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2014-07-01张菁周德祥徐清陆志新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精神病总分精神分裂症

张菁 周德祥 徐清 陆志新

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张菁 周德祥 徐清 陆志新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3月~2012年12月21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MECT治疗纳入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22例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患者的执行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PANSS、WC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PANSS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7,P<0.05);研究组WCST的总应答数及持续性错误低于对照组(t=2.43,t=2.17,P<0.05)。结论合并MECT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无明显损害,能提高治疗的疗效。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 electroeonvulsive therapy,MECT)目前在精神病学领域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又相对安全。但对高危群体如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MECT目前还是一种有争议的治疗方法[2],它的安全性、耐受性与有效性等问题还有待研究。青少年精神障碍MECT治疗目前也只有有限的对照研究资料。我院根据适合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电抽搐治疗参考指南[3],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同时接受MECT治疗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为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 (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2)年龄13~18岁,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总分≥60分[5];(3)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如入院时已用其他非抗精神病药则要求在整个研究中保持不变;(4)MECT治疗经两名精神科主任医生复核认定符合MECT的适应证、禁忌证;(5)能配合完成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6)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酒精、药物滥用、精神发育迟滞者。向有理解能力、有理性行为能力的患者提供MECT治疗的全面信息,如果患者不具备以上能力时,必须取得其合适代理人的知情同意。合并MECT者纳入研究组共21例,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16.1 ±1.9)岁;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共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15.6± 1.7)岁。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总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脑电图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种类及剂量由管床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如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可常规合并苯海索。治疗仪采用美国赛鹰公司醒脉通牌多功能电痉挛治疗仪Ⅳ,根据年龄按能量百分比进行脉冲电刺激治疗,采用双颞侧刺激法,刺激电极分别放置于左、右颞部,术前常规准备,视患者心率静脉注射阿托品0.25~0.50 mg,然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4 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固定,随即以生理盐水冲洗滴管,最后静脉注射0.2%氯化琥珀酰胆碱(0.8~1.2 mg/kg),并同时予纯氧面罩气囊人工呼吸,待其四肢肌束震颤结束,口内置入橡胶口腔保护器,下颌保护,即通电治疗,术中监测血氧饱知度(SpO2)、心率(HR)、呼吸(R)、利手侧前额叶EEG,通电结束后及时给予面罩气囊做加压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意识恢复,咳呛反射消失。8次为一疗程,每周3次,隔日1次。

1.2.2 执行功能及疗效评定由1名心理测验员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经过训练的两名主治医生进行PAN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研究组在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第7天各评定1次,同期对照组实施测定,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1.3 统计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成组t检验及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情况比较研究组用药10例以利培酮为主,8例以奥氮平治疗为主,3例以喹硫平为主。两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WCST结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WCST各指标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WCST的总应答数及持续性错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3,t2=2.17,P<0.05)。见表1。

2.3 两组PAN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同期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PANSS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CST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成人患者一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6],主要涉及注意、记忆、感觉-运动技能和额叶执行功能等,其中执行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认知损害,它与患者的社会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7,8]。故如何正确评测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WCST是一种神经心理测定方法,主要反映额叶的执行功能,用以测定人的抽象能力、概念形成和定势的转移能力,不受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国内外MECT治疗对青少年认知功能影响研究不多,意见不一[9]。本研究显示合并MECT治疗的患者治疗8次后第7天,完成WCST的总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显著减少,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应答数是对患者认知功能的综合评定,其减少反映了患者在MECT治疗后认知功能可能有改善,提示本研究中MECT治疗在一定时间后并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他各项诸如反映抽象概括能力、认知转移能力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在MECT治疗前后大脑额叶的执行功能未受损。与近来APA声称到目前为止,无证据显示ECT导致执行功能的持续损害一致[6]。

目前MECT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多途径的,是对多受体的全面即刻协同作用,随之使中枢神经递质系统达到新的相对平衡,以此达到缓解精神症状的目的[10]。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8次后第7天PANSS一般精神病理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ECT能快速控制精神症状,提高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综上所述,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由于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所采用的测评工具有限、随访时间短、使用抗精神病是否影响等不足之处,还应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禹顺英.早发性精神分裂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3):176-178

[2]Rabheru K.The use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J].Can J Psychiatry,2001,46:710-719

[3]赵云云,周小东,丁永涛,等.青少年期电抽搐治疗临床实践指南[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574-576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7

[5]何燕玲.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刊):267-275

[6]关念红,王继辉,张晋碚.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8,29(1):118-120

[7]谭西英,甘景梨,高存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1):33-36

[8]Barch DM.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J].Curr Top Behav Neurosci,2010,4(4): 43-96

[9]廉鹏.MECT对青少年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170-171

[10]黄文升,邸晓兰,杨甫德,等.现代电休克治疗激越行为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5):276-277

Effect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MECT) on executive function of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ZHANG Jing,ZHOU Dexiang,XU Qing,et al. Wuxi Mental Health Center,Wuxi 21415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CT on executive function of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21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 MECT from Mar 2010 to Dec 2012 in Wuxi Mental HealthCenter were involved in study group,and 22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 one atypical antipsychotic at thesame period of time were involved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 PANSS) 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to evaluate the changeof executive function and clinical severity.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 of WCST and PANSS betweentwo groups at baseline ( P > 0. 05) .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total score and factor scores of PANSS in study group,as well astotal score of PANSS and factor score of general psychopathology in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baseline. Factor score of general psychopathology in PANSS,trails administered and preservative errors in WCST in study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t = 2. 07,2. 43 and 2. 17 respectively; P < 0. 05) .ConclusionMECT hasno negative effect on executive function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t can elev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antipsychotics when used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MECT) Adolescent Schizophrenia Executive function

R749.3

A

1009-7201(2014)-01-0030-03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1.009

2013-06-17)

214151,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周德祥,E-mail:2220395251@qq.com

猜你喜欢

精神病总分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都有精神病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