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应用中强素质

2014-06-26杨昌福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恩施市教研装备

杨昌福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现代化教育装备源源不断地配备到了学校。如何保证教育装备有效运行,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已成为各级特别是县、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恩施市教育局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收到了明显实效。

健全管理体系,督促教师合理使用教育装备。

制定管理与应用指导意见,规范管理流程和要求。《恩施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的意见》从组织领导、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应用要求等方面对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制定常规管理规定,明确应用底限。《恩施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中提出,“班班通”使用每班每年不低于360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每年不低于10学时,规定的理科实验完成率必须达到100%。

制定考核评价细则,指明努力方向。《恩施市教育装备考核细则》从学校、教师和管理员三个层面,制定了不同的考核要求。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管理过程。运用“多媒体‘班班通应用管理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适时掌握各校“班班通”设备、实验教学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状态,为考核学校和教师提供第一手材料。使用“网络视频监控平台”适时掌握全市校园安全、课外体育活动、作息时间、食堂管理、功能教室的使用等情况。采用“教学质量监测平台”掌控教师备课信息,采集学生成绩数据,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发展教师能力,保证人人能熟练使用教育装备。

构建“市、乡、校三级联动,现场与远程协作相结合”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组,保证装备正常应用、高效运转。抓好普及性全员培训,保证教师学会。装备部门培训技术骨干,教研部门培养应用骨干,技术骨干和应用骨干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夯实教师应用基础。

依托上级部门培训平台,提升应用能力。“教育部携手助学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等培训平台,使1300多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级等级证书。

建立远程“视频同步课堂”,提升研修水平。与移动、电信等部门合作,在部分乡镇建立“视频同步课堂”49间。搭建起远程网络研修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学习、培训、教研、教学、成果交流与网络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学研教三位一体”校际教研平台,提升教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机制,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应用水平。

开展课题研究,积累应用经验。教研室和电教装备站每年都联合开展教育装备应用研讨活动,如2011年提出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中“音乐、美术”视频资源,开齐小学音乐、美术课程的实施方案》,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基本利用数字资源破解了边远农村学校开齐课程难的问题。

科室联动,形成管理合力。把教育装备应用培训列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重要内容,由教师管理科、教师培训中心、电教装备站负责组织实施,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把教育装备的管理与应用作为教育督导和教育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由教育督导室、教研室、电教装备站共同实施。

构建激励机制,奖励应用典型。每年安排不少于10万元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奖励资金,根据《恩施市教育装备考核细则》,采取自评申报、市级复评的方式,对复评达到优秀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搭建竞技平台,推广应用成果。近三年来,恩施市先后组织了教育技术能力大赛、实验教学技能大赛、数字资源应用大赛、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大赛等与教育装备相关的竞赛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家、省、州教育装备技能应用展示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作者系恩施市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恩施市教研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防晒装备折起来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恩施市中心医院:真心服务体现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