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7个民族城市社区体育研究*

2014-05-18张志新

体育教育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新疆居民

张志新

(廊坊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体育等活动的结合点。社区体育又是社区建设的有效支点,在构建和谐社会、寻求稳定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作用。新疆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我国总体水平还有差距,由于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等原因,新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为了掌握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课题组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回7个民族16~65岁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相关内容以及新疆少数民族社区体育工作组织化程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7个民族16岁(含16周岁)以上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PS和系统抽样方法,结合新疆地域、各族人口及分布实际情况按民族各抽取城市居民250人,7个民族总样本量为1 750人,对7个民族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入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各地州、市体育局领导和有关群众体育负责人就新疆少数民族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前景及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1.2.2 问卷调查法

以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调查问卷为基础,设计出新疆少数民族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课题组采取入户调查方法,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对7个民族居民共发放问卷1 750份,回收问卷1 750份,有效问卷1 705份,有效率为97.4%。

1.2.3 数理统计法

回收的问卷经过初步筛选,将有效问卷作为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的类型情况

表1显示,从整体上来看7个民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单位社区和传统街坊社区,所占比例分别为36.0%和34.3%,而居住在新型综合社区和边缘社区的居民较少,这可能与新疆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加强,7个民族居民的居住社区类型将会发生较大变化。从各个民族居民具体居住社区类型情况来看,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和锡伯族居民主要居住在传统街坊社区,所占比例分别为67.3%、28.5%、54.0%和35.7%,说明以上4个民族居民具有较多见面、交流和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所以所在社区应该把社区营造成一个各族居民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居住环境,深入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单位社区,所占比例分别为28.0%、62.1%和47.3%,这说明以上3个民族城市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环境、人员都比较熟悉,对居住社区归属感很强,所以他们对社区体育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表1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类型

2.2 7个民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情况

2.2.1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主体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7个民族居民所参与的体育活动主要由工作单位体育部门和居住社区的居委会、体育业余分子组织,所占比例分别为38.7%和30.7%,说明7个民族居民所居住的社区居委会和所在单位是其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7个民族城市居民对本工作单位的环境、人员及活动的组织都比较熟悉,所以会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也反映出他们的单位意识非常强。区级以上体育协会是一个会员众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的群众性体育组织,结合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特点适时开展各种各样的趣味性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基础,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然而,调查发现,7个民族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由区级以上体育协会组织的比例较小,仅为7.6%。为了调动各族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区级以上体育协会的桥梁作用。

表2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主体情况

2.2.2 7个民族居民参加传统体育活动情况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各族发展史中植根最深、影响最广,是各族人民情感的寄托和本民族精神和性格的集中体现。新疆7个民族社区居民主要在民族节庆日、宗教活动日和日常生活娱乐时参加传统体育项目,并伴有各种民族舞蹈。两年一届的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充分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对增强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2013年7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主会场乌鲁木齐市、分会场库尔勒市和石河子市的8个剧场共奉献了65场精彩演出,这些舞蹈演出活动能够调动新疆7个民族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在每年一度的新疆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上,蒙古族群众都会在博乐市赛马场进行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斗羊、“姑娘追”等不同类别的传统体育比赛。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使其更具时代特征,更具民族风格,更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而推动了新疆7个民族社区体育的发展。

2.2.3 7个民族居民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场所

从表3中可以看出,7个民族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时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场所情况与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相比差别不大,主要选择在公共体育场所、公园、公路、街道边等地参加体育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13.8%、13.5%和12.7%。但在树林、河流湖泊、草原和单位的体育设施的选择上有较大差别,7个民族居民选择在树林、河流湖泊、草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占10.3%,而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调研的数据则为3.2%,这可能与7个民族居民居住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有关。新疆多民族社区体育活动主要在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和树林、河流湖泊、草原进行,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设施有利于人们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表3 7个民族居民参加传统体育活动场所(%)

2.2.4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仅5.7%的居民所住社区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73.2%的居民所住社区没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还有21.1%的居民不知道所住社区是否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从7个民族社区群众了解社区体育指导员情况来看,维吾尔族和锡伯族群众较其他民族群众了解状况要好。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规则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指导居民更好地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2013年10月,为弘扬新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各族的繁荣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总会举办了新疆首届麦西来甫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这次培训活动旨在将新疆各族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变成有组织、有领导的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规范麦西来甫舞蹈,更好地在全疆各地健康蓬勃地发展。

表4 7个民族居民居住社区传统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

2.3 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满意状况

2.3.1 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满意程度

从表5可以看出,7个民族城市居民在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满意程度比例顺序依次为一般(43.0%)>不满意(39.5%)>满意(17.4%),说明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体育活动满意程度不高,社区体育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力度,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满足社区群众日常娱乐生活需求。在各民族居民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城市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满意程度不高,不满意率分别为54.3%、51.2%和57.6%,其他4民族对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满意程度为一般。以上情况说明7民族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有较高的期待,社区体育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来满足居民不同程度的体育需求。为了促进7个民族群众社区体育发展,各地体育部门积极利用节庆日组织群众体育活动,例如,在哈巴河县第16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上,在阿肯们的激烈弹唱比艺的同时,主办方还举办了赛马、姑娘追、马上拾银、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来满足哈萨克族族群众的健身娱乐需求,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哈萨克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表5 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满意程度

2.3.2 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从表6可以看出,7个民族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满意率最高为48.7%,持满意态度的仅占14.9%,一般态度的占36.4%。除回族、维吾尔族和锡伯族社区群众对所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为一般外,其他4个民族城市居民对本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均不满意。这说明在新疆要发展社区体育,必须改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器材。为了满足7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需求,新疆各地体育部门加强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7民族群众的健身娱乐活动提供了保障。2012年新疆大力开展体育民生工程,总投资将超过3亿元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1089个。乌苏市投资1亿元建设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操、射击训练等多个项目活动的群众健身体育馆,且末县投资22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1288m2的全民健身广场。这些场地设施的建设,为7个民族居民的健身娱乐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加健身娱乐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7个民族居民社区体育的发展。

表6 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2.4 7个民族城市社区体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7 7个民族城市社区体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7显示,7个民族社区居民认为社区体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第一,修建体育场地设施(26.1%)来解决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的现状;第二,社区体育组织者应加强体育宣传(19.9%),扩大体育活动的影响力来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第三,要建立各种体育组织(17.5%),积极组织社区居民的健身娱乐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和社区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也是目前制约新疆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新疆各级体育部门千方百计地解决各族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问题。另外,为了保障各族群众的健身权益和人身安全,新疆各级体育部门定期对室外健身器材质量进行检查,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室外健身器材生产、安装质量的监管。

3 7个民族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3.1 注重7个民族社区体育的领导和管理

自治区及各地市(州)政府应高度重视多民族和谐社区体育规划、建设和发展,并且要将新疆特色多民族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纳入到各市(州)整体规划建设中。整合社区各类人才、现有体育场地和设施资源,就近建设街道、居委会两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导站和各类传统体育活动中心,使各族居民都能够了解和参加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提高7个民族居民对社区组织体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增强他们参加社区组织民族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2011-2015年)规划实施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把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凝心聚力的主要抓手,初步形成了全区一盘棋、上下联动的格局,营造了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氛围。

3.2 提高7个民族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新疆7个民族的主要宗教节日为古尔邦节、肉孜节、巴拉提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有诺鲁孜节,汉族的节日主要为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因此,要构建新疆独具特色的多民族和谐城市社区体育,必须充分利用新疆现有多民族人文资源,将民族节庆活动日常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发、挖掘和利用各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资源,以便为开展各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使之在促进7个民族聚居区社区体育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能够发挥7个民族群众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3.3 拓宽7个民族社区体育经费来源渠道

要充分认识到财政拨款不是发展新疆7个民族社区体育的出路,要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办法筹措资金,提高社区各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政府应解决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的矛盾,另外,加大7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商业化和社会化,继续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资助体育事业,加强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培养,逐步摸索建立体育创收自给的渠道。另外,相关体育部门还应扩大7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一批具有新疆特色、多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文化体育活动的先进典型。

3.4 加强7个民族社区健身活动的宣传

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委会应定期聘请当地的体育专家到现场进行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并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采取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能够经常主动地深入体育锻炼现场进行指导,推广体育健身知识。另外,还要广泛宣传社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历史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利用社区古老民俗体育文化、建筑艺术等,为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服务。

[1]彭建泗,龚德贵.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35-1336.

[2]李丰祥,宋杰.基于WSR思想的城市社区体育空间建设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43-44.

[3]张志新,庞辉,臧留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118-121.

[4]魏争光,冯涛.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4):60-61.

[5]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人文视野中的刀郎文化—麦盖提县人文资源开发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288-289.

[6]魏争光,马小荣.我国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开展状况及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53.

[7]罗湘林.“学区体育”的理想构建与“场域”分割的现实困境[J].体育学刊,2008(4):51-52.

[8]孟令忠,原建军.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3):23-24.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新疆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新疆多怪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台居民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