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芝:用技术和产品说服中国市场

2014-06-27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东芝

/本刊记者 贾常艳/

提到东芝,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平板电脑、电视,广告语里的“TOSHIBA”几乎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日语。这也是那个年代东芝带给中国的初印象。而东芝的庐山真面目绝不是那么“简单”的,2014年东芝在中国的业务涵盖电力及社会基础、社区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电子元器件、生活产品五大领域,产品和服务涉及火力、核能发电系统,水利、太阳能、地热、风力发电系统,输变电、配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电网系统,铁路、机动车系统,电机驱动装置,二次电池,安全、自动化设备,电波系统,城市基础设施解决方案,MR I、CT扫描等图像诊断装置,重粒子线癌症治疗系统,NAND型闪存,存储产品(HDD、SSD),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东芝在中国,已经成了“无处不在”的东芝。

东芝与中国的萍水相逢是在1972年。对中国和日本来说,1972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此后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起来。而这一次亲密接触也使得东芝广播电视、医疗、机场雷达及彩电生产设备先后走入中国。当年,为中央电视台做的播放设备成了东芝在中国做的第一笔生意。从此之后,东芝在中国开始了大展拳脚的奋斗。1980年东芝北京办事处成立,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东芝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从出口加工贸易转变为直接投资,1991年东芝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法人企业——东芝大连有限公司。

1995年,东芝在中国发展步入新阶段,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东芝终于明媒正娶地“嫁”了过来——具有地区总部职能的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这也成了东芝在中国发展的指挥部,随后东芝笔记本登录中国市场,东芝的产品覆盖了半导体、电梯、笔记本电脑、家电、复印机以及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

进入新世纪,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对于东芝来说,中国的身份不再是“工厂”,而是集研发、采购、生产、物资、销售、服务的综合事业基地。2014年,东芝医疗系统研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和东芝开利空调(中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目前东芝在中国设立的合资、独资公司达到87家,员工数已经达到3.5万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东芝在中国发展已有40多年。这40余年间,东芝在中国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成功通过在中国企业的增加逐步实现了本土化。穿越光阴,东芝坚守着如一的承诺。

“东芝在全世界都有‘大使馆’,全世界有四个区域总代表,即美洲、欧洲、亚洲还有中国。”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公关宣传部部长吉勤这样形容东芝在全球的市场,说到这儿笔者不禁疑问中国何以成为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吉勤部长笑道:“中国是继日本、美国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海外市场。在亚洲的销售额里,大约有一半是来自中国,东芝集团全部的销售额几乎有10%都在中国,所以中国在东芝的市场里有着特殊的身份,中国市场是非常值得东芝重视的市场。”这一点重视也都化作了东芝在中国耕耘40年的实际行动。

据介绍,在东芝的五大业务领域中,电力及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是东芝是五大领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其占总销售额的26%。以电力、社会基础设施为核心的“能源”也是东芝三大事业支柱之一。近年来,中国电力事业迅猛发展,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高居前列,不论是传统的火电、水电还是新能源的发展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东芝在中国的电力事业也在不同的领域收获了业绩,几乎是“全面触电”。

2005年1月,东芝集团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将富春江富士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为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其中东芝集团出资80%。2010年5月,东芝水电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在广州正式签订《清远抽水蓄能电站4×320MW蓄能机组采购项目合同》,承制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4台单机容量32万千瓦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开招标的抽蓄项目。”从吉勤部长的话语里,笔者感受到了那份来之不易的自豪。据悉,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拥有4台32万千瓦的装机,总容量达128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型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之一,最高净水头达502.7米。预计明年开始可以陆续投入运行。

东芝之所以能在清远抽蓄项目中胜出,与良好业绩和先进水平有直接关系。东芝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在大容量、高水头、高转速方面就已经拥有优异的业绩,诸多的创纪录机组上都有东芝的商标。地域狭小、多山、多核电的客观原因使得抽水蓄能在日本的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也造就了东芝在抽水蓄能方面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东芝进入中国以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市场也开发了很多低水头的产品,“我们曾经有过的一个项目最低水头只有1.5米!”吉勤部长说。尽管东芝已经有很多设计制造业绩,但东芝要“在保持以前优势的基础上力争做得更好”,为满足中国水电设备市场向大型化发展的需求,东芝水电引进大型数控立车、重型数控卧车、数控铣镗床、数控包带机、发电机线棒真空液压制造设备等先进设备,并不断的开发各种技术,逐步步入了中国具有独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能力的大型水电设备供应商行列。同时,“通过这10年的不断努力,东芝水电从收购前一年约1亿人民币的销售额达到现在一年十几亿人民币,单机容量从几万千瓦到60万千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吉勤部长用简单的事实说明了东芝不简单的成绩。

俗语言:水火不相容。但东芝不仅是在水电方面业绩满满,而且在火电方面的成绩也毫不逊色。1986年,东芝成功签约了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北仑港火力发电项目,为电厂提供4台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同时,东芝还向中国市场提供了755兆伏安等大型电力变压器和GIS等输变电设备。当时,东芝在火力发电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骄人业绩。

2001年,陕西韩城第二发电厂机组(2×60万千瓦)的合同在北京签字,由东芝和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承建了此项目,该电厂在西北地区创单机容量、利用外资金额、烟气 脱硫容量三项第一。

2007年国电泰州发电厂首台单轴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成套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国电集团建设的第一个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电站。该机组原型机是东芝公司2001年在日本投运的全世界第一台单轴、全转速1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电厂主机的一部分设备是也由东芝与国内主机厂家合作的结晶,开创了和国内技贸合作的新起点。

截至2014年7月,东芝公司累计汽轮机供货台数近2千台,承建的电站项目遍布世界各地,最几年近还针对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扩大业务领域。东芝始终致力于火力发电用汽轮机的高效化,通过运用最新的流体解析技术以及各种验证试验等高性能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最先进的高效蒸汽轮机的产品化。东芝目前致力于更高级别蒸汽条件的高温技术的开发,并且为早日实现700℃等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实用化而努力着。能不能把机组容量再提高10%?能不能在超高温的临界点上再有提高挑战,探索,创新,从未停止。

东芝从20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为中国提供输配电设备,从超高压输配电设备、变压器、配电监控系统、中高压配电柜、高压变频器到现在的新产品固体绝缘开关,东芝的输配电产品可谓“丰富多彩”,现在东芝在中国已设立8家工厂: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平高东芝(河南)开关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广州东芝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东芝白云真空开关管(锦州)有限公司、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常州东芝舒电变压器有限公司,分别提供不同型号的不同产品。除此之外,东芝还提供能确保电力供给稳定性的智能电网系统,这套系统以输配电系统和智能电表为中心,在火电、核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利用水力、太阳能、地热、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同时东芝还提供铁路和汽车系统,马达驱动、充电电池、安全和自动化设备、无线系统等支撑社会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

东芝在2012年制定的第五次环境行动计划中,提出“四个绿色”,即“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创造出环保性能最佳的产品)、“绿色技术”(低碳能源技术)以及“绿色管理”(不断改善基础活动),推动环境经营,以实现与地球和谐相处,提高综合环境效率,创造丰富的价值。东芝的成长是绿色的生长。不过度依赖市场,独一无二的增长又使得东芝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成长。“无处不在”的东芝,每天都在蔓延自己的“触角”,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今年上半年(4~9月)东芝集团的业绩好于去年,与往年同期相比也有增长。”在谈到东芝的增长时,吉勤部长非常看好而且满怀信心,“我们会为产品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而不断地努力。相信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够说服中国市场。”

猜你喜欢

东芝
解析新奥股份收购东芝美国LNG业务
东芝增发新股筹钱还债
90MB/s旅行拍摄最佳拍档东芝极至瞬速EXCERIATMN302 SD SDHC卡体验
能备份 也能充电 东芝CANVIO智能手机硬盘体验
东芝Q300系列固态硬盘
《日本经济新闻》
东芝电视发射机功放前级驱动PPA板软故障的维修经验
东芝Q Pro 256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