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银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2014-05-23温彬

银行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存单期限市场化

温彬

数年前,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数年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存款“脱媒”已呈加速之势。银行存款市场化定价部分的占比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银行资金成本的刚性上升会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增长的“黄金时期”,期间,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20%左右,是GDP增速的两倍。银行业利润年均增长超过25%,高于制造业的利润增速。银行高盈利能力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规模扩张。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规模达到151万亿元,较2002年年末增长了5倍。二是稳定的净息差。由于存在利率管制,1年期法定存贷款平均利差水平在3.3%左右(如图1所示)。不管依靠哪种途径,存款是前提,因此很多银行都打出了“存款立行”的口号。

商业银行管理和运用好负债是获得盈利的关键,拥有稳定、可持续和高比例的核心存款具有重要意义。核心存款是指客户的活期和定期存款中相对稳定,对利率变化不太敏感,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供银行长期使用的负债。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为了提高资金收益,在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银行通常利用期限错配,以较短期限的核心存款支持较长期限的资产业务,从而获得超额收益。鉴于银行吸收较长期限的核心存款成本较高,活期的核心存款便成为银行最有价值的宝贵资源。

目前,国内贷款利率的管制已经取消,存款利率仍保留基准上浮10%的限制,但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的存款成本正在快速上升。

存款市场化定价逐步提高

从银行内部看,存款的市场化定价部分在逐步提高。

其一,法定基准存款利率开始上浮。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当即将1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则较基准利率上浮了8%左右。迫于存款竞争压力,从2014年初开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普遍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其二,市场化定价的结构性存款(指银行的表内理财)占个人存款的比重由2011年年初的1.1%提高到了2013年年末的3.9%,2013年年末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97%,比同期限的法定利率高出了2.97个百分点。

其三,发行同业存单。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两批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达到了340亿元。虽然初期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很小,但随着下一阶段存单发行范围扩展至企业和居民,同业存单将成为推动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工具。从发行利率看,3个月期和6个月期的同业存单利率分别为5.19%和5.25%,分别比同期存款基准利率高出了2.59和2.45个百分点。

活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

从银行外部看,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加剧了银行储蓄分流,特别是活期存款的占比持续下降。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引发各期限收益率全线走高,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备受青睐。2013年年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为7475.9亿元,相比2012年年末的5722.4亿元,增长超过了30%。此外,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增长,不仅“动了”商业银行的“奶酪”,也改变了基金业的格局。

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5月29日成立,至2013年年末,天弘增利宝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4.8%,基金规模达到了1853亿元。2014年1月的上半月,余额宝的规模净增长了35%,超过2500亿元,余额宝助力天弘基金超过华夏基金,成为行业翘楚。华夏基金则迅速绑定微信 “理财通”平台加以应对,希望重新夺回行业“老大”的位置。可以预见,当基金遇上互联网,将大大加速银行存款的脱媒。

企业和居民存款中活期存款的比重已由2010年年末的50.23%下降到了2013年年末的39.32%。2004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国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然而,不幸的是,对商业银行来说低成本的活期存款脱媒后,通过货币市场基金,在银行支付10多倍成本的情况下,以同业存款或协议存款的形式重新回到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仍以天弘增利宝为例,截至2013年9月30日,该基金资产净值为556.5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471.2亿元,占比84.67%。这种“恶性循环”极大地推高了银行的付息成本。2005年至2014年活期存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利差如图3所示。

当前,社会上质疑银行业高利润、要求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呼声很高。但是,伴随着银行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企业融资成本易升难降,对银行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只有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同时,实体经济部门要进一步“去杠杆”,减少融资需求,这才是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存单期限市场化
本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签订了固定期限合同,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论劳动合同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