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中的中国统计

2014-05-21马建堂

西部大开发 2014年4期
关键词:部门制度

马建堂

统计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征程的开启,统计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也步入新阶段。

在过去36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统计工作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巨大跨越,逐步建立起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又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现代统计体系,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反映经济社会特征。全面客观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科学健全的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这些问题在统计工作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经济统计相对健全,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统计比较薄弱;在经济统计中,总量、速度以及生产统计相对健全,质量、结构、效益以及服务统计比较薄弱等。为更好地反映发展成果、服务发展决策、引导发展实践、监测发展进程,需要加快建立科学完备的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相关调查制度。

不断拓展统计范围,全面反映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进程。党的十八大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为在统计上科学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统计部门将以此为引领,不断拓展统计调查范围,全面揭示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情况,系统搜集社情民意情况,系统揭示文化产业、文化生活实际,系统揭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程度,系统监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情况,努力实现统计调查对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全覆盖,奋力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息基础。

大力加强提质增效升级统计,推动各地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这对于推动各地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有效性。全会之后,统计部门迅速行动,及时制定了经济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综合统计制度,全面反映各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情况;及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统计调查制度,客观揭示气候变化及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监测方案,监测指标更加全面,指标权重更加合理,并按照东中西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一又有差别的标准。目前,正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统计指标要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要求,抓紧制定相应统计监测体系和综合评价制度。

深化统计重点领域改革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强化收入分配监测等统计领域六大改革任务。这为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统计调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宝贵契机。统计部门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各项重大部署,全力落实全会确定的统计改革任务,加快推进统计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国家统一核算全国和各地区的GDP。长期以来,我国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全国和地区核算资料来源和方法不完全一致,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GDP核算数不匹配、不衔接问题一直存在。统计部门将抓紧建立统一核算工作机制,抓紧制定统一核算方法,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尽快实现对全国和各地区GDP数据的统一核算、统一发布,消除GDP核算中的突出矛盾。

建立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就业失业状况不仅反映着经济运行情况,而且是最大的民生。目前,统计部门已开展了65个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可以基本反映全国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调查制度和方法,加快建立健全就业失业调查制度。

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准确反映国家创新情况,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统计部门将组织实施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完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办法,改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方法,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更加丰富详实的统计信息。

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反映着居民收入、消费及生活状况,是重要的民生统计。从201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统一抽选40万住户,采用城乡一致的调查方法,采集、汇总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加快建立全体居民和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调查发布制度。

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投资统计改革方向是:投资统计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转变为财务支出。目前,一些省区市正开展分项或综合试点,力争尽早制定和实施新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准确揭示全社会投资规模、结构和变化。

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成为社会消费品市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统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贸经统计方法,建立健全网上零售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努力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更好地揭示全社会消费情况。

提高城镇化统计水平。城镇化率也是重大国情。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准确把握这一重大国情显得十分重要。统计部门将进一步细化城镇和乡村地域认定办法,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城乡地域划分中的应用,建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监测制度,建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好、反映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情况。endprint

深化服务业统计改革。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统计部门将全面实施统一规范的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客观反映部门服务业业务量和增加值情况的部门服务业综合业务统计报表制度,健全服务业分类标准,开展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统计,更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服务业的规模、结构和发展变化。此外,统计部门将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改进能耗统计,提供更准确匹配的能耗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数据;按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快研究各种所有制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完善农业统计,建立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制度,完善粮食大县抽样调查制度;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评价指数体系等。

变革统计生产方式

党的十八大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奋斗目标。统计部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全面提升统计部门生产高质量统计数据的能力和统计工作的整体效能,努力使我国统计尽早步入世界统计先进行列。

进一步巩固拓展统计“四大工程”。2010年以来,统计部门奋力建设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系统为核心内容的统计“四大工程”。目前,已实现全国近百万家重点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报数, 6万多个居民消费价格和农村集贸市场价格的采价点由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实时上报国家,各级统计机构按权限在线实时共享原始数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采用联网直报和手持电子终端采集传输普查数据,使用统一软件平台处理汇总普查数据,成为我国统计史上信息化程度最高一次普查,步入世界普查先进行列。

统计部门将在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统计“四大工程”应用范围,争取在2015年实现五个“全部”:一是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全部进入国家基本单位名录库并做到按季准确更新;二是面向同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统计调查项目都整合成统一的一套电子化统计报表并由国家通过网络直接布置给调查对象;三是所有由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全部通过互联网直接报送国家数据中心;四是所有现场调查全部由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国家数据中心;五是全部国家统计调查均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处理数据,最终实现统计生产全方位、全流程的统一化、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

广泛应用大数据。海量的电子化互联网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记录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大数据,将极大拓展统计调查资料来源,为构建全面反映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进程的统计调查体系、提高基础数据质量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原始资料。目前,统计部门在探索利用大数据方面已经迈出重要步伐,一方面加强科研攻关,取得“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探索与应用”等重要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与上海钢联、阿里巴巴、百度等11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有关企业共同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

今后,在各类价格指数调查中,将广泛利用电商交易资料和超市商场电子化交易资料;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将广泛利用电子商务、企业电子交易记录等网络数据;在交通运输统计中,将广泛利用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取得的车辆货运资料;在企业数据采集方面,对于联网直报企业,积极推行将企业已有的电子化会计财务资料或生产经营资料直接导入国家联网直报平台、无需企业填报报表;进一步加大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质检、测绘等部门电子化行政记录在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和统计调查中的应用力度。

积极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统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统计部门已开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和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普查区划分、普查地图绘制和普查单位定位,下一步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投资项目调查和监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影像资料改进城镇化统计,进一步加大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产量调查和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中的应用。

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计部门将始终牢记统计为民的根本要求,全力打造面向统计用户、面向调查对象、面向统计基层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最大限度使统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

更好地服务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扎实组织实施好各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为全社会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信息。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深入企业乡村调研,系统梳理各方进度数据,深度剖析微观主体信息,广泛比较各种经济运行关系,把握经济脉动,判准经济拐点,提出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咨询建议。进一步强化统计监测,及时揭示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为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依据。

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统计部门将更多地发布数据,依法能公布的统计数据都将在第一时间公布;更及时地发布数据,广泛通过互联网传播数据,强化政府统计微讯的信息发布功能,适时开通政府统计微博;更便捷生动地发布数据,及时更新充实国家统计数据库信息,尽快推出国家数据库英文版,积极探索开发可视化的数据产品;更透明地发布统计数据,主动公开统计制度方法和统计生产过程,全面公布数据修订、口径调整等变动情况;更积极地解读数据,主动解读社会关注指标,深入诠释重要统计数据,认真做好数据释疑解惑工作。

更好地服务调查对象。广大调查对象的理解支持配合是取得高质量统计数据的基本前提。统计部门将确立统计调查项目和指标能少不多的观念,进一步精减统计调查项目和指标,减轻调查对象填报负担。努力做到统计表式、指标易填友好,大力推进以企业现有财务会计资料和生产经营记录来设置统计指标,对新建或重大修订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友好性测试评估。主动为调查对象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向企业反馈更多行业、宏观和国际经济信息,以帮助其更好经营;向记账户反馈其收支情况,以帮助其科学理财。

更好地服务统计基层。县乡两级是统计事业的根基。进一步强化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重大改革和重点任务综合成本和经费保障评估制度,加大人员配备、设施建设和经费安排等向工作量大、调查任务重的基层和一线倾斜的力度,加强对县、乡镇和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部门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应对挑战需多部门联手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
7部门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