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视察都江堰

2014-06-25马定萍童永飞

湘潮 2014年5期
关键词:都江堰民工毛泽东

马定萍+童永飞

毛泽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曾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8年3月9日至26日,毛泽东在成都金牛坝招待所主持召开有中共中央领导人、中共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通称成都会议。会议期间,他特意视察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会议期间,毛泽东决定到都江堰看一看,他叫秘书找来了《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华阳国志》等认真阅读。

3月21日,成都会议仍在进行,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在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等的陪同下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视察都江堰。

这天,中共温江地委第一书记宋文彬、专员曹少克,灌县县委第一书记陈彬、县长王宝玉和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中早早地就等候在离堆公园,大家的心情很激动。下午一点多,毛泽东到了,大家热情而激动地迎上前去迎接。李井泉向毛泽东介绍了宋文彬和陈彬等同志,毛泽东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坐进汽车,在大家的陪同下来到都江堰渠首。

都江堰渠首在灌县县城西约两公里处,汽车沿成阿公路行驶,至二王庙旁的公路边停下了。毛泽东走下汽车向前走去,这里是玉垒山腰,站在这里可以尽览都江堰渠首工程全景。毛泽东环顾一下四周后,赞美地对大家说:“灌县是个好地方嘛,山清水秀哟!”说完,举起望远镜向渠首工程眺望,一边眺望一边听陪同人员的介绍。陪同人员介绍道:“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都江堰开始走向老化,加之没有很好的治理和改造,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渐减少到280多万亩。”“1949年成都解放后,贺龙司令员说,进城后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主要的工作就是首先抢修都江堰,这是毛主席、党中央对四川人民的关怀。指战员们一手持枪一手拿镐,一面剿匪一面修堰,军民合力,同心奋战,按时完成了岁修任务。当年清明,都江堰举行了盛大的开水典礼。”听完陪同人员的介绍后,毛泽东说:“解放了,古堰回到人民的怀抱中了嘛。”

毛泽东一边观看一边询问着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分水鱼嘴、人字堤、内江、外江和使用木杩槎截流等详细情况。听了大家的汇报和介绍后,毛泽东对鱼嘴的作用很感兴趣,说:“啊,鱼嘴还能理解民意?讲一讲。”陪同人员说:鱼嘴的分水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天洪水季节,岷江发洪水,它能把岷江流量的60%排入外江,这就减少了内江的流量,减少了灾情的发生。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流量减少,庄稼人需要灌溉,需要播种,它就把岷江流量的60%排入内江,这就满足庄稼人用水的需要。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李冰了不起,不仅是好郡守,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为四川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冰兴建都江堰后,为了让都江堰千秋不废,造福于民,他谆谆告诫后人: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后来人们把“岁勤修”叫做“岁修”。

岁修是在每年年底进行的,它包含的具体工程项目比较多,工程量很大。要完成巨大的岁修工程,必须调用灌区近百万民工参加,费时近两个月。毛泽东对这样的巨大工程非常关心,问道:“调用灌区近百万民工参加,给不给民工工钱?”说完,他那一双洞察民情的眼睛转向李井泉。李井泉回答说:“给的,调用的民工都要付给工钱的。”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样很好,共产党是要付给人民工钱的,做了工不付给工钱还能叫共产党吗?不能忘了共产党的宗旨。”说完,毛泽东又问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中:“国民党也要搞岁修吗?他们给不给民工的钱呢?”张建中回答说:“国民党也要组织灌区民工进行岁修,但是国民党腐败,岁修款子经层层官员中饱私囊,到了民工手中时,几乎没有了。”毛泽东说:“国民党搞腐败,共产党可不能搞腐败,腐败腐败,腐了就败,国民党不是败了嘛。”这句话掷地有声,人人都感到震撼,感到铭心刻骨。毛泽东又说:“每年岁修,这么巨大的工程,挖泥淘沙全靠人挖人运,这样太费人力了,用土办法怎么行,今后要搞机械化,用掘土机、卷扬机,降低劳动强度。”

毛泽东详细地询问了灌区的灌溉情况后,又询问洪水季节可能发生的灾情。张建中汇报:“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都江堰的管理,做到按时岁修,疏浚河道,浆砌河堤,增添水利设施,大的灾情没有,有时还是有小灾发生,不严重。”毛泽东听了说:“你是都江堰管理处处长,要把都江堰管理好。”

毛泽东视察了渠首工程后,乘车回到离堆公园。公园西头是修建在离堆上的伏龙观,观前有几十级石阶。毛泽东拾阶而上,步入伏龙观大门,沿回廊而进,行至宝瓶口停住了脚步。这里水急浪翻,涛声震耳。毛泽东手扶木栏杆,入神地俯视着。只见江水奔腾,浪花飞溅,江流像一条巨大的恶龙直扑离堆,发出几声怒吼,再折过头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咆哮东去。

看着东逝的江水,毛泽东抬起头,问道:“这里有多深?有没有人下去游过?”

“有8米深,没有人下去过。”张建中说。

听了张建中的回答,毛泽东爽然地笑了,他说:“我想下去游。”

大家都感到很惊讶。当然,比起畅游长江,区区宝瓶口在毛泽东眼里又算得了什么。但因为事前没有准备,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大家只好缄口不语。毛泽东看着大家为难的样子,转过话题,用手指着脚下的离堆问道:“这离堆会不会被冲毁?”

“不会的,这是粒岩,很坚硬的。”

“100万年后会不会?”毛泽东又问。

这下可把大家问住了,虽然大家知道毛泽东考虑问题从来是高瞻远瞩,但却没有料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过去大家的确没有想到过,也确实是个关系到川西平原的安全,关系到子孙万代幸福的问题。后来,党和政府把这个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组织灌区民工在这里施工,用钢筋混凝土把离堆加固了。

在伏龙观,毛泽东还观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和都江堰灌溉区域图。毛泽东弯着腰,看得很仔细,边看边听解说,不时还用手指着一个个水利工程询问。当张建中介绍都江堰溢洪排沙时,毛泽东说:“这里修个闸不更好么?”大家很赞成毛泽东的构想,异口同声地说:“主席考虑得很周到。”随后,张建中又指着内江向毛泽东介绍:“每年岁修,就在这里挖泥淘沙。”毛泽东风趣地说:“那100万年以后成都平原的泥沙就没处堆了。”大家听后都笑了,毛泽东也爽朗地笑起来。笑语声中,毛泽东在大家的陪同下步出伏龙观大门。

猜你喜欢

都江堰民工毛泽东
彩铅画《锦鲤》
国画《李冰垂钓图》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BONBONLAND—2017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将于国庆黄金周举行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拜水都江堰
民工买保险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