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以北京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14-05-26唐鸣镝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化

孙 逊,李 雄,唐鸣镝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人文风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体现城市风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的重要载体;相对于静态保护的建筑单体或古迹来说,它更能体现动态的历史文化发展。历史街区保护的目标在于改善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的变化更新,并尽量使其历史要素得到保存延续。①王世仁:《保存·更新·延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基本认识》,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4期。

一、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提出要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进行保护。至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终于由“点”的保护发展为“面”的保护。

纵观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历史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保护观念措施守旧,强调实体建筑保护,忽视街区风貌保护及文化传承与发展;②保护法规制度不健全,宣教力度不够,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严重;③管理混乱,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职权分工不明确。建国初期,北京城市面貌曾经历发展变革,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被连片拆除,古都风貌逐渐消失,保护任务艰巨。

目前,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几个主要问题:①土地问题与人口压力;②如何实现功能更新;③历史文化如何保护延续;④如何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南新仓是近年来此类保护案例中较为成功的新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南新仓历史文化变迁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东端,东四十条桥西南,是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皇家粮仓之一。

南新仓于永乐七年 (1409年)建造于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之上。明代纳入官仓统一管理,只供军需,军卫专司守卫。京师共有7座官仓 (包括南新仓),它们都集中在东城朝阳门附近,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当时的南新仓下辖8个卫仓,在南粮北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康熙年间,通惠河最为兴盛。据记载有8京仓,都是在元、明旧物上改造而成的,南新仓便是其中之一。到清代乾隆年间,京仓在明代7座官仓的基础上,又扩建了6座仓,数量上达到13座,被称为“京师十三仓”。而通州还有中、西2座仓。因此京、通二仓的总和达到了15仓。清代的京、通二仓是封建社会京师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在规模上、技术上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

清中叶以后,政治腐败,财政陷入极度困难,贮量日益减少,漕运制度彻底废止,由征改为征银。至道光年间,南新仓贮量比清初减少许多,以后京城和通州的官仓也就逐渐闲起来或改作它用。民国时期,曾改为贮藏军火。

历经600年沧桑之后的南新仓仍保留有仓廒9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新仓一直由北京市百货公司作为百货仓库使用。南新仓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其功能发生过几次转变,是历史的见证。目前,南新仓已成为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和见证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仅存的历史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以来,南新仓展现出新的生机,如今的南新仓已发展成为南新仓文化休闲街。

20世纪以来,南新仓所处区域逐渐被改建成为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整个街区由南新仓古仓群、仿古建筑群和南新仓商务大厦底商三部分组成;总体占地面积2.6万m2,建筑面积3.2万m2,步行街总长千余米。

南新仓的发展与其文化密切相关。漕运文化是农业时代经济、社会、商贸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我国,运河及漕运是一份历史继承性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自然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①粟任:《关注漕运文化保护运河文明——首届漕运文化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9日第2版。总的来说,漕运文化应包含所有与漕运有关的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包括:漕运往来地域文化、漕运货品、漕运水道(运河等)、漕船、仓储、大坝工程、漕运制度等。随之发展形成的粮仓文化又包括:仓廒、储粮工具、储粮制度等。可见南新仓背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然而,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南新仓的保护重点并不是这些固有文化形式的保存,而在于发展“活”的南新仓,即:要让南新仓所承载的诸多文化自我融合、古今碰撞,在如今的社会形态下再发展,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内涵。

三、北京特色文化街区比较分析

古都北京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旧时古都风貌逐渐消失。根据2010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对于旧城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落实不够,据有关课题研究介绍,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②王军:《北京旧城保护最后的机会》,《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第3期。。因此,现存的南新仓遗址更显珍贵,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表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比较研究

③ 吴良墉:《“抽象继承”与“迁想妙得”—历史地段的保护、发展与新建筑创作》,《建筑学报》,1993年第10期。

通过与南锣鼓巷、烟袋斜街、菊儿胡同三条发展成熟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比较研究 (如表),上述三个街区在保护开发之初就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街区自身历史文化特色,保留其原有建筑风格,将街道格局延续发展,并根据社会和市场不断调整,衍生出新的文化。

南新仓遗址区位优势明显,所处的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街区正位于京城“文物大道” (平安大街)的龙头位置,串连东城区沿线什刹海、南锣鼓巷、东四奥林匹克公园等一系列旅游点;与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相畔,且紧邻东直门交通枢纽,具备发展成为高端会议旅游、会后服务的基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据此,南新仓街区发展定位应锁定商务人士、白领等目标群体,发展应定为为北京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休闲区之一。

四、南新仓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截至到目前,已有30余家商户进驻经营。经过实地调研从实体空间、保护与建造、经营与使用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是提出“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模式直接依据和必要前提。

(一)实体空间分析

1.区域环境关系

中心区碎度变化——发展的第一步扭转。如南新仓古仓建筑格局虽然基本保留完整,但从最早的北太仓到今天的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域环境随时间不断演变,四周早已不是旧时京城“皇家粮仓”边的运河、城门了,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其空间破碎化程度。至2002年,古仓群周边较为开阔,四周可见中低层建筑,建筑密度较小;东面则为整片开阔地。至2003年,古仓群周围建筑明数量明显增多,大部分为多层建筑,鲜有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仓群北面和东面开阔地带开始兴建土木,与古仓遗址间以一条道路相隔。至2009年,古仓群周边已是高楼嶙峋,古仓群东、西、北三个方向均兴建现代高层建筑,只有南面建筑物基本维持了旧时高度;北面城市主干道和东面道路将仓群与周围建筑群区隔开来,形成了独立的保护区域。如何使九座仓廒完好的保存并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保护和开发所面临的难题。

2.整体格局分析

南新仓街区东、南、北三方紧邻城市道路,主入口前方有过街天桥,加之自古南新仓就筑有围墙,因此其保护开发区域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空间范围,无法再向外扩展。街区的东、北两面共设有3个出入口供行人及车辆自由通行,内部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组织形式。以院墙围和,形成相对独立的建筑群体空间,使之与外部城市道路隔离,同时方便文物保护与管理。围合空间从建筑材质、色调到立面形态等都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反差,透过围墙古仓群建筑与四周迥异的古旧建筑引人入胜,带给人们强烈的神秘感和视觉冲击,营造出大都市中一个风格特立的半隐秘空间。由于在围墙内只有9座仓廒被保留下来,内部还有部分空间尚未开发使用。在四周现代建筑的不断扩张与紧逼的形势之下,使得南新仓遗址的空白的土地空间显得十分宝贵,因此在此新建了南新仓大厦和仿古仓建筑群和古仓建筑构成新的街区格局。

3.建筑单体分析

“南新仓”的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明朝时期,每3间为一廒,后改为一廒5间。每廒面阔约23.8m,进深为17.6m,高约7.5m,前后出檐。据计算,南新仓的储藏总量相当于5000个100吨的集装箱左右,①高晓红:《古仓新韵——北京南新仓文化街》,《城建档案》,2008年第11期。如此大的内部空间为古仓功能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应对储粮之需,仓廒的建筑十分讲究,对建筑的防水、防潮、通风、恒温功能特性要求很高。廒的墙体很厚,墙体收分很大,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的恒温。②赵中枢:《再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小城镇建设》,2012年11月7日。由于是京师储粮重地,仓体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保证其坚固耐用。仓房亦为砖砌,围墙厚达1.3m至1.5m,廒架结构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十分稳固。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有罩门,整体外观敦实、厚重、古朴。其中,仿古建筑群为砖混结构,仿造古仓的建筑外形而建,增强了古仓群的整体感,使街区的古仓历史文化氛围更浓厚。仿古仓建筑在功能上对古仓的诸多使用限制进行补充,如:作为厨、卫空间等,对古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建筑形式上也是古今建筑 (古仓与南新仓大厦)之间的过度。

(二)保护与建造分析

为实现功能再生、历史保护与文化融合,首先在古仓建筑外形上采取原样保留的手法,留住了南新仓廒建筑的原貌,保存了较完整的仓群空间分布形式。为求保护,对建筑外立面可实施的改造十分有限,因此各商户的入口改造设计成为了一大亮点,极具现代感的入口设计与古旧的仓体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神秘、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感受;有如古今穿越、时空对话,成为古今文化的交流活的载体。建筑内部大多根据使用进行室内布局,将大开间的古仓空间重新划分,营造出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改造后的粮仓成为商铺、休闲会所、文化公司、剧院、餐饮等功能多样的场所。另外,根据新的商户性质的不同,街区对商户进行了统一划分和布局,形成了街区的新的脉络。

在保护先行的理念下,所有经营活动也必须在不破坏原始主体仓廒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仓廒是木构建筑,其保养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对此南新仓对采取了针对不同行业的严格规定。如:餐饮企业被要求餐区、后厨分离,厨房必须设在古仓以外,明火和油烟严格禁止进入古仓。

(三)经营与使用分析

1.管理运营机制

南新仓的管理运营形成了以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和商户为主的运营主体,施行以由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决策指定文物施工单位实施的整体改造及日常维护团队。资金方面通过商户租金和区政府拨款同行的方式。在建筑改造方面,单体建筑的改造商户按照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规定,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公司针对商户制订的《文物管理条例》的要求下自行完成。既满足了古仓保护的需要,又满足了市场变化需求。(如图)

2.经营开发定位

从南新仓的经营情况来看,开发之初就确定了“高品位、独具特色、高端市场”的开发定位,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商户准入标准高。此外,南新仓的古仓、仿古建筑、南新仓国际大厦形成的“三位一体”模式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南新仓国际大厦多为大型公司总部,主要商户类型为:金融、资本公司、大型高档餐饮连锁店、西餐、中餐、文化传媒公司、古董珠宝等;仿古建中多经营类型为中高档餐饮店,涵盖:中西餐、粤、黔、川等多菜系美食;古仓内部则多从事高品位文化休闲产业经营,如:商务俱乐部、会所、影视俱乐部、粮仓博物馆、厅堂昆曲等,从而形成了集高档文化、美食、休闲旅游一体的特色街区。

五、“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

历史街区的保护对象不是单一、孤立、静止的,其自身情况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中具有代表性。根据南新仓休闲文化街的发展经营现状,从其长远发展视角,需要多层面的复合模式来进行动态保护更新。根据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

(一)功能转化再造

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的活化石,动态、发展的保护是适合南新仓长远发展的保护策略。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够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重组,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再生。例如:对于南新仓街区9座古仓廒建筑的保护实际上是不仅是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对历史的见证,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整个街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再发掘的过程;采取以古仓为载体打造精致的文化休闲混合体,衍生出一个个的独立特色文化空间实现了古仓功能转变。

(二)文化融合再生

南新仓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优势,应该以古老的文化遗产作为南新仓的文化根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南新仓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标志性历史文化作为文化节点相互交融、碰撞,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内涵,使之不断向前发展。特殊的区位地理,使南新仓在发展之初就应该锁定中高端消费群体。如今街区中的各地美食文化正是在粮仓文化以及漕运文化背景下衍生出的南新仓新文化的典型代表。基于“皇家粮仓”的文化背景,借助外部新文化的引入,如:世界文化遗产昆曲等,不仅对南新仓的文化内涵不断充实,还为街区在功能拓展上带来无限的可能。

(三)多样经营,规范管理

契合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进行空间组合与品质改造,以文化为核心,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打造高端文化演出剧场、高端小型会议场所、国际休闲体验活动场所等,形成高端商务客户群体聚集地.文化与商业同生共长①陈艳红,田硕:《南新仓商业与文化同生共长》,首都建设报,2009年8月26日第6版。,创造出喧闹都市里的一片静谧、低调的高品质休闲空间。利用品牌效应推广精品连锁规模运作,并将其模式衍生推广,在海内外知名企业和中国老字号的申请注册的带动下进一步提升街区自身品牌形象。

开放管理,贯彻“街区共荣、和谐共生”的良好社区影响力。街区设有多个出入口,采取开放式管理,为市民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市级文物保护地。探索建立街区共建共享机制,共同推进特色街区的发展。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制定精准、细致的入驻条款和管理条例,并严格按章操作。最终要形成街区品牌形象优,商户进场难、管理严的经营管理方针。

六、结语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南新仓”的成功之处在于能与城市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协调发展,融合共生。“南新仓”已经顺利完成了由内而外的转型,基本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并找到了在当今社会生存发展的“南新仓”模式。但是,南新仓街区在功能上的改变和新文化融入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其他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例如可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带动周边社区,实现公众参与等。相信在保护先行、学科利用的理念下,只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南新仓”模式将会成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典范,在未来能够实现:融入区域环境,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对“南新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的应用需要从不同案例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借鉴,真正使历史文化以街区为载体不断延续、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谁远谁近?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