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谱异常症68例

2014-06-01侯俊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酰甘油低密度

侯俊会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500)

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谱异常症68例

侯俊会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50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谱异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又名立普妥)30 mg,第4周和8周后复查血脂,分析疗效。结果 4周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均有下降,治疗8周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了显著下降(P<0.01),三酰甘油(TG)在8周后也有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8周后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谱异常症疗效确切。

阿托伐他汀;血脂谱异常症

血脂谱异常症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谱异常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并易导致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肾病等缺血性血管事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阿托伐他汀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阿托伐他汀为一线调脂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它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能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还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三酰甘油(TG)的水平,并能不 同程度地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也能降低冠心病等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8例血脂谱异常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68例有血脂谱异常症的患者,所选患者治疗前8周未使用其他任何调整血脂药物治疗,间隔2周化验血脂1次,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平均≥6.32 mmol/L,39例三酰甘油超标(TG≥2.00 mmol/L),29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HDL-C≥1.58 mmol/L),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38~72岁,平均56岁。

1.2 观察方法

治疗前8周均停用其他调整血脂药物,治疗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又名立普妥)30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共8周,连服4周时复查血脂1次,8周时复查一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并在观察期间保持日常饮食。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20 %,三酰甘油(TG)下降≥4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10 %~20 %,三酰甘油(TG)下降20 %~4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0.10~0.26 mmol/L;无效:未达到以上有效标准;恶化:符合以下任一项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上升40 %,三酰甘油(TG)上升1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1.04 mmol/L,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10 %[1]。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mmol/L)

表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mmol/L)

时间 TC TG LDL-C HDL-C服药前 6.75±1.17 2.21±0.66 4.51±0.62 0.94±0.39服药后 5.67±1.02 1.65±0.70 2.88±0.54 1.18±0.51

对68例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检查项目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血清总胆固醇(TC)的有效率9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效77.6 %,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7.0 %、三酰甘油(TG)48.4 %。

2.2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约有55 %的患者感上腹胀满、纳差,经对症治疗,上述不适症状缓解,3例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余病例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近年来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有降低骨折危险性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中老年患者,目前认为,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助于推迟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种好的调脂药物,不仅要能降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而且要同时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或至少不使其降低[2]。根据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揭示,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早,冠心病危险程度就越大,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 %,冠心病的危 险性可降低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含量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3]。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升高0.4 mmol/L,则冠心病的危险降低2 %~3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继发出血、血栓形成,导致 急性冠脉缺血。阿托伐他汀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从而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目前,已将阿托伐他汀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疾 病(如冠心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根据上述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近年来已证实调脂治疗不仅能预防心脑等动脉硬化,还能使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而逆转,故对血脂谱异常症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具有很好的调脂作用,其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要比降低三酰甘油好,并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本药服用方便,每日只需1次,不良反应少,患者可充分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设[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 (1):5.

[2] 谢扬,李肖莉,饶邦复.血脂异常的药物调脂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8):647.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验—2003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

R541.4

:B

:1671-8194(2014)04-0159-02

猜你喜欢

三酰甘油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甘油的提纯及其对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性质的影响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