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务实抓体育 为国为民强体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河南省第四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上的发言(摘登)

2014-05-11朱清孟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间体质体育

求真务实抓体育 为国为民强体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河南省第四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上的发言(摘登)

编者按:2014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实施的第7个年头,也是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7周年,为了深入、全面地贯彻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文件精神,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承办了“河南省第四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前3届在制度创新、内容建设和兼顾农村地区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在此基础上,本届推进会一方面对前一阶段的实施进行了总结和检验;另一方面,将本期主题确定为“有效大课间”,也为进一步推进下一阶段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走向实效化,致力于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受益。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将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经验、成果进行介绍和展示,希望各地学校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切实增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政策导向更加明晰

近年来,河南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改革,通过逐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毕业就近入学、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学、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改革,在坚持20年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于2013年把中招体育考试由30分增加到50分计入升学总分,并启动全省高中阶段毕业体育考试制度,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平台载体基本建立

河南省在开展多年的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小学生“曙光”和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三个系列活动相互衔接,为广大学生搭建了参与体育锻炼、展示运动风采的平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创新学校体育工作,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平台载体,如,郑州市金水区探索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坚持校本实施、行政推动、文化引领,推进大课间的课程化、制度化、品牌化。

(三)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

认真贯彻中发〔2007〕7号、国办发〔2012〕53号,及时制定了省委30号文件和省政府58号文件,各省辖市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贯彻文件。教育厅先后制定、颁布了《河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和《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与发改、财政、卫生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大、中、小学年度健康体检实施办法。为学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范。同时,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规范了表彰奖励机制,定期评选体育优质课、举办教学观摩活动,强化了督导检查机制;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建立了考核评估机制;将体卫艺工作的核心指标列入省级教育综合评估、评先指标体系。

(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

在条件达标上,组织实施了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投入了8500万专项资金为近两万所农村小学配置了体育器材,同时,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全省累计投入7亿资金配备体育器材;在队伍建设上,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省2500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轮训一遍,6年中利用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平台招录体育教师近4000人,提升了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向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在多年持续下滑的状态下止跌并出现拐点,部分指标出现上升趋势。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学生体能素质没有明显改善,肥胖学生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情况更加严重。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现状对整个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从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1.“健康第一”观念还没有牢牢树立,“重智育、轻体育”现象依然存在,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体育课程和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仍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2.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仍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3.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然没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工作关乎每一名学生的一生幸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明确了目标。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二、找准切入点和有效抓手,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河南省已初步形成“每天两个大课间,确保锻炼一小时”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今后的任务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让有效大课间成为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基本载体,成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第一平台,成为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重要渠道,成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有力措施。通过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活动,可以概括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发展的几个切入点:

(一)活动内容的校本化设计

郑州市金水区积极探索“建一校一品牌,铸区域大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致力于形成一校一品、特色鲜明的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竞技体育的学校化改造

要吸取竞技体育的健身性、趣味性及教育性价值,对场地、器材、规则、技术等进行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改造,使其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服务。

(三)技能学练的一体化融合

运动技能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体育课是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主要场所,而有效大课间则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运动技能的重要渠道。课内外一体化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运动技能。

(四)科技体育的全员化参与

科技体育把科学知识和体育运动有机融合,参与科技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和科技的魅力,可以把益智健身融为一体。金水区在开展有效大课间方面的做法做出了榜样和示范,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相互借鉴,结合当地实际,在开展有效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做出更有价值、更有实效的探索。把每天两个大课间作为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的基本平台是河南省探索几年的一项有效成果,也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性环节。但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它不是唯一的关键环节,同时还要努力抓好其他两个关键环节:

1.在推进落实上,开足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各地和学校要保证体育课时。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要创新体育教学。

2.在政策导向上,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检验学校体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地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今年全省完成上报数据的学校共有26478所,总数列全国第一,但上报学校占学校总数的比例仅为86.3%,离实现100%上报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全省将按各地区上报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公示。各市、县也要对本地区学校上报数据情况进行公示,学校要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公示测试总体结果,并向家长和社会通报。要加强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强化各项保障,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体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条件保障上上水平,在督导评估上出实招,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健全落实机制

努力构建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和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标准,做好科学指导,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体育等部门,在规划安排、投入政策以及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提高执行力,切实解决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瓶颈问题。要推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推动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二)改善基础条件

要加大学校体育投入。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要抓好体育场地设施达标建设。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教育发展项目中配套支持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利用现有渠道,推动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要多渠道配备好体育教师,办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实用的体育教师,完善农村学校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

(三)加强督查评估

加强督导检查、开展工作评估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研究制定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办法,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组织实施不力的地方和学校,对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定期开展专项督导。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四)强化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但也绝不能因噎废食。要遵循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手段,加强安全防护和教育。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要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体育场馆设施要加强安全维护和管理,组织大型体育活动要制订科学严密的安全预案。要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机制,用好青少年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

(五)营造良好氛围

要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广大青少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要认真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要求、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加强学校体育既是长远大计,又是当务之急,让我们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让阳光体育惠及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课间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