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

2014-06-07杨江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小梁眼压青光眼

杨江勇

(东安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900)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

杨江勇

(东安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90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分析该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45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比对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数据的变化,分析该种手术方案的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的4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后,视力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角膜水肿2例,眼压过低、前房渗出各1例,无出现角膜萎缩、视网膜脱落或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且上述病征在治疗后均已基本消失。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稳定眼压、降低患者患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对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

小梁切除法是最为传统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方法,也是主流的治疗手段。这种方法对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但对于治疗白内障则效果欠佳,还存在加重病情的风险。将超声乳化技术与小梁切除术相结合用于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弥补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的不足与弊端,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分析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实际临床疗效,随机选取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4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7 -68岁,平均年龄(51.2±1.7)岁,均为单眼患病;参与本次研究的45例患者中,患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患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并发性白内患者各12例,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者7例。对上述所有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比对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数据的变化,分析该种手术方案的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具。

1.2 手术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测,测量其眼压与视力状况,对于眼压过高的患者采用缩瞳剂或高渗液等降压治疗,对于结膜充血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滴入激素类药水以改善充血情况;②手术前半小时使用散瞳剂散瞳,部分散瞳效果不理想患者应采用前房注入肾上腺素的方式帮助散瞳;

1.2.2 手术过程

①用常规的局麻方法(2%利多卡因)实施麻醉,以穹窿部为基底,在角膜缘十点到两点钟的位置做结膜瓣;②在巩膜止住血之后,按照0.3cm ×0.5cm的面积做出约占巩膜厚度一半左右的巩膜瓣,并将其从巩膜内分离出来,经过透明角膜刺入前房[1];③利用超声乳化仪中的高负压,逐步乳化晶体内核,扩大切口后将人工晶体植入囊中,使用卡巴胆碱进行缩瞳处理[2];④进行0.15cm×0.2cm的小梁切除,移除25%-30%左右的虹膜,注入透明质酸钠,后利用可吸收的手术用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与结膜瓣,并往眼球中注入庆大霉素与塞米松[3]。

1.2.3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应日服抗生素,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给予地塞米松抗炎以及扩瞳剂减轻前房反应[4]。

1.3 观察指标

通过常规检查,检测并详细记录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前后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术后患并发症情况等。手术结束后的1年-1.5年时间内,对45例患者采用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追查其术后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矫正视力变化情况

参与研究的4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矫正视力不足0.1者1例(2.2%),矫正视力位于0.1-0.3者5例(11.1%),矫正视力位于0.3-0.5者13例(28.9%),矫正视力大于0.5者26例(57.8%);45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视力水平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升,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矫正视力变化情况

2.2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变化情况

4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由术前的(29.1±2.9)下降到(13.2±1.9),下降较为明显,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45例患者中角膜水肿2例,眼压过低、前房渗出各1例,无出现角膜萎缩、视网膜脱落或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且上述病征在治疗后均已基本消失。

3 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主要由眼内压持续升高致使视神经受损而引起,遗传或代谢异常导致的晶状体蛋白变性也是其常见病因[4]。拖延治疗或不采取任何治疗方法会加重病情,严重时有可能使患者永久性失明,是当今临床上最常见的易致盲疾病之一。

利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稳定眼压、降低患者患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对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赵大伟.表麻下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976-1977.

[2]张博,张洪文.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37-38.

[3]兰兰.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72-73.

[4]刘洪.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D].重庆医科大学,2011:757-758.

R779.6

A

1009-6019(2014)07-0034-02

猜你喜欢

小梁眼压青光眼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