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黎川正加速崛起

2014-05-12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设

□ 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黎川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更加美好新黎川”奋斗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打好“五大战役”。一年来,全县呈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持续发展,提速进位,综合实力有新提高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7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比调整为 17.3:52.6:30.1, 固 定 资 产投资51.9亿元、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3.9%,财政总收入8.65亿元、增长16.9%、税收占比达到86.4%,农民人均纯收入8643元、增长12%。荣获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三等奖。

二、优势集聚,产业提升,工业经济有新亮点

园区建设取得突破。中国国检黎川检测站、中国国检黎川集装箱监管区等项目建设顺利启动,乡友陶瓷园“五通一平”、园区路网等项目快速推进,园区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园区创业广场、天然气入黎工程等项目基本建成,园区新增面积1500亩,共落户企业188家、投产135家。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成功举办黎川(东莞)重点招商项目对接会、黎川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6.8亿元、增长42%,利用外资2059万美元、增长14%,出口创汇7320万美元、增长20%,发展后劲更加坚实。荣获全市县(区)开放型经济三等奖。产业集聚取得突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达到61家。陶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亿元,乡友陶瓷园多家企业正式入驻,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进一步壮大。新型塑料产业园入驻亿元以上企业15家,其中投产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荣获全市工业发展三等奖。企业发展取得突破。康舒陶瓷、九州陶瓷等重点企业积极扩建、技改升级,规模、效益明显提升;康舒陶瓷、环球陶瓷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嘉顺耐热陶瓷烹调器荣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恒兴食品公司产量、出口创汇、纳税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三、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现代农业有新特色

特色产业壮大。粮食生产稳定在34万亩,总产量达15.7万吨,实现“十连丰”。种植烤烟2.56万亩、收购烟叶6.98万担,实现产值8028万元、纳税2630万元,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产量、产值、纳税、烟农收入均实现增长。香榧产业链项目与浙江冠军集团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宏村镇已流转山场1.8万亩,种植香榧苗木1万亩,榧森源香榧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基地被评为江西省十佳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白茶种植面积近万亩,船屋白茶荣获江西省十大名茶称号。种植食用菌2.3亿袋、产值2.6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民户均增收1.7万元。引进天香林业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芳樟产业基地,已流转林地1万亩,种植芳樟4000亩。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市级龙头企业9家、达到3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2家、达到257家。聚龙湾现代渔业基地、田园果业、闽川生态农业等三个市级龙头企业基本建成,省级肉鸡养殖龙头企业——鸣亚实业是全省最大的肉鸡生产基地。

四、挖掘潜能,激活三产,现代服务业有新进展

旅游影响力更广。高标准编制《黎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湖坊闽赣省红色旅游景区;成功举办纪念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承办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高品质制作《山水黎川画中游》等旅游风光宣传片,中央台二套、江西台六套等主流媒体深入黎川拍摄旅游、美食专题节目。文化凝聚力更足。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图书馆、博物馆建成使用;油画创意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积极筹建席殊书法院,着眼于创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基地。金融支持力更大。“金融促发展、信贷园区行”等政银企融资对接成果丰硕,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4亿元、贷款余额28.9亿元,分别增长20.5%和19.7%。三产带动力更强。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498户、达到4742户;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12.5%。

五、统筹兼顾,夯实基础,城乡建设有新变化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城市建设重点工程21个、基本竣工14个。顺利启动古城改造、古城改造安置房等一批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基本完成双桥修缮、城区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党校新校区、新区小学(一期)、2012年保障性住房、公安消防第二中队营房等一批配套性工程,配套功能大幅提升。县城建成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9.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2%,被评为江西省园林县城。全力推进“两违”专项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3处、面积1.5万平方米,立案查处“两违”98起、占地2.3万平方米,城市建设秩序明显改观。农村设施更加完善。大力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53个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点和黎宏线沿线村庄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日峰镇永兴桥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十大模式,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德胜惠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农发水保、烟水工程、土地整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稳妥推进以龙头寨水库为重点的6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建成日峰镇城市防洪堤,完成丰德线县城至德胜段、厚莲线板桥至龙安段、资洵线三条省道和县道黎樟线县城至宏沅段改造,新建农村公路70余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六、整治环境,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有新成效

整治力度大。认真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及公路沿线、河流两侧的垃圾清理整治,积极实施水库水质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创建成果丰。积极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造林绿化面积3.46万亩,被评为全省创建先进县。加大林政管理力度,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政策,林业生态水平进一步提高。减排效果好。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专项整治,规范城区、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目标任务,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七、共建共享,关注民生,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0.9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69.8%,年初确定的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就业率97.0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8.7%,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9%、96.9%,新农合参合率96.46%,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高于省市标准,540套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突破,省领导定点联系帮扶黎川工作进展迅速,完成移民搬迁1180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000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被列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扎实开展百日整治、夏季破案、“三乱一非”专项整治等行动,推广网状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社会治安保持稳定。认真处理来信来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治安状况优秀县。各项事业持续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区小学如期开学,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全面竣工,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和中考成绩均居全市前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免费治疗白内障、精神病、血透及儿童“两病”等各类病患537例。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省专利十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人口出生率12.84‰,自然增长率7.21‰。双拥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审计、人防、工会、老龄、妇女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八、依法行政,改进作风,政府效能有新提升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廉洁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行政绩效评估,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政行为日趋规范,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民主法制深入推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件、政协提案7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4%。坚持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要求,加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健全教育、预防和监督机制,树立良好政府形象,被评为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

猜你喜欢

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
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