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维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4-07-02柴玉红王润琴杨爱晟

山西电力 2014年5期
关键词:内阻单体蓄电池

柴玉红,王润琴,杨爱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维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柴玉红,王润琴,杨爱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分析了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蓄电池在线电压巡检、内阻测试和动态均衡维护技术方案,实现蓄电池的状态检修;给出了该方案的技术原理,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各组成部分,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直流电源;蓄电池;动态均衡;电压巡检;内阻测试

0 引言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自动化控制、继电保护、信号、事故照明及开关操作等提供直流用电,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1]。现在直流系统一般由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组成,主要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接线,集中式分级辐射供电。其中蓄电池是直流系统的关键和核心,是直流电源安全供电的最后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保护失效、断路器拒动,整个变电站处于无安全防护的瘫痪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基于现有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蓄电池在线维护技术方案,实现了蓄电池的在线电压巡检、内阻测试和动态均衡,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

1 蓄电池运行及维护现状

目前,变电站直流系统中,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Valve Regulated Lead Acid)蓄电池成为主流,具有密封无泄漏、环保无污染、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运行经验成熟等优点。维护也相对简单,一般是运维人员定期清扫、电压测量,并依据电力规程进行放电试验核对容量。核对性放电是目前测试蓄电池容量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但费时、费力,对蓄电池也有一定伤害,不可频繁进行。为了满足母线电压的要求,直流系统蓄电池需多只串联成组使用,这种运行方式,本身存在先天不足,虽然蓄电池组各单体充放电电流一致,但由于电池极板、电解液等组成部件及自放电的差异,使得整组电池的一致性变差,出现过欠充、容量衰减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单体电池电压更加不均衡,而且这种趋势还会逐步加速,正是这种恶性循环极大地缩短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2]。当前,蓄电池的检测和维护装置,仅局限于电池巡检仪、放电仪、内阻测试仪等,但都存在功能单一、只能检测不能维护的缺点。传统的定期(180 d)蓄电池均充维护,是为了提高个别充电不足单体电池的电压,人为地对整组电池进行所谓的“均衡充电”,希望能够恢复欠冲电池容量,提升单体电池电压一致性,实际上却牺牲了大部分正常单体电池的性能,反而可能有损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因此对蓄电池进行在线电压、内阻检测和实时均衡维护,实现蓄电池状态检修,是直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 技术原理

2.1 蓄电池均衡原理及策略

本文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低充高放控制原理,趋势预估提前介入控制策略,实现串联蓄电池组在线均衡。双向DC/DC变换器低充高放均衡原理见图1。

图1 电池均衡原理图

双向DC/DC变换器高压侧连接直流母线KM,其低压侧经由开关K1—K n连接蓄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电池组充电电流主要还是靠直流系统充电机提供,只是个别欠充单体电池接通对应开关利用双向DC/DC变换器从直流系统母线摄取电能进行补充电,过充电池接通对应开关经由双向DC/DC变换器对直流母线进行旁路放电。在均衡过程中,始终挑选电压偏差最多的电池进行操作,以此类推,最终实现整个电池组的均衡。

趋势预估提前介入控制策略是指在蓄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尤其是在电池均充和故障放电时,如果等某些单体电池电压超出规程规定的上下限时才进行均衡,由于主回路充放电电流较大,均衡效果缓慢,这样对该电池就会产生较长时间的过欠冲,从而造成伤害。因此,依据趋势预估原理,实时比较各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平均单体电压差,差值超过某一设定值时,就预测该电池未来有较大可能欠过冲,提前介入进行均衡操作,从而杜绝了对电池造成实质伤害的可能性。

2.2 电池内阻在线测量方法

基于四线制接线方式,以测试模块为单位把蓄电池组分为多个单元小段,依次在每个单元段内采用直流法进行蓄电池内阻测量,测试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电池内阻在线测试原理图

测试过程如下:测试模块控制接通放电电阻R0对相应电池段进行瞬间直流放电,测量放电电流I0,同时通过多路转换器MUX依次接通该段内各单体电池,测得放电前后各电池电压值Ui1、Ui2,得出其压降ΔUi,再利用欧姆定理求得电池内阻。

因电池组分为多个单元段,每单元段电池数目远小于整组电池个数,单元段电池放电和充电机浮充电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电池内阻直流放电测试法——电池组必须脱离直流母线——的不足,从而实现蓄电池内阻在线测量。

3 方案设计

采用DCS集散控制模型,由监控装置和均衡内阻采集模块两部分组成;监控装置通过RS485总线将多个均衡内阻采集模块连接到一起,构成整个蓄电池均衡内阻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变电站蓄电池内阻、电压、电流、温度等的在线监测,并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均衡,使每节电池处于同等的工作状态,防止电池过充、欠充,避免蓄电池组出现长期不均衡而损坏电池,给蓄电池提供一个理想的运行工况,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比较电池内阻相对变化量,能及时发现电解液干涸、汇流排断裂、极板腐蚀过度、连接条松动、电池开路等隐性缺陷并预警,增强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1 监控装置

监控装置配置ARM系列微处理器,5.7寸彩色液晶屏,采用基于iCoupler磁耦隔离技术的RS-485收发器,通过RS485总线与均衡内阻采集模块通讯,对蓄电池进行动态均衡和内阻、电压、温度在线监测,收集上传数据,并以报表、曲线,柱状图等多种形式灵活呈现。蓄电池电压、内阻、温度、电流等超出阀值时及时向用户提出告警;运用BP神经网络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在线找出失效或即将失效电池;可就地操作控制,同时预留串行通讯接口RS232、RS485及局域网RJ45端口,具备“四遥”功能,扩展性能良好。3.2均衡内阻采集模块

均衡内阻采集模块集成了在线电压巡检、内阻测试和动态均衡三大功能,下放式安装,通过RS485总线,连接监控装置。在线采集多路电池电压、温度。根据所采集数据,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低充高放控制原理,趋势预估提前介入控制策略,智能判断,适时启动均衡功能,使电能在直流母线和过欠充单体电池之间合理流动,以环保节能方式,保证了电池组电压的一致性;同时在以模块为单位的电池单元段内,基于四线制接线方式,采用直流瞬间放电法进行蓄电池内阻测量,为判断电池隐性缺陷提供依据。模块接线采用插接件方式,接线、维护方便,并带有可恢复保险,杜绝因模块内部故障短路电池造成的隐患,大大降低了在线维护风险。

4 工程应用

2012年5月,应用该方案对220 kV北田变电站进行改造,该站直流电源系统是单母线分段接线,2组蓄电池,配置1台监控装置和2套均衡内阻采集模块。均衡前蓄电池组最大单体电池压差达127mV,远超50mV的电力标准规定[3],均衡后最大单体电池压差为6mV,均衡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2013年8月对北田站2组蓄电池(300AH,2004年投入运行)进行年度核对性容量试验,单体电池最大开路电压差只有40mV,放出100%容量后,单体最低电压1.84 V,2组电池性能良好,远远超出预期,达到了同类蓄电池组的最佳运行状态。

5 结论

目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的运行维护技术还相对落后、单一,处于一种只检测不维护状态,无法满足状态检修维护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在线维护技术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技术原理,阐述了方案的组成设计,并进行了实地应用。从现场情况来看,该方案实现了蓄电池组的在线电压巡检、内阻测试和动态均衡,使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保证了蓄电池的一致性,并能及时预警电池的隐性缺陷。建议今后在直流系统设计阶段即考虑配置蓄电池均衡维护装置,对实测数据自动分析,自动预警,积累运行经验后,可逐步延长蓄电池核对性容量试验周期,达到有效延长蓄电池组使用寿命,节约蓄电池定期维护和容量试验成本之目的。

[1]田羽,何仲,范春菊.变电站蓄电池容量计算和算法改进[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2):210.

[2]赵军,石光,王浩彬,等.变电站直流电源远程监控及维护系统的设计[J].水电能源科学,2012,(4):1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Research and App lication of On-line M 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DC System Battery in Substations

CHAIYu-hong,WANG Run-qin,YANG Ai-sheng
(State Grid Jinzhong Power Supp ly Com pany,Jinzhong,Shanxi 030600,China)

The present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conditionsofDC powerbattery are analyzed.A new technicalproposalon battery on-line dynamic equalizing,voltage itinerant detect and inherent resistance test is proposed,the technology principles are presented,and itscomponentsare described in detail.A case ofapplication proved ithassignificantengineering practicability.

DC power;battery;dynamic equalizing;voltage itinerantdetect;inherent resistance test

TM912

B

1671-0320(2014)05-0011-03

2014-07-10,

2014-08-20

柴玉红(1967-),男,山西长子人,2004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工程师,从事变电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王润琴(1965-),女,山西祁县人,1987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电力分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杨爱晟(1969-),男,山西寿阳人,2007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从事变电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内阻单体蓄电池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1) 汽车蓄电池的前世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蓄电池去哪儿了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
蓄电池去哪儿了?VOL12.雷克萨斯RX450h
超级电容器内阻测试方法研究
蓄电池去哪儿了?
相变大单体MPEGMA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