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经济数据及时性的定量诊断方法及应用

2014-05-12萍,李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宏观经济准确性

魏 萍,李 霄

(西安财经学院a.高职学院;b.评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宏观经济数据及时性的定量诊断方法及应用

魏 萍a,李 霄b

(西安财经学院a.高职学院;b.评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宏观经济数据及时性的诊断是对宏观经济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维度,也是发挥宏观经济数据决策与预测功能的基础。通过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系统模型,给出了宏观经济数据及时性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设计了数据及时性诊断的定量测度工具和标准,并运用全国宏观经济季度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具有良好的及时性,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需要。

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及时性;诊断方法;测度工具

一、引言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对一个国家或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和水平的数量反映,也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受到了国外部分学者和机构的质疑。Thomas G Rawski依据中国能源、服务业、产业结构、消费等内部数据和经济总量数据之间存在的不一致现象,对中国1998—1999年宏观经济数据真实性提出质疑[1]。2009年5月15日,华尔街日报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存在着与石油需求数据、电力需求数据的不一致问题,编发了对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质疑的文章。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统计数据的及时性问题关注不够。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数据发布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波动频繁,总体发展趋势还未明晰的情况下,对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价既需要考虑准确性,更需要重视及时性。如果统计数据收集、加工与发布过程过长,宏观经济数据作为经济预警与管理决策的依据,其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

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研究文献比较常见。Wang R Y、Monica Bobrowski、Felix Naumann、Leo Pipino、Cappiello C对中国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统计数据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2-6]。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内容,但是,统计数据的质量内涵不仅包含准确性,及时性也是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组成方面。傅德印通过研究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原理、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给出数据质量的涵义并与IMF定义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统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内涵应包括及时性、准确性、有用性、完整性、相关性、可比性、简便性、可衔接性等方面[7];孔凡云、张梅等主要从统计数据质量的准确性方面探讨了统计数据质量定性评价的体系和内容[8-9],[10]17-18;邱东从政府统计能力的角度研究了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朱建平针对统计数据及时性的问题给出了及时性测量指标,但文献对于统计数据及时性的评价并未给出具体准则[12]。综上可见,对于统计数据准确性研究文献比较常见,在综合研究数据质量的文献中,数据的及时性仅给予定性研究,没有可操作性。现有文献未见专门对于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所做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针对统计数据及时性维度的定量诊断,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为例,通过构建宏观经济系统的计量模型,探索统计数据及时性的诊断方法,为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及时性的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二、统计数据及时性的内涵

随着人们对统计数据分析的细化和深化等多方面的需求,统计数据质量观念也随之变化,学界开始从统计数据提供者、生产者和用户等多个角度来考察数据质量,准确性已不再是用户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唯一需求。为此,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统计机构从满足用户需要的角度出发完善和丰富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如美国的《统计科学百科全书》给出统计数据质量涵义:一是产品的质量由现在以及潜在用户对产品再使用过程中的相合性决定的;二是统计数据质量所涉及的统计数据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和期待的各个方面。欧洲统计局提出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包括数据适用性、准确性、及时性、可取得性、衔接性、可比性、方法专业性或完全性等维度。另外,加拿大统计局、荷兰统计局等欧美统计机构给出了统计数据的不同维度框架。归纳其结论,及时性是除了准确性之外统计数据质量概念共有的内涵。

统计数据及时性是统计数据用户或潜在用户对统计数据时间的需求和期待,它是统计数据质量在时间上的体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及时性要求政府统计机构通过统计方法的革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措施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完善发布制度以便用户及时获取统计信息。一般情况下,所见文献对数据及时性是通过调查基准期与统计数据发布时间之间的间隔长度进行测量,认为用户获得数据的时间越早越好,并没有从满足用户对统计数据时间的需求和期待的角度进行评价,其有效性无法给出具体评判。依据统计数据及时性涵义,统计数据及时性评价是针对用户运用统计数据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决策的有效性评价,如果用户获得发布的统计数据能对未来情况做出有效预测和决策,则说明该统计数据具有及时性,反之,则该统计数据不满足及时性要求。本文认为某一经济因素会对未来经济状况产生持续的影响,为了发挥该因素统计数据的有效决策价值,获得该因素数据的时间至少不应当超过该因素对未来经济情况产生影响的平均时间长度。基于以上思想,从该因素数据发挥效应的平均滞后时间的角度对数据质量的及时性进行诊断。

三、诊断模型的构建

(一)假设的提出

区域宏观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宏观经济各个因素的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对于区域宏观经济系统,应当建立宏观经济系统模型予以描述其各个因素的数据生成原理。为了定量研究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及时性,本文对宏观经济系统有以下假设:

1.宏观经济各个指标的统计数据是采用同一时间一次性发布。这一假定符合中国统计数据的发布制度,与我国统计数据发布的实际情况一致。

2.用户需求的统计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用线性或广义线性模型予以描述。

对区域未来某期经济情况的判断总是依据现有的若干影响指标予以判断,如对区域未来某时期国内生产总水平(GDP)情况作预测,需要选择GD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滞后变量模型,根据各影响因素指标对GDP决策的滞后期长度来确定各指标数据的及时性。

(二)诊断方法设计

依据经济理论,本文认为地区生产总产值(GDP)主要受当期或过去各期的投资(I)和零售品消费(LSE)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因此,可以构建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滞后模型,具体由式(1)给出:

同样,区域消费品零售总额(LSE)受当期或过去各期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CZS)和财政支出(CZZ)的影响。因此构建区域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滞后模型式,具体由式(2)给出:

模型(1)、(2)中各影响因素的滞后期确定可以依据AIC信息准则函数、BIC准则函数确定,当AIC准则达到极小时或BIC达到极小时模型的滞后期为各因素在模型中的最优阶数。

由于决策目标变量不同,对影响变量的及时性要求也不尽相同。实际上,获取当期数据对于决策来说是最有效的数据,但是现实中也不可能实现数据即时的收集和发布,依据模型确定的最长滞后期对于决策目标变量来说也不合适,这时获得数据的有效性几乎不大了。因此,指标发布时期小于决策所需平均滞后时间长度就可以满足对目标变量的决策需要。所以,依据影响变量对决策变量的平均滞后时间(MLT)与数据发布时期长度进行比较,就能够评价影响变量数据的及时性水平。

根据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可计算出影响变量x对于被影响变量y的平均滞后时间,具体计算公式由式(3)给出:

因此,对于影响因素指标数据的及时性评价,构造指标及时性测量工具,其设计思想由定义1给出。

定义1 如果某指标数据x公布的滞后时间长度为t0,则可定义ηx→y为影响变量x对于被影响因素y决策的及时性测度工具,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定义1有:当ηx→y≥1时,说明用户做出决策前可以得到其所需要指标x的数据,指标x数据质量的及时性好;当ηx→y<1时,说明指标x的数据质量的及时性达不到用户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当保持MLTx→y与t0单位的统一。

显然,根据构造的及时性工具,只能对单个指标的及时性做评价,无法对一套统计数据质量的及时性作出评价。

定义2给出的测度工具是评价一套统计数据及时性的综合工具。这里,我们是对p个指标的及时性水平求向量平均模长,其数值大小表示一套数据的及时性综合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同样,当η≥1说明一套指标整体及时性较好,能够满足决策需要;当η<1说明一套指标整体及时性较差,不能满足决策需要。

四、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及时性诊断的实证分析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选择全国2008—2012年季度各指标的统计数据,利用模型(1)和模型(2)的理论模型,运用EVIEWS软件估计出全国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回归方程(3):

回归方程(5)的拟合优度为0.986 0,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为352.415 8,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回归方程中各参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绝对值均比较大,说明方程参数估计结果显著。

同样,通过EVIEWS软件估计出全国区域消费品零售总额(LSE)的回归方程(6):

回归方程(6)的拟合优度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均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参数T检验系数显著,参数估计结果显著。

上面建立的回归方程(5)和方程(6)中的各影响因素变量的滞后期长度,均依据AIC信息最小准则确定。

根据全国2008—2012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在建立的回归方程(5)、(6)的基础上,利用公式(3)计算出全国宏观经济数据:投资(I)、零售品销售总额(LSE)、地区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CZS)、财政收入(CZZ)等影响因素对相应被解释变量的平均滞后期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对被影响因素平均滞后期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统计数据公布的制度,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宏观经济各季度统计数据的公布,一般都是滞后15天左右。因此有t==00.166 7,将此数据代入公式(4)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统计指标数据的及时性测度ηx→y,具体结果由表2给出。

表2 宏观经济各影响指标及时性水平

对于宏观决策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和零售品销售总额来说,表2显示了投资、零售品销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等指标数据质量的及时性水平。对于一套数据的及时性综合评价,依据定义的及时性综合测度工具有五个指标及时性的综合水平为η=3.962 3,显然,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对于预测与决策及时性较好,数据质量的及时性水平较高。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讨论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及时性的诊断是评价统计数据发挥宏观经济数据预测与决策功能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宏观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的思想构建了经济数据质量及时性的诊断模型,并提出了宏观经济数据对于预测与决策及时性的定量测度思想和方法,设计了数据质量及时性的评价工具与标准,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该思想和方法对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及时性的诊断具有可行性,构造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际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多目标决策,因此经济数据及时性评价应当有多种目标决策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仅选择了两个目标的指标数据进行了及时性评价,在实际中,需要全面地对宏观经济数据质量及时性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够系统地评价一套宏观经济数据质量的及时性水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宏观经济数据质量及时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应予以关注。

[1] Thomas G Rawski.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4).

[2] Wang R Y,D M Strong,B K Kahn,et al.An Inform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Quality,Cambridge,MA,1999.

[3] Monica Bobrowski,Martina Marre,Daniel Yankelevich.A Homogeneous Frame Work to Measure Data Quality[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Quality,Cambridge,MA,1999.

[4] Felix Naumann,Claudia Rolker.Assessment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Quality Criteria[C].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Quality,2000.

[5] Leo Pipino,Yang Lee,Richard Wang.Data Quality Assess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2,10(5).

[6] Cappiello C,Francalanci C,Pernici B.Data Quality Assessment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C].Proceedings of IQ 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23rd ACM,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2004.

[7] 傅德印.浅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3).

[8] 孔凡云.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9] 张梅.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剖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2).

[10]向荣梅.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述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1]邱东,陈梦根.基于数据质量观的中国统计能力建设[J].2008(3).

[12]朱建平,陈飞.统计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2).

A General Measure Tools on Diagnosing the Timeliness of Macroeconomic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s

WEI Pinga,LI Xiaob
(a.Higher Vocational School;b.Assessment Center,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710061,China)

The paper gives a general measure tools on diagnosing the timeliness of macroeconomic data.Then d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by using quarterly macroeconomic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roeconomic quarterly data is good enough on timelines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cro decisionmaking.

macroeconomic data;timeliness;diagnostic methods;measuring tool

F222.1∶O213.1

A

1007-3116(2014)06-0030-04

2014-02-10;修复日期:2014-04-14

全国统计科学计划重点研究项目《统计数据质量多维系统诊断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LB35)

魏 萍,女,四川隆昌人,学士,馆员,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李 霄,男,陕西礼泉人,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责任编辑:陈 正)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宏观经济准确性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国际统计数据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