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尊年:戴着钢盔反腐

2014-06-24杨宇勃

清风 2014年4期
关键词:洪灾贷款

文_本刊记者 杨宇勃

柯尊年:戴着钢盔反腐

文_本刊记者 杨宇勃

2003年,因为“六九洪灾”成功举报地方官员渎职,他成为当地的“名人”。从那时起,他走上了民间反腐的漫漫征途,他曾经举报了官员公车私用,也举报过官员公款出国,甚至还揭露了一起套取2300万元国家扶贫贷款的内幕。然而,在民间反腐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跟踪、窃听、恐吓随之而来,不得已他戴上了钢盔,拿起了棍棒,甚至给家里安上了监控。他就是“钢盔哥”柯尊年,一个视腐败为天敌的“倔”人。

从个案维权到揭露腐败

1991年7月,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柯尊年,从原安康卫校毕业后在镇卫生院工作,一次偶然的事件,他开始走上了“职业”反腐之路。

在过去的十几个年头里,他从未“歇脚”,行医的闲暇仍在继续着他的“第二职业”——反腐。在反腐的路上,柯尊年是位执着的秦巴汉子,也是位较真的反腐斗士。只要他认定的事情,便会坚持不懈。

柯尊年说:“我的眼里容不得‘沙子’。2013年,举报宁陕县副县长叶庆春携妻公款出国旅游的案子没有得到彻查,我还在举报。”

柯尊年的反腐生涯源于一起个案维权。2002年,从安康市宁陕县人民医院停薪留职回到家里,柯尊年便在宁陕县烫坪镇办了一家诊所。为了方便出诊,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在200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摩托车被盗窃。情急之下,柯尊年打了110报警,结果电话那头的派出所指导员说:“你自己去找,我们晚上没有车,天这么黑,我也没手电……”“从我诊所到派出所大概只有两公里左右,而且都是柏油马路。”柯尊年说。无奈之下,柯尊年发动村民在当晚找到了失窃的摩托车。

第二天中午,派出所指导员来了后,柯尊年气愤地说:“像你这样的警察,怎么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驾护航……我要举报你。”那位指导员说:“随便。”

没过多久,柯尊年便写了举报材料送到了宁陕县纪委、政法委、公安局。“我当时复印了五百份,送了两百份”。柯尊年大概每隔一两周就去举报一次,经过三个月左右的举报,这位派出所指导员被撤职了。然而,令柯尊年没想到的是,200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三辆警车突然停在他的诊所门前,民警向他出示搜查证,对柯尊年的诊所进行搜查。

柯尊年告诉记者,当时有位领导还问他是否举报了关于宁陕县四亩地镇“六九洪灾”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位领导的问题激起了柯尊年心头一个大大的疑问——“六九洪灾”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没问题,为什么他们如此大动干戈?

2003年6月9日,汉江流域发生了洪灾,宁陕县部分地区受灾较重。“当时,我对那位领导说,‘六九洪灾’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这个问题我一定要了解,如果有的话,将来举报的人一定是我,不会是别人。”柯尊年气愤地对记者说,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从个案维权走上了职业举报这条路。

柯尊年通过调查发现,“六九洪灾”发生时当地政府的个别负责人存在着严重的渎职行为,“他们接到两处打来的预警电话时并未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洪水到来时猝不及防。相反,下游的佛坪县陈家坝镇由于领导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没有任何伤亡。”柯尊年告诉记者:“这件事彻底把我激怒了。”为此他专门去北京向中纪委信访接待室、国务院信访接待室等部门举报。经过不断的举报和媒体曝光,事后当地处理了一批乡镇干部,安康市财政下拨了专项救灾资金用于当地灾后重建。

“贪腐是我最大的敌人”

因为举报这件事情,柯尊年在当地出了名,他时不时地还会收到一些举报信。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关于举报时任宁陕县县委书记王一栋的信件,信中反映王一栋利用职权套取“秦巴世界银行”2300万元扶贫贷款的事。

柯尊年告诉记者,2003年,宁陕县成立了陕西省中佳绿环生物制品厂,当地的老百姓简称该厂为“快餐盒厂”,主要产品是用土豆粉制成的快餐盒,可以食用。柯尊年回忆,他曾在当地电视台看到该厂对外宣传称,能够带动当地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然而,经过调查,柯发现厂里的机器根本就没运转过,调查期间该厂展示给他的快餐盒也是从别处买来的,并非自己生产的。“据他们介绍,厂里的机器两千多万元,是德国进口的,然而,我看见的机器却是中国制造的,是西安与江苏的两家工厂联合制造的,当时,我就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了下来。”

经过柯尊年的了解,他得知时任县委书记王一栋与一个叫陈宏的人(原银行工作人员,后成为中佳绿环生物制品厂厂长,现已出逃国外)拿下了这个项目,而这个快餐盒厂只是一个空壳。

“我到工商部门去,结果发现并没有该厂的登记。”柯尊年愤怒地说,他们从中套取了2300万扶贫贷款,而这笔扶贫贷款是由宁陕县财政局担保的,县财政局每年都要向秦巴世行偿还这笔贷款的本息。“我们宁陕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因为当时工资很低,干部的菜篮子补贴就因这件事被扣发了,用于偿还贷款。”

于是,2004年,柯尊年就去了中纪委信访接待室反映此事。随后,他每个月都向中央有关部门举报,同时,他又向媒体反映。直到2008年有人提醒他可以像民间举报人姜焕文一样,通过网络的形式举报。于是2008年3月15日,他在宁陕县的一家网吧发帖,“那是我第一次发帖子,还是在网管的帮助下完成的,我当时是实名举报,电话、身份证我都写在上面。”

大概一个月后,一位新华社的记者找柯尊年核实情况,并表示他会帮助柯尊年。

2008年6月1日,陕西省纪委的办案人员给柯尊年打来电话了解情况,并要求柯尊年近期不要外出,纪检办案人员会找他核实有关问题。“第二天,省纪委来了很多人,其中还有中纪委的人。”

2008年9月,王一栋的陕西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的职务被免去,并且组织上给了他党内处分,一共有十几位干部被处理。“唯一遗憾的是,快餐盒厂厂长陈宏在2006年已经逃到了加拿大,导致2300万元贷款没有追回来,直到现在宁陕县还在偿还这笔贷款,相信终有一天,国家会把它追回来的。”

艰难前行在反腐路上

通过“快餐盒事件”,柯尊年清醒地认识到,做反腐工作必须要借助媒体。在他看来,很多时候,媒体是反腐败的先锋,“没有媒体的参与,民间反腐很难开展”。

他向记者坦言,民间反腐的现状不容乐观,有领导干部曾经质问他:“别人都能习惯,为什么你就不能习惯?别人都能接受,为什么你就不能接受?”“他们认为我很不正常。”柯尊年说。“实名举报很难,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也要具有常人难以承受的耐力,要善于学习,也要掌握技巧,要重证据,重事实。”柯尊年说,反腐举报人自己也要严格自律,要监督别人,没准会有人给你设陷阱,一招不慎就会出问题。看得出来,这些年柯尊年承受的压力很大,有的时候需要面对来自各方的误解和抱怨,其中来自家人的不理解使他“很受伤”。

谈到家人对于他反腐的看法时,柯尊年说:“家人、亲戚朋友都不支持。他们认为我不务正业。我的父亲因为我举报的事情,和我断绝了父子关系,但是我能理解他。”采访中柯尊年告诉记者,他的前任妻子就是因为他坚持反腐和他离婚了,现任妻子也因为他执着反腐差点离婚了。

因为长期举报腐败,柯尊年在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些威胁,他回忆道,在举报宁陕县交通局长发包项目,建造“豆腐渣”工程时让他第一次受到威胁,于是他开始头戴钢盔,手拿棍棒。“其实戴钢盔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另一方面是代表实名举报,举报要坚持到底。”柯尊年说。

2012年,柯尊年回到了宁陕县人民医院工作,但反腐并未停止。柯尊年在总结自己的反腐经验时说,他的反腐是从个案维权到维护公众利益、国家利益,“这些年来别人认为我是在折腾,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反腐需要有人来做,只有坚持去做,才能唤起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洪灾贷款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旧信封
朝鲜遭遇70年最大洪灾
醒醒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