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2014-05-25叶纪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碳酸镁美拉唑埃索

叶纪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佛山 528247)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叶纪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佛山 528247)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配对分组法,将其分为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用组)、埃索美拉唑组、多潘立酮组,每组各40例,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用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服、多潘立酮10 mg 3次/天,饭前30 min服;铝碳酸镁2片,3次/天,饭后1 h服,埃索美拉唑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服、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 3次/天,饭前30 min服,疗程为8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4周复诊1次,记录症状缓解,8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后第4周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64%、42%、30%(P<0.05),治疗8周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8%、81%、50%(P<0.05),内镜下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40%(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合疗法,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症状改善迅速,治愈率高,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多潘立酮;反流性食管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3.1)岁,反酸、烧灼感、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无手术史和其他器质性病变,排除消化性溃疡、胆石症、冠心病、心绞痛。按照配对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联用组)、埃索美拉唑组、多潘立酮组,每组各40例,三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联用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服、多潘立酮10 mg 3次/天,饭前30 min服;铝治疗组碳酸镁2片,3次/d,饭后1 h服。埃索美拉唑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服、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 3次/天,饭前30 min服,疗程均为8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内镜检查结果,分别判断疗效。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原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原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原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以内镜检查结果作为评定标准。治愈:患者食管炎黏膜病变消失;有效:改善1个级别或1个级别以上;无效: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第4周症状改善状况对比见表1。三组治疗前后第8周症状改善状况对比见表2。

2.2 内镜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结束后第8周进行内镜复查,依据内镜检查评定标准。见表3。

3 讨 论

3.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常见原因为: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常、食管黏膜抗反流性屏障功能损害、胃排空功能异常、幽门螺旋菌感染;吸烟、酗酒、肥胖、腹水、妊娠、神经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等[2],引起食管抗反流酸机制的破坏、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损害,从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等。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来说,其发病机制主要有: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无力或频发松弛,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害食管黏膜屏障,治疗上应增加LES压力,减少胃酸分泌,增强黏膜抵抗力。反流性食管炎的一般治疗包括嘱患者睡眠时抬高体位,戒烟酒,进食低脂肪低糖饮食,每餐不要过饱[3]。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酸治疗以及促胃和食管排空和保护胃黏膜。单纯应用抑酸药不能改善胃动力,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反流,因此本研究采用PPI联合促胃动力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表1 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比较(例)

表2 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比较(例)

表3 内镜检查结果比较(例)

3.2 埃索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4]。埃索美拉唑的肝脏首过效应小于其他的抑酸药,血浆清除率低[5],重复给药后对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远超过其他的抑酸药。多潘立酮系苯并咪唑衍生物,是较强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直接阻断胃肠道的多巴胺受体,促进胃排空,协调幽门的收缩,同时也能增强食道的蠕动和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抑制恶心、呕吐,防止胆汁反流[6,7]。此外多潘立酮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的多巴胺受体无拮抗作用。铝碳酸镁为层状网络结构药物,本药除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之外,还可通过吸附和结合胃酸蛋白酶而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并结合胆汁酸和吸附溶血磷酸酰胆碱,防止其对胃黏膜的损伤和破坏[8]。药可以刺激胃黏膜使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从而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此外,铝碳酸镁还可促使胃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释放,增加黏液下层疏水层内磷脂的含量,防止反渗所引起的胃黏膜损害。

3.3 因此三药联合应用可最大限度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生理状况显著提高疗效,症状改善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我们认为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安全有效的。

[1] 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等.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5.

[2] 龙彦.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6例[J].中国药业,2012,21(3):59.

[3] 陆星华,张泰昌.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4]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33.

[5] Lind,Rydberg L,kyreback A,et al.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埃索美拉唑抑酸能力比奥美拉唑更强[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9): 558-559.

[6] Souza RF,Huo X,Mittal V,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might cause esophagitis through a cytokine-mediated mechanism rather than caustic acid injury [J].Gastroenterology,2009,137(5):1776-1784.

[7] Anderson LA,Cantwell MM,Watson RG,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and reflux esophagitis, Barrett's esophagus,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J].Gastroenterology,2009,136(3): 799-805.

[8] Ferguson HR,Wild CP,Anderson LA,et al.Cyclooxygenase-2 an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reflux esophagitis, Barrett's esophagus,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08,17(3):727-731.

R571

B

1671-8194(2014)23-0156-02

猜你喜欢

碳酸镁美拉唑埃索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分析
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世界最大私人博物馆 开放17年后将关闭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社区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比较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关于碱式碳酸镁在气体发生剂中的作用研究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碳酸镁对于高含油量含油污泥的助滤效果研究
托比阿斯·敏德尼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