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饲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2014-06-09魏刚才郑爱武谢红兵张金州常新耀刘保国王永强

关键词:仔鸡消化酶脂肪酶

魏刚才,郑爱武,谢红兵,张金州,常新耀,刘保国,王永强

(1.河南科技学院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早期饲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魏刚才1,郑爱武2,谢红兵1,张金州1,常新耀1,刘保国1,王永强1

(1.河南科技学院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为研究早期饲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的影响,选择360只刚出壳的AA肉用雏鸡,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1组出壳后12 h饲喂,试验Ⅱ组出壳24 h后饲喂,试验Ⅲ组出壳36 h后饲喂,对照组出壳48 h后饲喂.饲喂相同日粮,试验期为6周.于21日龄和42日龄分别测定肉鸡进行生产性能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早期饲喂显著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19%和3.70%,料重比分别降低5.61%和5.10%,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肠道消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早期饲喂提高了肉鸡肠道消化酶水平,以出壳后12 h饲喂最好.

肉鸡;早期饲喂;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

目前,肉雏鸡生产中,由于出雏、分级、防疫以及运输等环节使雏鸡出壳后的饲喂饮水时间推迟到出壳后48 h后,甚至更长,虽然雏鸡出壳后体内尚有的7~8 g卵黄可以提供一些营养,但这仍然远远不够,尤其是卵黄中的免疫球蛋白作为营养消耗必然会影响雏鸡体内的抗体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给初生雏提供营养对于其以后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1].现在已有生产雏火鸡专用饲料的厂家,可以填补其从出壳到转入饲养场这段时间内的营养空白[2],雏火鸡早期饲喂,21日龄时,比对照组肠重增加15%,法氏囊重增加18%,脾重增加13%,而肠、脾、法氏囊占体质量的百分比没变,这是因为补充了开食饲料,雏火鸡体重增加了的缘故.肠道重量增加显示雏火鸡消化道生长发育迅速,小肠是雏鸡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变粗、变长增加了与饲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利用[3-4].早期饲喂对肉用雏鸡免疫机能和生长速度也有研究,但早期饲喂对肉仔鸡消化酶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开食时间对肉仔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为肉仔鸡的早期饲喂应用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选用刚出壳的体重相近、洁净健康的艾维茵肉用雏鸡320只(淇县大用公司提供),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试验I组出壳后12 h饲喂,试验II组出壳后24 h饲喂,试验III组出壳后36 h饲喂,对眼组出壳后48 h饲喂,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雌雄各半),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饲养期6周.

1.2 基础日粮

参照《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5],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及营养水平Tab.1 Diet and nutrition level

1.3 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

试验鸡分3层笼养,24 h光照;前3天,舍温保持33~34℃,之后每周降低2~3℃,直到24℃时保持恒定不变.试验期内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人工清粪1次.7日龄接种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滴鼻点眼各1滴;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点眼滴鼻各1滴,同时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21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免疫;28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分别于1、21和42日龄清晨空腹称重和统计饲料消耗,计算体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并统计死亡率.

1.4.2 肠道消化酶测定分别于21和42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鸡称重后取出小肠(前部从肌胃和十二指肠结合部剪断,后部至两侧盲肠头部剪断)、小肠食糜进行称重,其中小肠食糜迅速称重后在-30℃冰箱保存,以备处理和进行酶活分析[6].

取出冷小肠食糜,用剪刀剪碎,胰按W/V=1/10,小肠食糜按W/V=1/5加入4℃去离子水,在低温下匀浆30 s,匀浆液在20 000 r/min,4℃条件下离心10 min,取出上清液等分若干份在-30℃冰箱保存,以备进行酶活分析[7].

胰蛋白酶活性测定:将0.45 mL的去离子水加到2.5 mL的底物溶液中(底物溶液的配制:在3 mL二甲基亚砜溶解65.24 mg BAPNA,再用pH为7.8的内含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定容至100 mL,底物保存不得低于25℃),将混合液于25℃水浴中平衡5 min,随后再加入0.05 mL酶提取液,于37℃下让其反应10 min,加入1.0 mL 30%醋酸中止反应,读取吸光度(波长410 nm).酶活性单位:在pH值为7.8,温度37℃下,每min产生0.1 μmol对硝基苯胺为一个活性单位[8].

糜蛋白酶活性测定:首先取0.45 mL去离子水加到2.5 mL底物溶液中(底物溶液配制:在3 mL二甲基亚砜溶解59.91 mg GPPNA,再用pH为7.8的内含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定容至100 mL,底物保存不得低于25℃),将混合液于25℃水浴中平衡5 min,随后再加入0.05 mL酶提取液,于37℃精确反应10 min,加入1.0 mL 30%醋酸中止反应,读取吸光度(波长410 nm).酶活性单位:在pH值为7.8,温度37℃下,每min产生0.1 μmol对硝基苯胺为一个活性单位[8].

脂肪酶活性测定: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产试剂盒测定.测定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8].淀粉酶活性测定: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产试剂盒测定.测定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8].

1.5 数据处理

采用SAS软件中的ANOVA模块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以P<0.05为显著水平,试验数值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饲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早期饲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早期饲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Tab.2 Effect of early feeding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g

由表2可知,早期饲喂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肉鸡饲养前期(0~3周龄),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养后期(4~6周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36%和4.93%(P<0.05);各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5.88%和4.98%(P<0.05).整个饲养全期(0~6周龄),试验Ⅰ组、Ⅱ组和III组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19%、3.70%和1.06%(P<0.05);各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5.61%和5.10%(P<0.05).

2.2 早期饲喂对肉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早期饲喂对肉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见表3.

表3 空肠食糜消化酶水平Tab.3 Enzyme levels of jejunal digesta

由表3可知,试验I组各消化酶水平均处于最高水平.试验组21日龄时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I组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水平还显著高于试验III组(P<0.05);试验I组、试验II组、试验III组与对照组在42日龄时各消化酶发育规律与21日龄时基本相同.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随着日龄增长,消化酶水平显著提高,表明肉仔鸡早期饲喂越早越好,可明显提高其消化酶水平,进而提高肉仔鸡的消化力,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充分发挥肉仔鸡的生长潜力.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饲喂可明显提高肉仔鸡生长发育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水平,改善饲料转化效率,且在出壳后12 h饲喂效果最好.

3.1 早期饲喂能显著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早期饲喂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这是因为初生雏鸡在出壳后尽快喂饲,可以有效地保存从母体带来的养分,使具有特殊免疫作用的营养物质尽早用于鸡体的免疫保护和生长发育.早期饲喂,能使肉鸡获得内源性卵黄和外源性饲料的双重营养,极大地促进了肉鸡的生长发育[9].

3.2 早期饲喂能显著提高肉鸡肠道消化酶水平

3.2.1 早期饲喂肉仔鸡空肠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肉鸡整个生长期内,淀粉酶的总体水平是逐渐升高的.早期饲喂对于提升淀粉酶水平的影响贯穿整个生长期.Kulka和Duksin发现雏鸡在胚胎时期淀粉酶的活性快速增加,出雏后胰腺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但在出雏后1~5日龄淀粉酶活性逐步下降[10].王家乡等报道,Marchaim和Kulka在研究3日龄雏鸡及其胚胎时发现胰腺淀粉酶、羧肽酶和糜蛋白酶在胚胎时期增长很快,出雏后达最大值,随后下降[11].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时间越早,42日龄时淀粉酶的水平越高.

3.2.2 早期饲喂肉仔鸡空肠脂肪酶水平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越早饲喂对于肉仔鸡空肠脂肪酶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即早期饲喂实行的越早,脂肪酶水平越高.肉仔鸡空肠脂肪酶水平受日粮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大,对于刚出壳的雏鸡由于卵黄囊中含有较多脂肪,在孵化期,雏鸡即储备了足够的脂肪酶,因此在出壳初期脂肪酶水平较高,而后会稍有下降,在42日龄后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雏禽开食料中脂类等营养物质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雏禽自身的生理特点配制开食料,才能使其生长达到最佳状态[12].

3.2.3 早期饲喂肉仔鸡空肠胰蛋白酶与糜蛋白酶水平的变化同空肠淀粉酶与空肠脂肪酶测定的结果相似,早期饲喂肉仔鸡胰蛋白酶与糜蛋白酶水平可提高.雏鸡在胚胎时期已经产生了大量的酶,并可能暂时贮存在胰腺中.随着胰腺合成酶的逐步增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逐步上升,伴随着日龄的增长,胰腺的分泌逐步适应了采食外源性饲料的需要[12-13].包承玉等研究发现肉鸡小肠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力随着食糜的后移而降低,在同一部位胰蛋白酶的活力要高于糜蛋白酶.不同品种间(如罗斯公鸡和AA肉鸡)两种酶活力变化不大,可能由于酶系统已发育健全的缘故[14].

参考文献:

[1]章君,周振兴.为新生雏鸡提供早期营养可促进生长和加速消化道发育[J].世界家禽,2006(4),15-16.

[2]赵红波.早期饲喂和禁食对新生肉雏消化系统发育规律及超前期日粮应用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2:8-12.

[3]齐新,邬振中.新生雏鸡的饲喂应毫不延迟[J].国际饲料杂志,1999(3):30-34.

[4]Starck J M.Structural flexibilit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vertebrates-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ary morphology[J]. Zoologischer Anzeiger,1999,238(1/2):87-1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6]安永义,周毓平.呙于明,等.0~3周肉仔鸡消化道酶发育规律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1999(1):17-23.

[7]卢建,薛金果,杨海明,等.开食时间对雏鸡早期生长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J].家禽科学,2009(1):7-10.

[8]孙福方,邹晓庭.0~14日龄乳鸽小肠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的研究[J].新饲料,2009(2):25-27.

[9]辜新贵,王启军,周樱,等.雏鸡消化道发育与营养消化吸收特征[J].畜牧兽医科技,2010(6):11-15.

[10]郑腾,李昂.家禽消化道酶发育及分泌规律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4(11):41-44.

[11]王家乡,彭克美,金升藻.禽类消化酶的研究进展[J].养殖与饲料,2010(8):76-77

[12]朱小惠,王志跃.早期营养对雏禽卵黄囊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1):13-15.

[13]樊红平,侯水生,黄苇,等.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6(10):1009-1015.

[14]包承玉,沙文峰,刘明智,等.鸡小肠液蛋白酶活力及其饲喂菜籽饼后酶活力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1993(5):60-61.

(责任编辑:邓天福)

征稿简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 41-1417/N,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8-7516.主要刊登农学、植保、园艺、畜牧、兽医、食品、机械、电子、通讯、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未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来稿文责自负.

1.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第一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参考文献;英文部分(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署作者真名;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应的工作单位前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

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

关键词:选取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可选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正文:一般不超过6000~10000字.

要求在8篇以上,并依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写作应符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要求.

2.来稿用word格式排版,文章层次符号用1,1.1,1.1.1.引用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与文后参考文献相照应.文中应使用规范汉字和标点符号,表格需采用三线表.

3.本刊优先发表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析出论文.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项目的正式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Effects of early feeding on broile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s

WeiGangcai1,ZhengAiwu2,XieHongbing1,ZhangJinzhou1,ChangXinyao1,LiuBaoguo1,WangYongqiang1
(1.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China;2.Xinxiang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Xinxiang 453003,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arly feeding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s of broilers,360 newly hatched AA broiler chickens were selected.Using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design,broi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treatment groups of four replicates and each repeat 20.Experimental group I were fed 12 hours later after birth,groupⅡwere 24 hours later,groupⅢwere 36 hours later,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ed 48 hours later after hatching.Fed with the same diet for a trial period of six weeks,broile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s were tested at 21 and 42 day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rly feeding broilers increased daily gain,and decreased feed conversion ratio.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average daily gain in group I and groupⅡincreased by 4.19%and 3.70%,respectively,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decreased 5.61%and 5.10% respectively,which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0.05).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in group I,group II and group III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early feeding improved broiler digestive enzyme level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best feeding time is 12 hours later after hatching.

broiler;early feeding;growth performance;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s

S831.92

A

:1008-7516(2014)01-0038-05

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标注在首页地脚位置.

2013-10-13

新乡市重点攻关项目(ZG12004)

作者简介:魏刚才(1962-),男,河南焦作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饲料营养与环境控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仔鸡消化酶脂肪酶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