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博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2014-06-23张小健曾泽栋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张小健 曾泽栋

微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几乎融合了各种媒介的优势,不仅“征服”了众多主流媒体机构,也迅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宠”。微博因实现了与手机上网功能的无缝结合,大学生们趋之若鹜,且“黏性”越来越强。可以说,微博已深深嵌入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引发了“日常生活媒介化、媒介生活日常化”之现象,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方式、生活行为方式乃至学习方式。不难发现,微博之于大学生群体,如同一把双刃剑,正面与负面影响共存,积极与消极因素同在,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基于微博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简析

1.有利于通过大学生身份限制的突破、话语权的解放,化解教与学双方的隔阂,促进师生平等沟通与和谐对话,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化倾向的超越。

2.有利于借助微博的时尚型、娱乐性、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把微博运用从单纯的信息分享、浓厚的情绪宣泄提升到情感分享、思想分享的高度,从根本上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所应有的情感价值。

3.有助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互动学习、协作学习和移动学习,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维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从根本上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4.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素养教育的需要,也是有效进行舆情监测、引导大学生舆情“围观”理性化的重要途径。传播主体的泛化、舆论范式的碎片化,对海量信息的甄别、筛选、过滤、监测的难度增大,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微博时代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事实的解读,真相的揭示,此种情况下亟须引导微博“围观”的理性化。

二、基于微薄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简析

(1)微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几乎融合了各种媒介的优势,这一特性使得微博具备了充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基本条件。(2)微博的若干主要功能如“关注”、“评论”、“转发”等,使得微博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例如,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可以加强教与学双方的沟通,借助微博的“评论”功能可以组织学生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微博的“转发” 功能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新渠道等。(3)微博具有开放性、即时性、时尚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微博具备了以其为新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4)智能手机的普及、流量资费的亲民化,意味着微博终端的全覆盖,各高校借助微博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教育资源已经具备。

三、基于微博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1.创建学校微博平台,或在门户网站注册学校官方微博,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学校微博平台,或在门户网站设立学校官方微博、专业微博、党支部微博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思想价值观。通过发挥微博主的核心作用,微博的共享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人分享感情经历和成长过程的平台,其传播的价值观也会对微博阅读者产生影响,从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构建思政微博体系,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是学校所拥有的,能够满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要素来源。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总结本校的这类资源,挖掘这类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校官方微博、院系微博、各级党政领导微博、党总支、支部微博,班团微博、思政教师微博、辅导员微博、教师微博等覆盖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体系”。通过对学生加“关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微博的“转发”功能来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从而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3.加强管理,使微博真正成为大学生信息共享、思想交流、舆情监测、舆论导向的平台。 高校微博已经成为展示形象、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新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运营管理好校园微博,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形象的塑造。在高校微博运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定位和客户群,了解学生的网络沟通习惯。在进行内容发布和沟通交流时,结合微博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调整语言风格,使用活泼生动的语言,避免刻板的公文式语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生动平实的文字和图表予以展现,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同时增强互动性,不断提升微博运营技巧,使得微博真正成为大学生信息共享、思想交流、舆情监测、舆论导向的平台。

4.以社团、课程、班级等为单元,以微博为纽带,创建积极、健康、绿色的虚拟微博社区。 作为思政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当以社团、课程、班级为单元,建立微博平台。利用学生间的彼此“关注”来分发信息,提高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团系统干部定期通过微博将校园内的重要信息、新闻和活动发布出去,着力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专业教师通过微博传递先进的思想与专业的理论观点,让微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平台,多发布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动态新闻,传播先进的思想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知名学者专家可以通过微博让更多的学生领略他们的风采;各职能部门通过微博传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充分利用微博,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影响力,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绿色的虚拟微博社区。

总之,面对微博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退避三舍”,而应该顺势而为,积极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贵在与时俱进,这也是它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以微博为新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应对策略,更是一种创新,其意义将超越载体之“新”、渠道之“新”本身,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新模式,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微博时代的新拓展、新实践,有利于发掘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和维度。

参考文献:

[1]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48-52.

[2]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枣庄学院学报,2011(1):82-84.

[3]张雯.浅析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管理[J].文教资料,2010(32):97-98.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