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效率的基本特征

2014-05-26陈艳平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

陈艳平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问题,基本要义是学生语文能力,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对传统教学效率观进行一些澄清、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测评方式进行改革,无论对语文教学,还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量化性 滞后性 实践性

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但时值如今,好像还没有一个令语文教学界认同的效率观。谈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却又不十分明白什么是语文教学效率,这既是语文教学界的一个缺憾,也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困惑。

说没有一个被公认的语文教学效率标准,其实并不准确。现在,无论是教师理念中,还是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评中,对语文教学效率大约有这样几种认定方法:其一、把课堂气氛等同于语文教学效率。比如在名目繁多的听评课活动中,人们往往认为课堂气氛热闹、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学效率就高;其二、认为学生掌握了某些知识点,就算有了教学效率;其三、把学生的语文考分当成教学效率。

这些效率观把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量当成语文教学效率,忽视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最本质的构成因素——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效率与质量密不可分,离开质量谈效率,就好比工厂只求产量不求质量,没有质量的产量不能算生产效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或者说语文教学质量标准,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认定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参照这个质量标准。既有充足的量(知识量),又有优良的质(学生语文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效率的科学构成。

据此,我认为,所谓语文教学效率,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由于“语文能力”是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的概念,所以归结到一点,语文教学效率就是高质量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语文教学效率的如下基本特征:

一.表现形式的非量化性。工业生产效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多少合格产品,农业生产效率是亩产多少优质粮食,它们的共同点是可以量化。语文教学效率的载体是学生,关键因素是学生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效率是不能简单量化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就阅读而言,小到一个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大到作品的主体思想、写作特色,都可以见仁见智,而这些“仁”、“智”无不融入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个人经验和思维习惯怎能量化?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差异决定了学习能力各具形态。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心态各不相同,加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同一个教师教、同学一本教材,其学习结果千差万别,怎能用一个标准去量化呢?传统考试把语文知识分解成一些孤立的要点进行量化,只能算知识测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鉴定。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效率不宜量化,这是它区别于生产效率的重要特征。

二.形成过程的滞后性。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工作效率与工作过程是同步而行的,工作过程一结束,效率也即刻显现。语文教学效率却不是这样,它往往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的相当长时间才逐步显现。这是语文教学规律决定的。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输出知识信息(包括学生自己获取知识信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一定知识后,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和主观内化,并伴之于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练习),从而转化为语文习惯。“能力即习惯”,而“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历练的过程就是积淀、内化、实践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这一系列处理后,能力才会形成,教学效率方可显现。与教学同步检测的结果,是学生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知识量,而非语文教学效率。

其三.测量方式的实践性。如上文所说,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依靠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效率只有在实践中测量。其要义一是课内实践能力检测,包括语文知识综合练习、读写能力的测评;二是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能力考查,即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估等等。至于怎样进行实践性测量操作,容另题论述。

正确界定、科学测评语文教学效率,对于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性
“双减”背景下英语假期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基于线上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研究
国内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初中语文课外教学初探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