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千人屠杀”震惊世界

2014-06-17

环球时报 2014-06-17
关键词:伊拉克

●本报驻伊拉克、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李振民 萧达 青木 ●本报记者 谷棣●汪析 柳直 “1700人被公开处决。”昨天,来自伊拉克的这一血腥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实施杀戮的是“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被杀的是反绑双手蜷缩在地上的伊政府军俘虏。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爆炸与伤亡的消息几乎每天都伴随着这个国家,但14日ISIS公布的大屠杀照片让世界感到恍惚:仿佛当今不是21世纪,而是一个野蛮的原始丛林时代。过去一周,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昨天又在北部攻占一个20万人的城市,许多人担忧,它要横跨伊拉克与叙利亚建国,使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中东国家边界改写。美国国务卿克里昨天表示,愿意和伊朗对话解决伊拉克困局,同时不排除空袭伊拉克。冒着巨大国内压力和宿敌携手凸显美国面临的压力。更多的人在问:伊拉克乱局的祸根是谁?答案几乎相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德国学者梅斯奈尔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面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洲国家有必要警惕“中东惨剧”在亚洲上演。 世界谴责大屠杀 “令人眩晕的屠杀”,路透社16日如此指称ISIS武装分子的行为,报道说,伊拉克将因此被肢解,一场全面教派战争将在中东的一道新月带上开启。当天,巴格达的征兵点拥入许多年轻人,他们响应宗教领袖的呼吁,迫切地要拿起武器投入战斗。 ISIS14日发布的一系列照片显示,屠杀发生在巴格达以北的萨拉赫丁省某地,许多男子被装入货车,之后带到原野,他们多穿平民服饰,弯着腰、光着脚,排成队列被武装人员押解。其中一张照片显示,一名黄衣男子看上去是在求饶,武装人员以步枪向他身边的沟渠开火。另一张照片显示,一名武装人员用枪指着趴在土沟里的人群,俘虏双手放在背后,鲜血染红沙地。CNN16日称,这是“令人惊骇的处决”,照片“令人不寒而栗”。 英国《每日邮报》说,屠杀者在配文中称,“这就是被NURI(伊拉克领导人马利基)征募与逊尼派战斗的什叶派分子的命运。”美国NBC报道称,大规模屠杀是对ISIS司令官拉赫曼被打死的报复。《纽约时报》16日说,照片显示了似乎7个大屠杀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拉克高官说,“我不怀疑它们是真的,但1700人是个大数字。我们竭力管控反应。” 1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伊拉克的大规模屠杀令人“深深的不安”,作恶者必须被绳之以法。此前,美国政府谴责伊拉克反政府武装的屠杀“暴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当天对议会说,伊拉克人在遭受人道主义灾难,中东和世界则面临安全灾难。印度《新闻分析与评论报》称,这是“种族屠杀”,一名网民留言说,如照片属实,看上去恐怖分子比故事中的妖魔还要残忍、野蛮。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6日称,ISIS将残杀千人的照片发到网络上,世界不只是震惊,还有恐惧。美国“The Algemeier”网站题为“ISIS屠杀,中东颤抖”的文章写道,ISIS已经加入到阿富汗塔利班、索马里青年党、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的行列。台北出版的《联合晚报》16日称,过去一周,ISIS闪电取下摩苏尔和提克里特,控制地区跨越伊拉克和叙利亚、地盘足可媲美一个国家,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边界变得模糊,加上库尔德人趁乱取下基尔库克,伊拉克已经分裂,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中东各国边界正被改写,固有秩序崩溃。 “很快,我们将面对你们,我们等着这一天。”《纽约时报》称,ISIS组织头目15日发表声明,对美国发出这样的清晰信号。15日,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麦考尔批评奥巴马政府对伊拉克危机升级的反应迟缓,称ISIS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同日,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敦促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已加强戒备,并开始转移使馆人员。 被视为立场保守的“美国思想者”网站16日则写道,“最近ISIS的得势让每个人都感到害怕。无疑,患有伊斯兰恐惧症的政府将打算干预。让我鼓吹一种更理智的反应:让穆斯林互相残杀。”报道称,ISIS代表了一帮荷枪的暴徒,他们没海军,没空军,除了少量缴获的直升机,唯一能威胁的就是其他穆斯林。这些武装分子无力维护拥有的武器,武器是需要升级、保养的,“两年内,他们就会彼此用弯刀和AK-47互相残杀”。 CNN网站16日报道伊拉克大屠杀的文章下有2万多条网民评论,但说得最多的是类似于“布什、布莱尔、拉姆斯菲尔德应被以战犯起诉”的主题。当天,英国《每日镜报》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伊拉克大屠杀照片,同时谴责该国前首相布莱尔为伊拉克战争辩护,伦敦市长约翰逊更是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谴责布莱尔“疯了”。伊拉克的血腥与乱局显然加剧了西方人对当年那场战争的怒气。美国“城市在线”15日质问:我们从伊拉克得到了什么?答案是伊拉克没有迎来和平,没有消除恐怖主义,美国则失去了金钱、鲜血和世界对其领导权的信任。报道还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3万亿美元的战争》一书中说,伊战导致了大萧条,部分原因是油价上涨。 在伊中国人安全吗 “如果要轰炸伊拉克,难道不应是中国?”美国《福布斯》网站15日的报道试图把麻烦甩给中国。文章说,美国航母抵达波斯湾“准备执行任务”,但美国对此没有多少经济利益。美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一场危机将令美国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处于更强的位置。这篇文章的作者——当年“中国崩溃论”的炮制者章家敦称,如果伊拉克占全球3.7%的产量突然断了,中国的日子会难过得多。如今中国是伊拉克的最大外国顾客,平均一天接受150万桶原油,将近伊拉克一半的产量。伊拉克战争后,中石油接受了巴格达的极薄利润和繁琐条件,“攫取伊拉克石油”。许多人说,中国赢得了伊战,因为它在战后签订了大石油单子。他称,现在ISIS挑战巴格达以什叶派为主的执政集团,关系中国的利益。“或许,美国应该让中国派出自己的海军进入险境。毕竟,中国在伊拉克的利益远比美国多”。 一名中国学者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伊拉克局势会影响中国的投资,但中国对伊拉克的投资绝非“乘西方之危”,而是正常的、正当的,对持续多年陷入战乱的伊拉克改善民生起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在伊拉克有上万名中国人。在伊拉克的中资机构主要是由中海油投资的米桑油田群,中石油投资建设的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西古尔纳等四个油田,上海电气在伊拉克的发电项目,中国建材承建的水泥厂,以及中水电等中资承包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在伊拉克打拼多年的中国商人、东方龙贸易工程公司总经理陈宪忠16日对《环球时报》说,目前一些国家已经要求本国国民撤离伊拉克。据他掌握的信息,在这次战乱严重的地区,中国人并不多。中兴在摩苏尔虽然有项目,但人员一般都居住在离摩苏尔市80多公里的库尔德地区的埃尔比勒市。他说,目前没有听到中国使馆撤离人员或撤侨的消息。 一家从事建筑业的中国企业驻伊拉克负责人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巴格达的安全局势还可以,最紧张的是伊拉克东北部地区。这家建筑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首都巴格达和伊拉克南部地区。该负责人曾到摩苏尔省考察多次,但考虑到当地的教派纷争而没有在当地展开项目。他表示,伊拉克很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基础建设、住宅区的承包工程,但伊拉克的政治局势、地方政府之间分歧、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等问题让一些项目的开工时间拖延。他认为,伊拉克国内的媒体鱼龙混杂,各种消息混乱,有的故意渲染紧张形势。 亚洲有理由警惕中东悲剧 “伊拉克焦虑。”在加拿大《环球邮报》看来,全世界已经患上这样的病症,尤其是世界股市和石油公司。16日,多数亚洲国家股市下跌,全球石油价格则升至9个月来的新高,这些都被认为与伊拉克有关。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16日一早,马德里警方展开行动,逮捕8名嫌犯,他们被怀疑为ISIS招募武装人员。西班牙媒体称,8人中一人来自西班牙,一人来自阿根廷,6人来自摩洛哥。当天,澳大利亚洛伊国际问题研究所在其网站上刊文说,ISIS的许多声明都被翻译成印尼文,凸显印尼对伊拉克局势的警惕。印度智库塔克沙希拉研究所所长尼廷在该国《商业标准报》上撰文称,ISIS在伊拉克浮现,对全世界都是一个问题,印度不会不受到影响。 “伊拉克内战威胁今后多年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加拿大《金融邮报》报道说,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如果伊拉克产油降到上次海湾战争时的水平,国际油价每桶将飙升20美元,“全部的经济复苏可能会停止,一些地区甚至会倒退回衰退”。 印度《德里纪事报》16日称,伊拉克的血腥冲突可能迅速演变成地区代理人战争。美国《外交政策》认为,伊拉克内乱是沙特对伊朗的战争,本质上则是什叶派与逊尼派争夺西亚控制权的战争。不止如此,土耳其对伊拉克局势十分警惕,担心库尔德人在伊拉克获益,引发土耳其内部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 德国电视一台16日称,华盛顿在中东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当天的德国《波恩总汇报》说,美国破坏了伊拉克,没有完工就逃离了施工现场,极其不负责任。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题为“伊拉克崩溃”的文章说,2003年,美国以“反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事实上,“9·11”后“反恐”已经成为美国实现帝国主义目标的工具。如今,美国又在主导介入乌克兰、加剧南海和东海紧张的行动,针对拥核的俄罗斯和中国,这将带来更大危险。 德国学者梅斯奈尔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11年,仍如此残酷,美国在中东没有打扫干净就抽身而退,现在又打算“折腾亚洲”,亚洲国家有理由保持警惕。▲

猜你喜欢

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伊拉克采购俄罗斯T—90主战坦克
伊拉克连环袭击致死52人
激战正酣
纸上谈兵
伊拉克两地遭遇连环炸
伊拉克恐怖袭击百人死伤
萨科齐突访伊拉克
新伊拉克:民主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