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体能教学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比较研究

2014-05-10何建龙赵焕彬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物体动作技能

何建龙,李 燕,王 琳,赵焕彬

(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3.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动作技能的发展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保证,是人类能动的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人类动作技能分为准确调控动作和大肌肉动作,而大肌肉动作作为各种感知觉应激活动的初期感应模式,是最早发展的幼儿基础动作技能[1]。研究目的是以美国大肌肉动作技能发展测试系统 (以下简称TGMD-2)为评价方法,阐释现代体能教学和传统体育活动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状况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当前幼儿的体育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石家庄市区选取4所幼儿园的3~6岁幼儿,共2136人 (平均4.8±1.73岁),其中男生1179人,女生957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两所幼儿园。实验组进行体能教学,对照组按原有的课程模式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和数据库,对“幼儿体能教学”、“动作发展”、“TGMD-2”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1)实验方案 实验组:实验周期为12周,共分三个等级,每4周为一等级,每周开展四次教学活动,每次25~30分钟。第一级教学任务为:双脚跳软梯、间歇性冲刺追逐跑 (10米)、摸高跳、手抓网球、原地拍球、托球跑。第二级教学内容包括:冲刺跑、双脚跳跃小栏架、单脚交换跳、捡积木跑、抛接沙包、地滚球。第三级教学:伊利诺斯跑、手抓多角球、六边形跳进跳出、CMJ、击固定球、脚踢球。实验期间,可根据幼儿动作技能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对照组:实验周期为12周,按幼儿园原有内容进行教学,每周进行4次,每次25~30分钟。

条件控制:实验过程中保证两组幼儿的运动时间相同,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适宜。实验期间,除原定的教学方案外,均不安排其他活动。

2)评价方法 TGMD-2主要用于评估和监测3~10岁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情况,由物体控制动作测试和位移动作测试两部分组成[2]。物体控制测试分为:上肢投掷、打击稳定球、手抓球、地滚球、脚踢球和原地拍球6个动作;位移测试则由立定跳远、跨步跳、单足跳、侧滑步、冲刺跑以及耐力跑组成。测试时,首先由研究人员进行动作示范,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会有若干条测试标准,幼儿的表现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获得1分,每个动作测试两次,取两次得分之和为幼儿该动作得分[3~6]。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有关数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统计学上找出规律,进行量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已对4所幼儿园参与实验的幼儿已进行了TGMD-2测试,经统计学检验,所获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

2.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TGMD-2原始得分比较

表1表明,石家庄市区学龄前儿童物体控制动作和位移动作得分年龄越大,得分越高,反之亦然。在位移动作总分和物体控制动作总分上,实验组幼儿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幼儿经过先进的体能教学后,各年龄段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对照组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则集中于一两个年龄阶段。从上述各分测试总分上看,现代体能教学的理念和手段方法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内容相结合,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表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TGMD-2原始得分表

2.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比较

2.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动作技能比值 (GMQ)分析

动作技能比值 (Gross Motor Quotient,以下简称GMQ),是将位移动作测试和物体控制动作测试所得分数相加后,按TGMD-2换算模式,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相对分值基数。与分测试的原始得分相比,它涵盖了上述两种动作技能的分值,并经过统计学运算,结果波动幅度小,可信度更高,充分反映了TGMD-2的使用价值。在幼儿体育教学中,GMQ越高说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

由表2得出,实验后实验组幼儿GMQ得分处于非常优秀的占2.47%,比实验前高出了1.75个百分点。处于优秀和较优秀水平的分别占13.55%和15.97%,较实验前各增加了8.44和5.1个百分点。达到平均水平的人数较实验前变化不大,为49.74%。得分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幼儿人数共占18.27%,较实验前的37.67%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人数减少了一倍有余。实验前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实验组通过新颖的现代体能教学,使幼儿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和系统,拓宽了他们自我完善的途径。另外,别样的教学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得他们愿意到教学中寻找运动的乐趣。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幼儿动作技能水平的提高。

对照组幼儿GMQ得分处于非常优秀水平的占0.93%,达到优秀和较优秀水平的占5.32%、10.46%,平均水平为52.57%,得分在平均水平以下的比例为30.72%。其中非常差这一等级的得分人数比例由实验前的2.76%下降为0,这说明传统体育活动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表2所示,两组幼儿在经过了为期12周的实验教学后,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均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实验组幼儿基础动作技能达到优秀及以上水平的比例较大,处于平均水平的人数相差不大,而在平均水平之下的人数则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4所幼儿园的儿童在经过体能教学和原有教学的对比实验后,两组儿童的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提高,但体能组更为显著。

表2 实验前后体能组与普通组幼儿动作技能比值得分百分比统计表

2.2.2 实验后TGMD-2测试基本动作难度分析

表3为本实验幼儿参与的TGMD-2测试各个单项动作得分和难度值 (该动作满分与平均分的比值)详情,难度系数越大,表示该动作越难完成,幼儿的动作表现越差。从表中不难看出,实验组教学对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好于对照组。①实验后实验组所获得的物体控制动作和位移动作各个项目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物体控制总分为29.7,对照组为26.6,实验组位移总分为37.7,对照组为36。②体能教学较原有的简单泛化的体育活动而言,对于幼儿物体控制动作技能的提升更有帮助,如表3所示,实验组物体控制动作总难度值为10.01,对照组为11.79,同比减小幅度为15.1%,实验组位移总难度值为7.97,对照组为8.16,减小幅度为7.4%。可以看出,实验组幼儿物体控制动作总难度值在实验后减小的幅度是位移总难度值的2倍。③实验后,从标准差的角度看,实验组物体控制总分标准差为8.9,对照组为11.5,实验组位移总分标准差为9.2,对照组为10.9,同比均有减小,说明幼儿在完成测试动作时的得分更趋于集中化,且得分越来越高。

出现上述指标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幼儿大脑、小脑和垂体及相应的负责动作调控和反馈的神经—肌肉系统发育尚未完全造成的。幼儿机体各项功能的未完全开发造成了其神经调控活动的不稳定,此时神经冲动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在大脑皮层容易出现扩散。当指令由大脑通过神经中枢下达给肌肉的本体感受器时,初级肌梭产生的动作电位经过多突触调节,引起梭外肌纤维收缩,使人肢体终端产生应激反应,开始执行动作。但由于神经传导信号的溢散,使神经冲动发放的强度和频率减小,高阈值的运动单位不能被激活,降低了精确分化的能力,另外受小肌群未完全发育的限制,使得机体对于动作的精确调节能力降低。最终表现为完成动作时不到位,易出现多余动作,形成条件反射快,消退也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水平将走向更高的层次 (见表4)。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基本动作难度系数统计表

表4 各年龄阶段TGMD-2分测试难度系数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3~6岁阶段的幼儿物体控制动作和位移动作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且位移动作较物体控制动作的发展水平更高。2)现代体能教学对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更有利于3~6岁阶段的幼儿物体控制动作技能的发展。3)实验组幼儿在位移动作技能和物体控制动作技能发展水平的整体表现上要好于对照组幼儿,说明现代体能教学较传统体育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

3.2 建议

1)应对国内外有关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方法进行汇总,联系我国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幼儿体质状况的幼儿体育课程。

2)应适当更新当前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将现代体能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中来,以改善我国幼儿基本动作发展水平不高及发展迟缓问题。

[1]李静,梁国力.大肌肉群发展测试(TGMD-2)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05 -107,114

[2]AWY Pang,DTP Fong.Fundamental motor skill proficiency of Hong Kong children aged 6 -9 years[J].Res Sports Med,2009,(17):125 -144

[3]BARBARA COIRO SPESSATO,CARL GABBARD.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zilian children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 performance[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13,183(7):916 -923

[4]CHAN WK,HONG Y,FONG DA,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in Hong Kong[J].Poster presentation in 7 the ECSS Congress,2002,(7):24-28

[5]叶新新,陈品.我国海岛地区3~6岁幼儿的体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01):78 -81

[6]李静,刁玉翠.3~6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3):129-132

猜你喜欢

物体动作技能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