能主动、积极休息。(3)失眠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是因为环境改变、疼痛、焦虑等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护理人员要对待患者热情,消除患者陌生感;加强探视管理制度,避免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工作做到“四轻”;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晚饭不宜吃过饱、过晚;限制白天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护理,灵活调整护理流程等。(4)心理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由于疼痛剧烈,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存在性情急躁、心情烦闷、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诉患者负面情绪只能使病情加重,多与患者交谈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稳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以解除其顾虑。使患者感受到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使他们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5)便秘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制动而减少了活动量,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而容易引起便秘,而用力排便可使病情加重。故患者饮食应少食多餐,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杂粮、蔬菜、水果、蜜蜂、牛奶等。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应戒烟限酒,以保持大便通畅。(6)皮肤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卧硬板床制动而活动量减少,因此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鼓励和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擦背或做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3 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如下[3]:治愈:临床病症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生活可自理,直腿抬高在70°以上。好转:临床病症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病症仍存在,腰部活动功能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的评定标准如下: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压疮 疼痛加重 肺部感染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 54 1(1.9) 4(7.4) 2(3.7) 7(13.0)

观察组 54 0 1(1.9) 0 1(1.9)

x2 4.860

P 0.02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应力作用所致,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内容物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急性期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4-6]。实施有效的循证护理可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病症与体征,有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病症。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的康复。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操作性,引发压疮、疼痛加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少。

总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的循证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颜美琼.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75-677.

[2] 陆敏敏.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99-101.

[3] 毛卫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99-100.

[4] 陈卫芳,陈筱粼,江颖.穴位理疗结合功能锻炼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45-47.

[5] 赵新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04-105.

[6] 王水妹,钟彩虹.推拿按摩加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88-289.

(收稿日期:2013-11-11)endprint

观察组 54 45(83.3) 7(13.0) 2(3.7) 52(96.3) 2.7±1.2 10.3±2.4

t/x2 3.967 6.245 5.217

P 0.046 0.030 0.039

对疼痛的反应,与患者谈论疼痛,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还可以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此外护士在护理、治疗中动作要轻,以免加重疼痛。(2)体位护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活动受限,所以正确的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使腰背肌松弛,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使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为减轻腰椎负担,应避免久坐,必须坐时佩带腰围。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病人了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能主动、积极休息。(3)失眠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是因为环境改变、疼痛、焦虑等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护理人员要对待患者热情,消除患者陌生感;加强探视管理制度,避免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工作做到“四轻”;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晚饭不宜吃过饱、过晚;限制白天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护理,灵活调整护理流程等。(4)心理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由于疼痛剧烈,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存在性情急躁、心情烦闷、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诉患者负面情绪只能使病情加重,多与患者交谈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稳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以解除其顾虑。使患者感受到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使他们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5)便秘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制动而减少了活动量,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而容易引起便秘,而用力排便可使病情加重。故患者饮食应少食多餐,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杂粮、蔬菜、水果、蜜蜂、牛奶等。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应戒烟限酒,以保持大便通畅。(6)皮肤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卧硬板床制动而活动量减少,因此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鼓励和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擦背或做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3 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如下[3]:治愈:临床病症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生活可自理,直腿抬高在70°以上。好转:临床病症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病症仍存在,腰部活动功能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的评定标准如下: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压疮 疼痛加重 肺部感染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 54 1(1.9) 4(7.4) 2(3.7) 7(13.0)

观察组 54 0 1(1.9) 0 1(1.9)

x2 4.860

P 0.02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应力作用所致,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内容物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急性期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4-6]。实施有效的循证护理可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病症与体征,有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病症。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的康复。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操作性,引发压疮、疼痛加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少。

总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的循证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颜美琼.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75-677.

[2] 陆敏敏.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99-101.

[3] 毛卫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99-100.

[4] 陈卫芳,陈筱粼,江颖.穴位理疗结合功能锻炼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45-47.

[5] 赵新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04-105.

[6] 王水妹,钟彩虹.推拿按摩加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88-289.

(收稿日期:2013-11-11)endprint

观察组 54 45(83.3) 7(13.0) 2(3.7) 52(96.3) 2.7±1.2 10.3±2.4

t/x2 3.967 6.245 5.217

P 0.046 0.030 0.039

对疼痛的反应,与患者谈论疼痛,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还可以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此外护士在护理、治疗中动作要轻,以免加重疼痛。(2)体位护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活动受限,所以正确的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使腰背肌松弛,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使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为减轻腰椎负担,应避免久坐,必须坐时佩带腰围。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病人了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能主动、积极休息。(3)失眠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是因为环境改变、疼痛、焦虑等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护理人员要对待患者热情,消除患者陌生感;加强探视管理制度,避免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工作做到“四轻”;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晚饭不宜吃过饱、过晚;限制白天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护理,灵活调整护理流程等。(4)心理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由于疼痛剧烈,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存在性情急躁、心情烦闷、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诉患者负面情绪只能使病情加重,多与患者交谈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稳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以解除其顾虑。使患者感受到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使他们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5)便秘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制动而减少了活动量,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而容易引起便秘,而用力排便可使病情加重。故患者饮食应少食多餐,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杂粮、蔬菜、水果、蜜蜂、牛奶等。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应戒烟限酒,以保持大便通畅。(6)皮肤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因卧硬板床制动而活动量减少,因此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鼓励和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擦背或做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3 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如下[3]:治愈:临床病症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生活可自理,直腿抬高在70°以上。好转:临床病症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病症仍存在,腰部活动功能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的评定标准如下: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压疮 疼痛加重 肺部感染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 54 1(1.9) 4(7.4) 2(3.7) 7(13.0)

观察组 54 0 1(1.9) 0 1(1.9)

x2 4.860

P 0.02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应力作用所致,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内容物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其典型症状是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急性期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4-6]。实施有效的循证护理可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病症与体征,有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病症。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的康复。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操作性,引发压疮、疼痛加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少。

总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的循证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能够督促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颜美琼.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75-677.

[2] 陆敏敏.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99-101.

[3] 毛卫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99-100.

[4] 陈卫芳,陈筱粼,江颖.穴位理疗结合功能锻炼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45-47.

[5] 赵新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04-105.

[6] 王水妹,钟彩虹.推拿按摩加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88-289.

(收稿日期:2013-1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循证护理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