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

2014-06-23雷权勇

对外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关联效应

雷权勇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产业经济】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

雷权勇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作用凸显,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技术关联性日益增强,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越发明显。从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概念入手,分析跨国公司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沿海地区转变引资方式,转变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等对策建议,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很多国家纷纷把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手段。放眼国内,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还很不完善,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国家要完善跨国公司业务。所以,要重视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在促进市场完善、提高进出口效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公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相关概念

(一)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

技术关联包括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技术互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促进其他技术的发展,可分为纵向技术互补与横向技术互补;而技术互斥是指一种技术的发展会阻碍另一种技术的发展。

1.技术互补

纵向技术互补。在一个产业链中,上下游之间形成相互带动的技术,上游产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影响到下游的技术,促使其研发应用新技术,以适应上游的发展;反之亦然。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纵向技术互补是跨国公司海外技术转移和产业扩展的产物。

横向技术互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协会式,各个跨国公司组成一个统一的协会,协会根据会员的技术特点,以及在研发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形成协会下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互补技术。即多个互补的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协会,协会通过技术传播,向成员扩散新技术。这种技术互补普遍存在,而且由原来的联盟链发展成为多边协会网络。二是竞争发展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使跨国公司重视研发新技术,投入资金加速技术、设备的研发,跨国公司技术革新导致与东道国公司的竞争加剧,促使当地公司研究使用新技术,从而提高效率,增加收益。三是跳跃发展式,是利用现代通讯科技将公司新技术从一跨国公司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跨国公司,主要受政治经济、市场开辟、地区技术、开发力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珠三角地区跨国公司较为密集,其技术关联在产业中的影响和分布体现在: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其技术关联较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技术关联相比紧密,其产量也比较接近,具体见如表1(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2年产业结构表》局部)。

表1 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表(局部)

金属制品业 4 - 9 9 -3 4 4医药制造业 5 9 10 -----食品加工业 6 ------9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7 8 7 3 6 6 6 8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8 4 1 - - 5 9 -塑料制品业 9 5 -4 5 8 10 3交通动输设备制造业 10 7 2 6 - - -7

2.技术互斥

技术的产生应用有一个过程,对跨国公司而言,原有的许多传统技术已经投入了资金与设备,必然要应用最少一个周期。而现代社会中,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更新换代导致旧技术与新技术之间形成排斥。跨国公司的区位环境、机械设备、公司条件不同,因此加工技术也存在差异,现实生活中,这些公司之间也必然存在技术互斥现象。

技术互斥与技术扩散密切相关,如果某一接受者采用新技术后,对其他新技术使用者的经济效用产生影响时,这种现象称为技术的网络外特性。当网络外特性为负时,技术接受者之间将导致“序列竞争”,即早期的技术接受者比晚期接受者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用,新技术扩散加速,无论新技术形成的产业是否集聚,必然使互斥技术的产业集聚衰退;当网络外特性为正时,新技术接受者的效用将随着新技术的其他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新技术在扩散初期的速率极为缓慢,此时新技术对应的产业短时间无法形成集聚。许多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形成排斥。如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等的成熟工业区,有许多制造厂不能有效应用新技术,他们认为,既然加工技术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且由于围绕机械设备的生产和应用的社会环境随区域环境而不同,因此,当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彼此相距遥远时,人们能预期到会出现怎么样的困难和矛盾,互斥技术往往形成各自的产业集聚区,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而且很难融合,这就是技术互斥产生的效应。

(二)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为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资源,扩大公司利用外部优势,相互聚集从而增强群体竞争优势及共同的市场地位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客户、共同发展的生存战略。德鲁克认为跨国公司之间的这种聚集关系来源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共存的生态关系,聚集关系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就单一跨国公司而言,聚集关系是一条直线;就多个跨国公司而言聚集关系是一个关联的网络。

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跨国公司的设立发展也是一种群体迁移的现象,产业聚集效应使各跨国公司在全球共同面对经营环境,使跨国公司进入新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对于整个跨国公司群体是有利的。跨国公司产业聚集效应降低了跨国公司群体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大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聚集生存反映了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的一种应对之策。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完善,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没有一个公司能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反,竞争促使各跨国公司逐渐集中优势资源,将其投入到最具优势的环节,而将其劣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这种业务调整可以使各跨国公司专注于优势项目,而通过外包或聚集网络获得公司发展壮大的外部资源支持。随着竞争激烈、分工细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跨国公司这种业务整合不断进行。跨国公司持续的业务整合实际上促进了价值链上相关公司的发展,这些公司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跨国公司集中自身优势应对复杂的市场,久之便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网络化关联。这一网络化关联不断演化、延伸,跨国公司间的产业聚集关系便由此产生,形成了一种产业聚集效应,使各跨国公司均获得了一种仅靠自身力量无法得到的市场地位。

二、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的关系

(一)跨国公司的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1.纵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根据市场关联效应,产业聚集与跨国公司联系密切,但从纵向互补技术的关联性来看,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国家将其产品进行差异化生产,在当地形成的聚集效应是基于所在国上、下游产业的技术互补,利用的是相互依存的纵向技术互补。

2.横向技术互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这是指产业链中同一环节的互补技术,这种聚集力源于横向技术互补效应,依赖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不完全竞争性。随着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增加,会加快技术转移至东道国子公司,这样又促进了技术外溢,促进相关产业不断升级并使聚集效应进一步强化,形成不断循环的过程,形成了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二)跨国公司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跨国公司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将来可能带走跨国公司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进入其他企业或组建新公司,生产与原公司同类产品或进行类似服务。这类衍生技术一般局限于无知识产权的一些老技术或传统技术,并有显著的示范效应(Findlay,1978),即通过对跨国公司产品技术、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模仿和学习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可以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受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实现,也可以通过工程的模仿实现“干中学”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产生外溢的主要是这类技术,同时它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因。假设跨国公司设在与客户“更为接近的厂址”,新企业自然就集聚在原公司周围。另外,生产型衍生技术与员工的隐性知识有关,员工带走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或工艺,还有与之相关的隐性知识,使其具备开发相关的更高技术或工艺的能力。在模仿过程中,某一方面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但它常常被忽略,从而导致模仿失效,这类衍生技术不仅减少了模仿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性”,而且发生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包含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内的技术创新得以加速扩散,并有着很强的自增强性,使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

三、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要弱于沿海地区,可以通过增强地区产业关联集聚力来吸引外资。西部地区在现有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引进生产和经营外向化程度较高的内资或外资企业,特别是中枢型产业,或者已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欲转移的行业,以强化产业的关联效应,提高本地产业基础和集聚水平,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开放度的提高。

(二)沿海地区加快转变引资方式

沿海地区由于引进外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然而随着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有效市场需求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小,不能抵消高工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促使东部沿海地区改变传统的吸引外资的方式,转向以提高产业的关联效应来吸引外资。

(三)转变跨国公司的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

长时间计划经济的窠臼明显约束了我国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管理层对跨国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的客观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仍然按照惯性思维模式管理企业,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力去实施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造成信息技术等并没有改变公司的思维模式。要解决好上述问题,跨国公司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公司首先要有一定的跨国技术能力,即国际眼光、金融策略与实际应用,只有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工具与媒介,才会形成国际化思维并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的运用;第二,公司的管理模式必须从“控制”转变为“引导”,营造国际化公司文化,鼓励各部门尤其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国际意识,增强工作能力与完善工作机制;第三,公司必须要与时俱进,跟得上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但要关注与学习当前业务新知识,还应努力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动向与先进成果,主动观察与了解学科教学的新方法,并用这种继续学习的姿态给公司以积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世界经济越来越活跃,而稳健有效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是经济稳定发展和规模化的前提。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和经济活动达到横向互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生成产业聚集效应,而国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跨国公司形成聚集效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

[1]梁启华,高毅蓉.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4).

[2]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9(1).

[3]刘荣茂,张羽翼.江苏省FDI和产业集聚关系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梁启华.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及我国吸引外资政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1(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functions of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comemore and more important.Atpresent,two general trends for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the one is the growing technical relevance,the other is industrial cluster effectwhich ismore andmore obvious.From themultination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dustry cluster effect,itanalyzes the impactof technique complementary and exclusion on industry agglomeration.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should undertake the eastern industrial transfer.The coastal areas in china should change the methods of absorbing foreign investment.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thinking mode etc.Through scientific,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ing ofmultinational technology associated and industrial aggregation effect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echnology association;industry agglomeration effect

F74

A

2095-3283(2014)09-0078-03

(责任编辑:张彤彤)

雷权勇(1978-),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国公司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关联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懒马效应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智趣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