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2014-06-26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仰灵魂责任

记得很多有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企业家都喜欢给他们的孩子说一句话:做你自己。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就给他的女儿、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说过: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给他们的孩子说:做你自己。他们的孩子都获得了父母的精神和价值。

一个人,应该做什么样的自己?上述名人都要求自己的孩子做自己、做有灵魂的人!什么是灵魂?怎么使自己有灵魂?有一次,我请学生在真理、权力、人格、智慧、金钱、爱情中做任意选择。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真理、智慧和权力,但我发现初中生作这样的选择比较多,高中生主要是选择权力和金钱。

一直以来,我也非常注重孩子的灵魂塑造和自主价值的构建。我的女儿和儿子现在自主性比较强,与我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很大的关系。儿子读大学的时候,我不允许他们坐我的公车。儿子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送他到小煤窑打工,送他到公安刑侦队参与破案,到部队新兵连接受训练,等等。有灵魂的人,必然追求真理,崇尚智慧,有独立人格,有大爱情怀,有幸福人生。权力、金钱和爱情都应该是真理、智慧和人格派生出来的。

怎样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呢?

首先,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信仰是人对于无限、永恒、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追求。它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另一种真理。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人性不愿无意义,而愿有意义;不愿有限,而愿走向无限;不愿向假丑恶屈服,而愿走向真善美。总之,人性深深蕴含着超越性。这种超越性,正是信仰的源头所在。信仰深化了生命的内涵,展示了生存的意义,开拓了生活的境界;信仰反映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信仰使人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而能始终保持自我;信仰减轻着人世间的磨难,给予人们生活的希望;信仰使人对于自然、宇宙、生命的神奇美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信仰使人们的生活宁静、快乐、自信、充实、和谐、有条不紊。有信仰才能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才能坚持真理;有信仰才能使人有激情,有理性,有意志力;有信仰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建构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价值。我30岁读初中,一直坚持24年的学习,54岁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实现了我做教师的梦想。为什么?因为我有对知识的信仰,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想做前无古人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信仰,清扫厕所都要比别人扫干净一点,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极致,要超越他人。所以,信仰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追求,又是人生的现实实践。我们既要培养自己的学习信仰、生活信仰、事业信仰,又要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和谐、诚信和幸福的人类崇高信仰,构建有信仰的人生。

第二,做一个有大爱的人。爱什么?爱人,爱智慧,爱宇宙。大爱是什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灵魂,是每一个人生存、生活的精神。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将自己财产的85%(约370亿美元)捐助给由盖茨设立管理的“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从事人类慈善事业。“影帝”周润发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死后,将把99%的财产捐赠给公益事业,“发嫂”将建立慈善基金。他们的爱,是大爱,是无条件的爱,是无垠之爱。孔子、孟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等都是爱智慧的人,所以他们成为智慧圣人。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等是爱宇宙的人。我们要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世界公民、宇宙公民,必须培育大爱之心,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爱智慧、爱自然、爱宇宙。要培养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时代,感恩教育,感恩自

然,感恩一切帮助、关心、支持自己的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爱的情怀的表达,而不是奴化的教育。爱是朴实的、具体的、像阳光一样普照世间的。在多次获奖感言中,我总是表达感恩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老师,因为父母给我生命,家人、老师赋予我生命意义。我还要感恩时代和自然,因为大自然滋养了我的生命,因为时代给予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我挽救过人的生命,我资助过不少学生,当然我更服务过不少民众,正是这样的爱,使我的生命有价值,使我的人生有意义。

第三,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选择能力、合作能力和责任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习兴趣。始于兴趣,终于毅力。对知识,要始终有好奇心,有惊奇感,要善于惊疑和发问。其次,挚爱知识,快乐学习,不要把学习当做负担,要作为享受。其三,要有学习的意志力,对知识不能浅尝辄止,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思维是人类的花朵,学生要培养自己思维的积极性,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加强批判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格,提高思维能力和效力。要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主动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认识和释放自己的潜在能量,创造自己的学习、生活、爱情和事业。要学会选择,敢于选择,善于选择。选择什么?选择自己的学习、职业、爱情、生活。选择是判断,选择是自由,选择是责任。既要有选择的自由,更要正确地做选择,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团队合作、与社会合作,相互欣赏,彼此成就。“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要有担当,要有责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会永垂不朽。”所以,我们要勇于肩负家庭责任、团队责任、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国家责任和人类责任。

做有灵魂的自己,必须实施和接受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实践,是培养人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这是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本质的揭示。教育使人的存在有意义,使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有价值;教育引领人类的发展和文明。但现实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违背了教育的这一本质,教人们去崇拜权力,崇拜金钱,崇拜伪装。教育使人异化,要么异化为“神”,要么异化为“鬼”,要么异化为“物”。教育评价异化严重,将“考试”这个评价手段变成了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变成了手段和口号。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摧残学生的教育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使教育的价值不断流失,教育创造力不断丧失。

回归教育本真,教育人成为有灵魂的人,必须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习近平、胡锦涛、温家宝、刘延东等中央领导都作过批示,得到了全国各地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三生教育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国内走向国外。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而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存,学会生存,适应生存,挑战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选择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智慧,培养生活信仰,实现人生幸福;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知生理、调心理、懂伦理、守法理、明事理、晓哲理;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成为有坚定信仰、有独立人格、有创造能力、有大爱情怀、有社会责任、有幸福生活的人。三生教育要将认知教育、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相结合;要将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家庭教育中贯穿家史、家风和家行教育。

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使人做好你自己,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灵魂的人。肩负这一教育的根本责任,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和实践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猜你喜欢

信仰灵魂责任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