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锡龙:融资与融智结合推动扶贫开发

2014-06-20马丽文

中国扶贫 2014年7期
关键词:双联惠农甘肃

马丽文

对于农村贫困群体来说,贷款难是长期制约他们脱贫致富的一个顽疾。据悉,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特别是极端贫困者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也无力承担非正规渠道的高额利息负担,因而被长期排斥于基本金融服务之外。

普惠金融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一改革任务,重点是为贫困人口、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提供可获得性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支持。对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行长许锡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展普惠金融,现有供需双方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核心是制度错配问题,还需要各地及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下功夫。

因为在农行工作的原因,许锡龙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扶贫问题有着更深的感悟。在他看来,农民因收入低,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难以获得金融机构信贷准入,就形成了制度错配。所谓制度错配,就是供给制度与需求市场不相适应、不相匹配。为了解决农牧民发展生产中贷款难的问题,农行甘肃分行与甘肃省政府联手为甘肃扶贫攻坚的专案行动打造了“双联惠农贷款”专属产品,5年投入300亿资金,主要为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的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发展农业产业提供小额贷款,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许锡龙介绍,这个产品的特点是由农行配套专项资金,政府注资,成立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财政为贷款农民提供贴息,政府与农行参与贷款的调查、发放、管理以及收入全过程。农行跟政府配合做这些事情主要是为了使扶贫对象更加精确,另外,对贷款的管理也比较有效。现在,“双联惠农贷款”已经实施了一年零三个月,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发放76.6亿贷款,惠及11.5万人,根据甘肃省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去年甘肃全省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13%,而双联贷款在其中贡献了近2个百分点。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双联惠农贷款”由于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联合组建担保调查团等措施,既降低了贫困农民的准入门槛,又帮助银行分担了部分风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成功的事例表明,银行‘降低一点门槛,社会环境改善一点,是可以做到双赢的。”许锡龙告诉记者。

实践证明,一场“双联风暴”成为了开启甘肃金融扶贫领域的金钥匙,更是商业性扶贫开发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因此有人建议,应该推广甘肃省“双联惠农贷款”模式,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

根据许锡龙自己的表述,在甘肃工作,生活在甘肃,吃甘肃的饭,喝甘肃的水,甘肃人民都是父老乡亲,而甘肃的金融扶贫也一直是他非常重视的问题,更是农业银行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对此也有着深入的思考。为此,他专门调研了全省60多个县。

“从甘肃分行的实践中,我感到,中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既要靠‘输血,更要‘造血,除了必要的财政支持外,还需要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造血。仍以‘双联贷款为例,目前仅农业银行一家金融机构参与还远远不足,希望有更多金融机构能够介入。”许锡龙向记者描述他的调研体会。

根据许锡龙观察,甘肃地域辽阔,很多乡村比较偏僻,没有银行网点,农民与金融行业之间的距离很遥远。于是,为弥补农村网点少、服务能力弱的问题,消灭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行甘肃分行通过现代手段,把电子器具运到村里去,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如小额存款、小额取款、结算、汇率等服务。“这项工作现在已经辐射全省11000个点,只要在甘肃有电信网络到的地方,农行服务点就百分之百全覆盖,全省大概有90%的农民可以使用这项服务。我们的理念是让农民享受服务方便一些,特别是那些60岁以上的老人家,再也不用跑很远的路去领养老金了。”许锡龙说。

同时,农行甘肃分行还跟甘肃省卫生厅联合发行了一张“新农合一卡通”,这张卡既有银行卡的功能,又是一张医保卡。有了这张卡,甘肃农民就能在全国率先享受省内先看病,后付费的服务,现在已经发了454万张,覆盖了99%的参与农民。许锡龙将此服务称之为“金穗惠农通”工程。

活跃乡村经济带动金融扶贫

许锡龙认为,贫困地区发展慢,不仅是缺资金,还缺知识、缺信息、缺技术。因此,在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既要“扶贫”,更要“扶智”,要培育农民的金融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一方面,帮助贫困农户寻找致富路径、发展富民产业、提高生产经营技能;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导农民重合同、守信用,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和诚信环境。

为此,许锡龙带领农行甘肃分行尝试用既融资,又融智的方式,通过上门宣传,集中辅导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省双联行动的一些正式要求、金融支持、法律支持、生产经营秩序等。“一共开展了8个月,一对一培训了11万人次,集中培训了800多次,效果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当地经济活跃度更高了,老百姓有事情干了,更重要的是对金融扶贫有了一个整体的带动作用。”许锡龙强调。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实践中,农行甘肃分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许锡龙建议,要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担保上,可通过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成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既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实施增信、提升资质,又帮助银行分担风险。抵押上,为银行创造条件,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方式。

“扶贫攻坚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件大事,而改革和创新就是主要抓手,双联惠农贷款就是对金融扶贫改革与创新的推进。”许锡龙对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双联惠农甘肃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LF-VD双联脱硫工艺研究
12316惠农短信
转炉双联法冶炼高硅铁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