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注重分组学习

2014-05-05章轲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及格率优秀率实验班

章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分组学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不仅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实现,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构建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从分组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并通过分组学习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分组学习的涵义

1.分组学习的定义

分组学习是以社会互赖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教学系统中各种动态因素为基点,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讨论、独立自主探究、小组成绩评价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讨论、表达的机会,并以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2.分组学习的特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自主性、探究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观察、独立思考、亲自实践、自由表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组学习强调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决策、自我表达见解、自我展现能力来满足组内合作学习的需要,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师在分组学习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3)重视学生自我实现。分组学习注重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相互交流彼此的经验、体验、感受,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加深对自己和他人了解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

(4)课堂教学强调平等、合作。分组学习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权威的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尊重,要求教师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平等交流和合作创新活动中。

二、分组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实验设计

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为分组学习策略,因变量为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主体意识。通过设立对照班和实验班,分析分组学习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主体意识的影响。实验中,保证教师、教材、课时、练习、测试反馈相同,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整体水平相似。

2.实验过程

笔者将任教的高二5、6两个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两个班的学生素质和整体成绩大致平衡。随机将6班作为对照班,5班作为实验班。在实验班的数学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分组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培训,使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和自主探究两种形式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将实验班教学模式改革为:情境导入→教师精讲→小组互动→展示小组互动成果→评价总结→互相纠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激发。

3.实验结果分析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情况

班别1人数1实验前平均成绩1实验后平均成绩实验班150168。54173。56对照班150169。08168。14由表1可知,在分组学习策略实施之前,实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略低于对照班,而在分组学习策略实施之后,实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数学成绩及格率、优秀率情况

班别1人数1实验前1实验后及格率1优秀率1及格率1优秀率实验班150180。23%118。60%187。21%130。23%对照班150181。40%119。77%179。93%117。12%由表2可知,在分组学习策略实施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数学成绩在及格率和优秀率方面差别不大,而在分组学习策略实施之后,实验班数学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证明了分组学习对高中数学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

4.实验结论

分组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分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其二,分组学习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自我主体意识,调动起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其三,分组学习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促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数学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及格率优秀率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军事体能现状分析
提高中考体育优秀率的策略
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