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除演艺明星报道中的低俗之风

2014-06-06商超

记者摇篮 2014年6期
关键词:绯闻演艺明星

商超

如今,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的重要内容。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改善后,富而思乐,要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媒体的娱乐节目正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些要求。而对演艺明星的报道又是娱乐报道的突出重点。演艺明星是娱乐节目的主角,多报道他们也是对的。在这方面,多数媒体做得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媒体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报道格调不高,低俗之风突出。对影视明星怎么报道,重点应放在哪里,很值得研究。

举例来说,近年来许多媒体在长时间内连篇累牍报道“章撒恋”,有的报纸、电视台有时一天用好几个版面、时段从各方面连续跟踪报道这件事,什么“章子怡撒贝宁被曝热恋”、“当众激吻”、“一亿豪宅同居”、“传婚讯”、“恋情公开”、“举行婚礼”、“秘密分手”……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不辨真假。还有,最近沈阳一些都市报上就登了《44岁蒋雯丽与28岁男演员好上了?》《徐静蕾出入境资料曝已婚,疑已嫁黄立行》《景岗山马葭15年婚姻破裂 经纪人回应:捕风捉影》《鲁豫被曝与老公分居结新欢》《李承铉称与安以轩分手后被黑》《姚晨昨顺产得6斤2两男孩》《前天还说“十年如一日”昨天就哭诉“分手了”马苏你是昨天凌晨分的?》等等演艺明星的绯闻和私生活的报道。2013年7月底沈城某晚报文娱新闻B1版头题大半版刊登《周迅恋上谢霆锋?》一文,不仅说周、谢热恋已半年,还把前几年的“锋菲恋”“鹏迅恋”、谢与张(柏芝)离婚的事和有关人以示意图配头像形式详尽介绍,用足了功夫。

以上报道及长期以来的类似情况说明,有的媒体把对演艺明星的报道重点放在了他们的绯闻、私生活和不良行为上,发稿量大。内容低俗、庸俗,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使观众感觉到演艺界乌烟瘴气,从而扭曲了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客观地说,无论内地还是港澳台,绝大多数演艺人员是讲道德、有修养的,更不乏德艺双馨者。不是演艺界乌烟瘴气,而是某些媒体的低俗无聊,把自己的节目办得乌烟瘴气。同时,有关演艺明星报道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不少报道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人云亦云,不负责任,明显侵犯别人的稳私权。前些时候许多媒体报道的王志文的众多绯闻中,有的不能算绯闻(绯闻,指不正当男女关系),媒体硬说是绯闻,强加于人,实际是故意炒作。

有的媒体如此报道明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一是污染节目、版面,从而污染社会舆论氛围,低俗、庸俗的舆论环境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产生误导和恶劣影响,成为少数青少年失足、党政干部腐化堕落的温床。最近引起全社会舆论关注的两个集体事件就是在这个温床中滋生的。一件是北京某知名歌唱家之子李某某涉嫌与几个少年轮奸妇女,另一件是上海高等法院数名法官集体招嫖。这两件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不是偶然发生的,它们是长期形成的不良社会风气结出的恶果。形成这种风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媒体对影视明星的绯闻持续赞赏性的报道和放大也难推其咎,这种报道使影视名星的许多不良行为成为一些人的效仿榜样。而这类报道也伤害了媒体自身包括编辑、记者的声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每一项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教育人,成为“人民的教科书”。有的媒体大量报道影视明星的绯闻,要把受众引到何处?打开有的都市报的某些娱乐版,简直像旧社会的黄色地摊小报,与正版的内容十分不协调。受众不能认同这家报纸是负责任的媒体 ,编辑记者是负责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在港台,有些追踪影视明星的记者被人家称作“狗仔队”,不是很可悲也很说明问题吗?

那么,媒体不宜报道影视名星的绯闻和私生活,还能报道什么呢?其实,只要放开眼界,可以报道的内容相当宽泛:如演艺明星讲公德、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对其作品做介绍、欣赏、评论,而现在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显得太少了。属于个人私生活的事可以报一些,但应该是健康有益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报道个别演艺人员的错误行为,不能采取纯客观甚至赞赏的态度,要分清是非,对别人起警示作用。

在正确报道演艺明星方面,央视《星光大道》栏目做出了榜样。这个栏目过去10年推出了来自民间基层的众多影视明星,如阿宝、李玉刚、大衣哥朱之文、刘大成、草帽姐、王二妮、凤凰传奇……主持人毕福剑在节目中穿插介绍他们怎样克服困难、刻苦自学成才的生动事实,介绍他们成名以后仍然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让广大观众十分敬佩,产生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在众多演艺名明星中蕴藏着大量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正等待着新闻人前往开采。

搞好对演艺明星的报道,对媒体领导和采编人员来说,一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要让自己立足在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高度来对待这份工作,把编辑方针搞正确,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掌握什么分寸,都要有一定之规。拒绝低俗,提高报道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向受众提供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精神食粮,不要向受众倾倒垃圾。

二要摆正收视率和报道节目格调的关系。受众中确有少数人文化品位不高,喜欢低俗、庸俗的节目内容,作为党的媒体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阅读率迎合媚俗,而要用高格调的报道、节目引导、培养、提高他们的健康审美情趣。媒体的报道要通俗,通俗不是低俗。高品位而又通俗、大众化的报道才能吸引受众,取得高收视率、阅读率。

三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演艺明星报道上出现的负面现象是一种浮躁现象,反映出文化的缺失。文化品质是媒体的灵魂。有的跑娱乐圈的记者其实并不了解所报道艺术门类的历史、现实状况及其内涵,与演艺人员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缺乏评论能力,不能发现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就只能拣一些垃圾塞给受众。如果记者能分析评论娱乐节目的内容、形式,介绍演员的表演技艺、特色,帮助受众欣赏演员的表演,享受精神大餐,受众肯定会欢迎的。新闻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种。新闻人应该是文化人。要政治家办报(包括广播电视),也要文化人办报。要像央视戏曲频道白燕升那样,对自己的专业有很深的造诣,具有丰富的知识,自己也是地道的京剧票友,能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

只要媒体领导、娱记、娱编们下功夫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对影视明星的报道一定能扫除低俗、庸俗之风,柳岸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绯闻演艺明星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布朗大学 『绯闻女孩』赛琳娜梦寐以求的名校到底魅力何在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真实的谎言
田亮、郭晶晶:如临大敌的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