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轿车个性化色彩设计

2014-06-22丁世界

汽车工程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轿车色彩

丁世界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轿车的需求也从基础的行驶功能逐渐向舒适化、美观化及功能多元化方向转换。轿车设计者为了进一步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扩充消费群体以及获取利益最大化,逐渐将设计重心转到色彩配比方向,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消费人群的心理特征,使设计作品色彩选择空间更广阔,美观度更高。

1 轿车个性化色彩设计的原则

1.1 使用功能需求

部分轿车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其特有的色彩,以示与其它汽车的区别。如电视台的采访车常会于车身处印贴上栏目的特殊标识或名称,以表明该节目专业性;部分军用轿车车身通常采用深绿或浅绿模拟自然中的草色,以此达到隐匿行踪、确保汽车安全的目的[1]。这些约定俗成的色彩配比能帮助人们快速识别汽车用途,判断轿车类型。设计者在制定色彩方案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该轿车的用途,并以此为依据使用最佳色彩搭配方案。

1.2 使用环境需求

轿车有一定的使用环境,消费者生活地区的差异对其色彩选择产生较大影响。1)如扬尘较多地区的居民,最好不要考虑纯白色系、纯黑色系及其他与灰尘颜色反差较大的色彩,以免色彩对比过于强烈,显得汽车长期灰尘弥漫,影响整洁美观;2)道路泥泞地段的居民则应当选择土黄色、浅黄色等泥点溅到车身也不会显得反差过大的颜色,避免天天洗车或擦车;3)对于雨雪天气密集的地区,消费者应尽可能选择颜色较深的汽车充当座驾,提高汽车辨识度,还能起到警示作用[2],避免过往汽车与其发生刮擦或追尾事故,提升交通安全系数。对此,设计人员在制定色彩方案时,必须摸清销售地区的使用环境特征,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等对消费者带来的困扰,不断揣测居民心理,以提升该地区汽车的销售量。

1.3 使用对象需求

由于同款汽车的消费者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其文化熏陶、个人偏好、宗教信仰及经济实力等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上述各因素都是影响汽车色彩选购的关键。1)以丰田为例,其销售人员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丰田轿车在日本本土以白色车系、红色车系及银灰色车系最受欢迎;而在美国的销售情况则以蓝色、茶色、杏色车系为最佳[3]。2)同一种颜色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人民眼中吉凶不一。以红色为例,中国人认为正红象征着火热、正统、喜庆和警示,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色彩;而美国人民则认为红色代表死亡和巫蛊[4],是鲜血的颜色,视其为不吉。

1.4 行驶安全需求

安全是汽车行驶的第一要务。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色彩营造出的视觉感官体验不同。暖色系汽车会对后方驾驶者产生一定的视觉误差,认为前方汽车与自身相隔较近,导致后方汽车提前刹车,降低了公路交通道路利用率,易造成更大的交通压力;冷色系汽车则会让后方驾驶人员感到两车距离较远,容易造成擦碰或直接追尾事故,为交通安全埋下较大隐患。明亮色系的汽车较深色系的汽车而言,遭遇车祸的几率较低,因其能在黑暗的行车环境中更加醒目;但在太阳光线较强的白日,亮色可能因为反射太阳光对后方汽车的驾驶人员造成色彩污染[5],影响驾驶者的判断,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1.5 流行时尚需求

时尚具有循环周期,年代的差异导致审美的差异。色彩与流行元素一样具有时代特征,若设计者在色彩方案制定过程中融于某一时代广为流行的色系,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而达到提升轿车销售量的目的。

2 轿车个性化色彩设计分析要素

2.1 差异化

消费者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文化熏陶、自身的审美品位、不同的年龄层次以及不同的身份背景等,都使得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角度与感知能力出现较大差异。对此,轿车个性色彩设计人员应当对消费者进行细致划分,明确主流消费群体对轿车色彩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点,根据职业、性别等特征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以迎合不同的消费需求。如青年人多偏向明亮的色系,显得蓬勃而充满朝气;中老年人则多选择深沉的颜色,突显其沉着内敛的风范;商务型的轿车因需应付众多大型场合,所以在色彩的配比上多以大气、沉稳的色彩表现其商业性,既不会过分跳脱显得轻浮,也不会过于凝重而显得老气。

2.2 多元化

设计者要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色彩配比方案,就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先需明确当代最为流行的主流色系,并将其与传统色彩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以迎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消费者会发现当季的轿车外形、色彩及款式均能发现传统车系的影子,又能在其基础上找到不同的闪光点,让消费者不禁一见倾心,达到增加营业额的目的。除了色彩的大胆运用之外,设计人员还应当尊重经典[6],还原部分轿车的本真,一直沿袭其在重视消费者心中的形态特征,在保障固定消费人群不流失的前提下,积极吸纳新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队伍。

2.3 经济化

经济性是设计者在轿车色彩配比中不得忽视的关键内容。众所周知,轿车生产企业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在确保轿车质量与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造价成本,色彩设计中涉及到的各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使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佳的色彩配比效果成为各设计人员探讨的热门。对此,色彩配比者需要在设计中融入当前最时尚的绿色环保理念,通过节能减排,彻底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2.4 地域化

消费者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会选择不同的色调装点自己的爱车。国家的差异、地域的差异使得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1)对于气候温和炎热的地区人民而言,他们常年面对灿烂的阳光,多选择浅色系色彩轿车充当座驾,一是能让人联想到沙滩和海洋,产生凉爽之感;二是浅色不易吸热,能有效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环保节能。2)还有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常年享受不到太阳的照射,故此地的消费者多选深色系的轿车,不仅能与白雪反差明显,帮助车主明确汽车位置,还能吸收更多热量,调节驾驶室内温度。3)对于沙特及伊朗等宗教国家而言,他们有较强烈的宗教信仰,禁忌明黄色,崇敬绿色系,故此地居民多以绿色装点爱车。

2.5 品牌个性

轿车在色彩配比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品牌效应,以其一贯的着色风格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删减,既突显个性,又展示共性,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各轿车企业在提升自身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的同时,会积累下一批忠实消费者,这些消费人群对该品牌轿车的设计风格与色彩搭配具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若设计者不保留某些经典元素,一味迎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必然会流失部分忠实消费群体。以大红色为经典色系的法拉利为例,该品牌轿车自从问世起,几十年间一直沿袭传统的色彩配比,只在一些细节处有所改变,向世人述说着该品牌的文化与背景,传递着速度、火热及激情等运动精神[7]。

2.6 内饰色彩设计

2.6.1 低纯度色彩

设计人员在调配轿车内饰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轿车外部色彩特点,将内饰色彩与外观色彩有机结合起来,营造统一、协调的视觉效果。由于当前的轿车驾驶室多仅够乘客或驾驶员坐憩,所以不宜使用过于膨胀的颜色,如艳紫色、正红色及明黄色等,以免使驾驶者产生空间压缩、心烦气躁之感,影响驾驶舒适度。车内饰以低纯度的色彩为最佳选择,淡黄、灰、白及浅棕等皆能营造较为轻松的驾车环境。

2.6.2 高明度色彩

除了低纯度色彩之外,高明度色彩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对一些希望彰显个性、摆脱传统轿车内饰限制的年轻人而言,高明度色彩是其购车首选。从经济性与节能环保性考虑,轿车有向两座或更加玲珑方向发展的趋势,车内驾驶室的空间将不断缩减,若使用深色系装点车内饰,易使驾驶者与乘客感到更加压抑与局促,违背了轿车设计舒适的初衷,不仅影响驾车人的心情,还会影响此款轿车销量。对此,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实际购车需求,抓住年轻人张扬个性的特征,利用高明度色彩营造出温馨、和谐及美好的驾驶氛围。

3 结语

目前外观形态、色彩配比及经济性能等均为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者在色彩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域性、时尚性、经济性、品牌个性、安全性与多元性元素,以迎合时代的变化趋势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用个性化色彩装点轿车,为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设计者轿车色彩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等着的轿车
2020德国iF设计奖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神奇的色彩(上)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