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报纸校对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6-07陈海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样原稿差错

□陈海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新形势下报纸校对存在问题及对策

□陈海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无纸化办公的推进,校对行业面临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作为报纸校对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已不再是“核对上报稿件与原稿是否一致”,而是要检查和找出校样中的各类差错。作为一名经历过这个变化过程的老校对,笔者认为,目前校对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过去,有原稿可以参照,经过编辑审核过的稿件,错误少;现在,没有原稿,没有了可参照的原件,校对人员需要从校样中自主找出各类差错,这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差错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报纸上出现差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见报差错中,可以说有不少是“老问题”,而新技术的应用,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

老问题——所谓“老问题”,是指有一部分差错是“历来”就有的,是因为作者、编辑、校对对某些字、词、成语等一知半解而“一错再错”。比如“拾级而上”错成了“拾阶而上”,类似因为一知半解引起的差错还有很多。

有的是音同字不同:如“形迹可疑”错成“行迹可疑”、“大快朵颐”错成“大块朵颐”、“抑或是”错成“亦或是”、“泪眼蒙”错成“泪眼朦胧”、“铆足劲”错成“卯足劲”等。

有的是内容不准确:如“山重水复疑无路”经常错成了“山穷水尽疑无路”,这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第二句。由于这两个词汇使用频率不同,“山穷水尽”一词单独使用频率较高,且两个词汇语音类似,而校对在遇到这类古诗词时,光凭读起来顺口,不主动查一下才出的错。

还有的是理解错误:如“彰显无遗、显露无遗、凸显无遗”等中的“遗”错成“疑”,这是不理解“遗”在此类词组中的含义造成的。又如两条路的“交会处”经常错成“交界处”。《现代汉语词典》646页的解释是:“交会:会合;相交。交界:两地相连,有共同的疆界。”交会是两路相交,交界是两地相连,试想一下,如果两条路交界会是什么结果,那不就变成一条路了吗?

新情况——随着电脑在给我们带来简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一些稀奇古怪的错误不仅让校对人员有手足无措的感觉,而且在别字的辨别上增加了难度。从见报差错发现,总是有一些差错似乎错得毫无道理,但仔细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那全是“输入法惹的祸”。现在稿件中出现的字词错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录入的稿件中的别字,主要是形似字混淆错用,如把“钤印”错成“铃印”、“丹桂飘香”错成“丹挂飘香”、“急匆匆”错成“急勿勿”,这些差错的形成,自然是作者采用的是五笔输入法,在输入时按错了键或少按了键造成;二是用拼音输入法录入的稿件中的别字则主要是同音字词混淆错用,如把“防不胜防”错成“防不慎防”、“防止地表沙荒”错成“放置地表沙荒”、“唱着跑调的歌”错成“唱着跑掉的歌”,则说明作者采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因在字、词选择上出错而造成的差错。

如果说“老问题”的差错还有规律可循的话,这“新情况”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也就是说,差错可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知识性差错中,可以说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有些知识性差错已是“老问题”,如“山东半岛沿海”错成“山东沿海半岛”,“沭阳”错成“沐阳”这类差错都是“硬伤”,而“新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大及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出现的地名和路名,如“凌州路”更名为“凌洲路”、“新建路”更名为“秦东门大街”、“朝阳镇”更名为“朝阳街道办事处”、“杨集镇、沂北乡合并”组建新的“杨集镇”等。由于人们平时还习惯叫老名称,稍有不慎,差错就出来了。

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与经验不同,必然会遇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遇事在心里多打几个问号,多查资料、多翻字典总是没错的。令笔者印象非常深刻是2013年11月一个涉及古代人名的差错,记者在写《晷运时成——古代钟表展在市博物馆开展》时,把“宋代苏颂、韩公廉等人创制了水运仪象台”中的“韩公廉”写成“韩工廉”。当天晚上在浏览其他电子版时,对这个名字产生了疑问,便上网搜索了一下,结果这两个名字都有,同编辑讨论过,由于证据不足,编辑担心改错,最终还是采用原有的“韩工廉”。事后,由于心存疑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在《辞海》“水运仪象台”这一词条下有“韩公廉”这三个字。若当时再谨慎一些,多查阅一些资料,这个差错就可以避免了。

针对新情况采取新对策

着力源头控制——如今的稿件已全部是电子稿,传统意义上的原稿不存在了。如果按照《辞海》上给出的校对定义:“校对: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校对人员可以“自豪”地说报纸上的差错校对的责任很少,大部分是原稿中的差错。要提高报纸的校对质量,首先要提高稿件的质量,这就要求记者写稿时在遣词造句和文字表达方面要准确,名字、数字、日期要做到准确无误,不给下道工序埋下“差错炸弹”。尤其是人名,就如前文提到的人名“宋公廉”,就属于转载的网络稿本身有错,记者却不假思索地“将错就错”。强大的搜索软件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方便,但其中的错误也不少,需要辩证地看。在稿件中对于一些地理名词的运用也容易出错,假如记者在原稿中将地名、路名、单位名称等事实搞错了,而编辑、校对又不知情,这样的事实差错是很难得到纠正的,更无从质疑,这些“定时炸弹”只是见报后被读者发现才“爆炸”。由此可见,消灭差错应从源头抓起,把好记者第一关。

强化校对责任——现代校对从铅字时代的比照原稿的“死校”转变为依靠知识的“活校”,校对的工作重心也从“校异同”上升到“校是非”。在“校是非”时,不但要多疑,更要善疑,只有善疑,才能提高校对人员捉错的准确率。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树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加强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读者第一的观念。在校对工作中,校对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对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社会的“民心”。

其次,工作时要耐心、静心。要善疑、勤查、多思、慎改,要耐得住寂寞,查错时要心静如水,以发现稿件中的差错为乐事。要掌握报纸上文字出错的内在规律,对于那些常错的字,要找出出错的原因,及时记录下来,常常翻阅查看,这也是从差错中积累有益的“财富”。只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提高猎错灭错的效率。

第三,要利用校对工作的特有方式学习——知识积累数量高于“质量”。一是要大量熟悉各类知识,拓宽认知面。知识积累是全方面的,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识记,而应做个“杂家”;二是结合已有的经验,构建各类知识体系。各类知识体系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以上这些知识进行组块化编码,在校对工作中才能快速提取所需要点;三是通过工具书的查阅,“迁移”知识——从量到“质”。“迁移”知识就是通过工具书这一媒介,把知识点从框架中提取出来再展开的过程。这样在校对过程中遇到一些生疏、偏僻的细节,就能找到更有力的证据。

总之,随着传媒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报纸校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将会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校对从业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善于见微知著,及时总结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报纸出版的差错率。

1.周奇.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2009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校样原稿差错
朱自清不肯马虎
本刊作者校对注意事项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网印制版原稿的选择与设计
校样上的校改标注该不该擦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
数据库在出版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