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使用呼吸机对提高重症CO中毒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

2014-05-10刘东虎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迟发性一氧化碳脑病

刘东虎

(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江西 宜春 336000)

事发后的十分钟内,对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机械通气纯氧治疗,这样使机体重要脏器缺氧的时间明显缩短,减轻重要脏器的损伤,急救人员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给氧治疗,在第一时间内给患者通过正压高流量给氧,最大限度减少了脑损伤的可能,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尤其对重症患者进行高流量给氧,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大大减少了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近几年,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分析,效果满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病例 38例患者均为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院前急救接诊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4-65岁,平均25.3±11.42,以昏迷伴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均有呕吐、大小便失禁、四肢肌张力增高,键反射亢进,GLS评分4-6分,全部病例符合《实用内科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1]。3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5-60岁,平均23.2±10.2,5例患者伴有休克,3例伴有高热 (41摄氏度)及电解质紊乱,8例患者双侧病理征阳性,2例肺水肿,送入医院时间为5-42分钟,平均8±3.12分钟;抽取对照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5-65岁,平均25.3±8.41岁,3例患者伴休克,体温低于35摄氏度,2例高热 (41摄氏度)及电解质紊乱,10例患者病理征阳性,2例并发肺水肿,送入医院就诊时间6-40分钟,平均7.5±11.13分钟。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送入医院时间、病情及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经鼻导管氧疗的同时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甘露醇、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脱水利尿治疗;休克患者快速补充晶体溶液,联合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休克,同时迅速就近送入有高压氧治疗的医院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急救人员到达后立即给予呼吸机治疗,工作模式为气道正压通气,频率10-15次∕分,流量6-10L∕分,待患者意识逐渐清醒,流量减至6L∕分。所有患者在途中转运时,均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

1.3 回访方法与内容 所有38例患者均建立了健康档案,出院后进行跟踪回访,早期3个月内至少每月2次回访,后3个月至少每月1次;回访内容均按照神志恢复时间、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是否有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间歇性头痛等迟发性脑病等进行回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平均神志恢复时间 治疗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为7.86±3.2天,对照组恢复时间16.20±4.8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有1例出现胃胀气,2例鼻腔轻度充血,1例清醒后,不能耐受面罩通气,出现胸闷不适。

2.3 随访治疗结果 随访半年,治疗组中1例偶尔出现头晕,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迟发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常见头痛、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二组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较 (N,%)

3 讨论

一氧化碳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如果人体吸入过多的CO,CO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CO即可产生大量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600[2]。COHb的存在还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而造成细胞缺氧,严重者危及生命。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事发后的十分钟内,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机械通气纯氧治疗,这样能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3],大大减少了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往院前救治CO中毒患者,仅靠鼻导管高流量给氧,患者缺氧症状得不到及时改善,送入院后给予了高压氧治疗,患者预后疗效欠佳,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记忆力减退、头昏、耳鸣等。对中毒患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中毒后的数分钟内,利用呼吸机面罩通气,迅速缓解患者的缺氧症状,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经系统性回顾统计分析,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及早使用呼吸机治疗,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由以前的32%降低到3.1%。由此可见,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及早给予呼吸机正压纯氧吸入,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叶艳巧,李雅琴.呼吸机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J].中国美容护理(综合版),2010,5(2):56-57

[2]潘锐,唐亚梅,容小明,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0):787 -790

[3]李雅琴,亢宏山,叶艳巧,等.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4):391-393

猜你喜欢

迟发性一氧化碳脑病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