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调查分析

2014-05-17郭文斌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图式问卷家庭

郭文斌,胡 乐

(1.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035;2.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温州 325102)

【心理学研究】

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调查分析

郭文斌1,胡 乐2

(1.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035;2.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温州 325102)

为了解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大小,制订有效的儿童社会认知干预措施,运用自编的半结构问卷和正式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75名被试和80名1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遵从共有规则的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最大;儿童社会认知是建立在家庭事件基础之上,通过学校事件与社会环境事件的不断结合完善发展起来的;与同龄人的充分接触与互动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识别他人情绪和肢体语言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事件;儿童;社会认知

0 引言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主体和客体的存在以及各种社会关系、规则的感知、理解和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个体对自身以及他人存在、思想的探究和了解,而且还涉及不同个体、团体间各种社会关系及规则的了解.它是个体进行社会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Hamilton等人[1]认为:“社会认知在整个社会心理学领域,即使不处于统治地位,也处在核心地位.”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完整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为儿童社会认知干预提供理论及方法上的支持.因此,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认知兴起后,发展心理学家就高度重视对它的研究,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对于儿童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有学者[2]认为,儿童社会认知存在四方面的特点,也有学者[3]认为,儿童的社会认知存在七个方面的特点.尽管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分歧,但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儿童社会认知是通过早期与特定的具体情境相结合逐渐发展起来的,情绪对他们社会认知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早期特定的具体情境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图式来完成的.社会图式是个体在大脑中对获得的与个体经验有关的特定环境中的社会信息的组织和储存,它可以随着个体社会经验以及思维的成熟,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社会图式是社会认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社会认知可以不断形成社会图式,并在已有社会图式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认知.社会图式的基本任务是把先前所有的知识组织起来,使得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更有效地发挥功能[4].国内外已有研究[5-8]发现,儿童对不同类型图式特征的认知不仅受思维发展水平影响,而且也受生活经验的制约.采用早期社会事件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儿童,尤其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社会认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社会事件干预方法的上述效果,国外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由20世纪80年代基于行为主义原理的技能取向,逐步过渡到了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认知取向,而且认知取向干预在近年来得到有关人士的广泛重视.[9]但国内不仅对于ASD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能力进行特殊诊断的量表非常稀缺[10],而且对自闭症幼儿的社会认知特点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和教育上的干预实验研究也很少[11].即使有研究者撰文介绍或者倡导社会认知干预方法(比如社会故事法)也多着眼于国外做法和经验的介绍,较少有对于中国化社会认知干预方法的研究文献.为了借鉴国外采用社会事件对ASD儿童社会认知干预的成功经验,编写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社会事件图式,为后续虚拟现实制作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ASD儿童社会认知干预发展,我们先期在正常儿童家长中进行了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力问卷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为访谈组、半结构问卷调查组、正式问卷调查组.访谈组对象为随机选取的10名被试,包括学前专业博士、教授各2名,幼儿园教师2名、园长1名,1~9岁儿童家长3名.半结构问卷调查组被试为随机选取的Z省和S市的175名被试.被试既包含高校就读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又包含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教师,还包含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回收160份,问卷回收率91.43%.剔出6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回收有效率为96.25%.被试年龄从21~62岁,男性59人,其中25人无孩子,34人有孩子;女性95人,其中29人无孩子,66人有孩子.正式问卷调查组被试为随机选取的Z省和S市80名13岁以下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家长.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5份,问卷回收率为93.75%.剔出1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份,回收有效率为98.67%.男性被试23人,女性51人. 6岁以下的儿童父母34人,7岁以上的儿童父母40人.

1.2 研究工具

自编的影响儿童社会认知事件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和正式调查问卷.根据访谈结果并参考兰伯特等人修订的适应行为量表(ABS-SE2)[12]、徐享良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13],构成了包含35项事件的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其中涉及家庭事件15项、学校事件13项、社会环境事件7项.正式调查问卷由对半结构调查问卷排序统计处理后综合出的20项事件构成.这20项事件能够共存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不同环境中.

1.3 研究进程

对随机选取的访谈组的10名对象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和收集的资料整合编制出半结构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半结构问卷调查组的175名被试,大部分采用班主任老师和园长召集,研究人员向其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理解后向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半结构式问卷数据处理结果,最后统计出家庭、社会环境中分别排在前7位的项目和学校排名前9位的项目共23项.对这23项进行综合,重新形成包含20个项目的正式问卷.将正式问卷分别通过小学校长和培训机构主任发放给随机选取的1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由他们进行填写并当场回收.研究从2010年10月20日到2010年11月16日.

1.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量化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主要家庭事件

在半结构式问卷中要求调查者按照15项家庭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按照回收结果,将家庭事件从1到15进行赋值,数字越小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力排名越靠前,数字越大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越小.根据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较大的前7项家庭事件,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家庭事件由大到小依次为:叫人开门(mean=4.26)、进门问候(mean=4.81)、给人开门(mean=4.96)、离家道别(mean=5.06)、学习用餐(mean=5.14)、识别家长情绪(mean=6.51)和收到礼物致谢(mean=8.14).

2.2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主要学校事件

对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13项学校事件按照影响力大小排名顺序进行赋值,数值从1到13.数字越小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力排名越靠前,数字越大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越小.根据数据描述性统计,得出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较大的前9项学校事件,结果见表2.

表1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7项家庭事件

表2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9项学校事件

由表2可以看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9项学校事件由大到小依次为:多人游戏(mean=4.55)、向教师提要求(mean=4.58)、向其他小朋友提要求(mean=4.88)、学习处理冲突(mean=5.04)、学习识别他人情绪(mean=5.41)、进校门问好(mean=5.83)、回应他人要求(mean=5.91)、离校道别(mean=6.84)和学校用餐(mean=7.64).

2.3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主要社会环境事件

对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7项社会环境事件排名顺序进行赋值,数值从1到7.数字越小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力排名越靠前,数字越大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越小.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社会环境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排序,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社会环境事件

由表3可以看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社会环境事件由大到小依次为:小区玩耍(mean=2.09)、乘坐公交车(mean=3.53)、超市购物(mean=3.73)、去快餐厅就餐(mean=4.28)、游乐园游玩(mean=4.32)、饭店用餐(mean=4.64)和农贸市场购物(mean=5.62).

2.4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10项社会事件

对上述统计得出的包含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事件等内容的23项社会事件进行综合,合并一致内容的项目,比如,家庭学习用餐和学校用餐合并为用餐;识别家长情绪、识别他人情绪合并为识别情绪等,共形成包含20项社会事件的正式调查问卷.要求随机选取的80名1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按照自己养育孩子的经验选出对儿童社会认知影响最大的前10个项目,并对选出的项目按照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对完成正式调查的74份有效问卷进行赋值,每份问卷中被提名和排序的项目按照排序大小依次被赋值,赋值范围从1到10,其他没有被提到的项目均赋值为11,确保前10项以后的未被提名的项目在统计中保持同样的数值,消除其对该项目排名的影响.项目取得的排名数值越大表明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越小.根据数据描述性统计,得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10项社会事件,结果见表4.

表4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10项社会事件

由表4可以看出,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10项社会事件由大到小依次为:多人游戏(mean=5.58)、叫人开门(mean=5.62)、收到礼物致谢(mean=6.92)、进门问候(mean=7.34)、识别情绪(mean=7.62)、回应他人要求(mean=7.72)、用餐(mean=7.82)、购物(mean=7.92)、道别(mean=8.19)和向他人提出要求(mean=8.35).

3 分析与讨论

3.1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主要家庭事件分析

通过对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前7项家庭事件进行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围绕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儿童与他人交往规则的学习是建立在与父母交往基础之上习得的.从表1可以排在前4位的家庭事件就可以验证这一点.60%的家长建议,儿童进门时应主动对父母问候;离家时,应主动向家长道别.儿童不是作为单纯的认知者,而是作为积极的行为者,在与他人频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着对社会环境的认知.[2]通过与父母的规范性的问候和道别,促进儿童掌握特定的社会仪式,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与他人交往储备必要的知识.第二,当家庭规则与学校、社会规则保持较大程度一致时,有利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在家庭中学习用餐排在第5位.70%的家长认识到了儿童在家庭用餐中存在问题,也指出了家庭用餐和幼儿园(或学校)用餐规则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但他们也承认在家用餐时会一味迁就孩子,并没有真正给孩子制订或者落实严格的就餐规则,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存在较大的就餐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来纠正.第三,大部分家长较注重对儿童显性社会认知知识的培养,但忽视隐性社会认知知识对儿童的影响.对13岁以下儿童家长的调查中,50%以上的家长坚决抵制让孩子给人开门,而且特别写上:“家长不在家,不管任何人叫门都不要开门!”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把该项目从问卷中用大大的“×”予以删除.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这些比较明显的安全知识的教育较为重视,但家长对于儿童在家庭环境中表现出的一些待人接物的表情和语气等隐性社会认知则较为忽视.由表1可以看出,识别家长情绪和收到礼物致谢排在第6和第7位.而且,我们进一步调查发现,45%左右的家长在孩子接受他人礼物时,不会关注儿童致谢的语气和表情.总之,儿童最初的社会认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培养建立起来的,一旦它明确地建立起来,要改变会比较困难.因此,家长在家庭中要同时注重儿童显性和隐性社会认知的培养.

3.2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主要学校事件分析

通过对排名前9项的学校事件进行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遵守群体规则是儿童在学校(或幼儿园)的首要社会认知任务.从表2可以看出,在学校(或幼儿园)中多人游戏排名第1.这说明,儿童在面对新的环境和陌生同龄人群体时,快速学会并掌握如何与他人一起玩耍、尊重他人、合理处理冲突、建立友谊对其被同辈群体接纳显得尤其重要.第二,学校中社会认知的变通性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灵活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向教师提要求和向其他小朋友提要求分别排在第2和第3位.儿童在学校(或者幼儿园)遇到困难时,无法向原来熟悉的父母寻求帮助,他们便依照家庭中寻求父母帮助的模式,将寻求帮助的对象转向与父母角色较接近的教师,以教师来代替父母.当教师起到与家长同样的作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后,儿童进一步验证了自己在家中习得的向外寻求帮助的知识.随着寻求帮助技能的不断成熟,儿童将寻求帮助的对象由原来与父母角色较近的教师转变为与之相差较大的同龄人.通过这样不断的变化对象积累经验,促使儿童社会认知越来越灵活.第三,识别他人情绪和肢体语言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学会处理冲突和识别他人情绪分别处于学校事件的第4和第5位.在群体生活中,当与他人面临冲突或者向他人提出请求时,如何察言观色、把握恰当的时机会影响到问题的最终结果.儿童通过对群体中他人面临冲突行为的观察和模仿,积累了一定的察言观色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与环境互动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预测到接下去将要发生什么,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适应性行为;同样,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越好地预测到对方将要做什么,我们与之交往也将越成功[14].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与他人发生真实冲突的结合,儿童原来获得的零碎社会认知信息不断趋于完善,最终掌握了揣摩他人心思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进而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均能较好地相互满足彼此的愿望,实现群体的和谐相处.

3.3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社会环境事件分析

对社会环境事件排名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围绕与同龄人相处过渡到与多年龄群体相处.从表3可以看出,小区玩耍排名社会环境事件第1位,乘坐公交车和超市购物紧随其后.这说明儿童首先通过与自己生活所在小区的同龄儿童一起玩耍,巩固与验证自己在学校习得的社会认知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乘坐公交车、超市购物、去快餐厅就餐、游乐园游玩、饭店用餐、农贸市场购物等与大量不同年龄陌生人的接触逐步来完善这些习得的社会认知.第二,通过外部多变量的结合及变化促使社会认知不断迁移和灵活发展.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遇到的与图式相关的例子越多,图式就变得越抽象.成熟的图式比新图式更复杂也更有组织.专家的图式比初学者的图式包含更多的元素,而且其组织方式也不同,在知识元素之间包含更多的联结和更复杂的层次[15].儿童在家庭中只能观摩父母的言谈举止,在学校(或幼儿园)也主要是针对同龄人的言谈举止进行模仿,而在社会环境中他们会接触到超市、快餐厅、公交车等不同的场景,而且在不同的场景中还会遇到不同的个体,既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也有与自己差异较大的非同龄人,这些不同的变量交织在一起,不仅让儿童习得的社会认知更加丰富、灵活,而且也促使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技巧,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第三,强调社会认知内化的重要性.伴随着儿童社会经验与社会认知的不断积累,儿童不仅不断地积累和获得新的社会认知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原来已经形成的社会认知进行调整,内化为能够彰显其人格魅力的独特社会认知.对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前10项社会事件进行归纳,我们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与他人的互动方面.儿童与他人进行互动,能够获得更多接触不同思想与观念的机会,促进其对不同观念进行加工、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表4中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排名顺序也证明了这一特点:儿童自我社会认知是从最初多人游戏(排名第1)、叫人开门(排名第2)等一般礼仪规则学习,逐步过渡到回应他人要求(排名第6),最终达到向他人提出要求.

4 结语

(1)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遵从共有规则的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最大.

(2)儿童社会认知是建立在家庭事件基础之上,通过学校事件与社会环境事件的不断结合完善发展起来的.

(3)和同龄人的充分接触与互动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识别他人情绪和肢体语言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1]Hamilton D.L,Devine P.G,Ostrom T.M.Social cognition and classic issues in social psychology[C]//Devine P.G,Hamilton D.L,Ostrom T.M.Social cognition:Impact on social psychology.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4.1-13.

[2]林崇德,张文新.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50-55.

[3]方富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简介[J].心理学动态,1986,(1):10-17.

[4]肖虹,郑全全.社会图式的范畴化[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91-96.

[5]张向葵,王金凤,吴文菊.儿童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22-26.

[6]Parsons S,Mitchell P.The potential of virtual reality in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people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2002,46(5):430-443.

[7]Moore D,Cheng Y.f,McGrath P,et al.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for people with autism[J].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05,20(4):231-243.

[8]Herrera G,Alcantud F,Rita Jordan,et al.Development of symbolic play through the use of virtual reality too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Two case studies[J].Autism,2008,12(2):143-157.

[9]李晓,尤娜,丁月增.社会故事法在儿童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0,(2):42-47.

[10]钟鑫琪,静进.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24(1):43-46.

[11]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2]Salvia J,Ysseldyke J.E.Assessment[M].6th ed.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5.629.

[13]王亦荣,杞昭安,李乙明.特殊儿童鉴定与评量[M].台北:师大书苑,2000.391.

[14]陈巍,丁峻,陈箐灵.社会脑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6):84-89.

[15]Chase W.G,Simon H.A.Perception in Ches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3,4(1):55-81.

【责任编辑 曹 静】

A Study of Social Events Influence on the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ve

GUOWen-bin1,HU Le2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2.Wenzhou School for Special Education,Wenzhou 325102,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vents on the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 and mak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on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based on the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and formal questionnaire on 175 randomly selected subjects and 80 parents of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13,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rules to comply with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of social events in family,school and social environment,which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cognition;children's social cognition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family events,school even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continuous combination of sound events developed;peers have the importantparts in accessing to and interacting the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of children;to identify emotions and body language of others for the children is a higher level of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social events;children;social cognition

B844

A

1009-5128(2014)03-0052-06

2013-06-08

温州大学横向课题: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训练与校本教材开发(RH1309002)

郭文斌(1970—),男,陕西渭南人,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殊儿童认知与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图式问卷家庭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家庭“煮”夫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恋练有词
问卷网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问卷大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