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的今天与明天
——常委会开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情况专项监督

2014-05-04文/曹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本市活力竞争力

文/曹 健

中小企业的今天与明天
——常委会开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情况专项监督

文/曹 健

“在上海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贡献GDP、税收、就业,而且它代表着上海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新亮点,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它是整个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细胞。”这是在不久前市人大财经委召开的部分企业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对本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作的一番预言和期待。

为配合做好常委会监督审议工作,从7月起,市人大财经委对本市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情况开展了监督调研。此次专项监督工作主要围绕制约中小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因素展开调研,并对去年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市场环境、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服务针对性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11月19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情况的报告。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过去十多年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本市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数量占到全市法人企业总数99%以上,税收45%,从业人员占全市法人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四分之三以上。总体来讲,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是活跃的,本市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40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达到9141项(90%以上为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万家。一批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瑞年化工等为代表的“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在最近公布的1287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居于全国前五位的企业共有842家,细分市场占有率第1位的企业有446家,有337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等品牌。

把脉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

人大在监督调研中了解到,中小企业的成长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完全靠自己创业的;第二类是转制的企业(包括国企转制,集体企业等转制);第三类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类企业(如阿里巴巴,这类模式成为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兴企业家的重要选择);第四类是迁移性企业的兴办。作为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上海始终是众多企业家选择落户的内地首选城市。有不少人都认为,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国企、外企在各个方面都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小企业毫无机会,实际上,近几年来不少优秀中小企业涌现,分析这些企业,不难发现其中一些特点:找准市场空白领域,或是找到了行业中空白的细分领域或新兴概念,以此作为突破口,从而占得了市场份额,使企业成长。

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发展到底存在哪些瓶颈问题是此次专项监督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问题。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核心竞争力亟须提升。目前,本市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人才、资金、用地紧缺等硬性制约,产业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短板。调研显示,中小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在与大企业、大品牌竞争过程中,处于比较明显的劣势地位。另外,融资难、用工贵等老大难问题依旧存在。本次调研中发现,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用工贵、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本市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季节性、结构性招工难。不少企业担心,这种阶段性用工短缺今后一段时期内将长期存在。用工难伴生的是用工贵,人力成本占中小企业总成本比重较高,随着最低工资线逐年提升和社保支出增加,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融资难、融资贵”是此次调研中另一个中小企业反映最多、最集中、呼声最高、矛盾最突出的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轻资产,缺乏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贷款,而通过担保公司融资,利率比银行高,还要支付担保费用,既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又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从政府方面而言,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尽管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了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但监管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普遍认为,政府要管好,但不能把企业管死,有些方面还存在该放的没有彻底放开放到位,而该管的没能完全管住管好的现象。事中事后的边界需要进一步理清,政府部门间的职责分工要明确,管理要做到无缝衔接。政府服务的针对性要进一步增强,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遭遇比较多的是生存、发展困难,处于技术创新转型期的企业可能需要政府帮助“推一把”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快生长大”

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广,改革溢出效应显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涵式发展动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未来空间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对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突破、稳步发展,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市人大财经委对政府工作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路子,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诚信监管、按照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要求,充分整合执法监管资源,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三是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政府要按照企业不同的需求区别对待,破解制约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深入企业了解需求,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增强活力。

同时,在监督调研中,不少委员、代表和专家学者也对企业内生动力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建议。他们认为,中小企业的生生死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上海的中小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赞誉之声有,非难之音也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既有解决就业、增强经济活力、上交财税、促进经济大发展等方面的优点,又有诸如诚信经营、生态环境、商业交往等方面的不足。还有专家对一些中小企业为什么大而不强、强而不优提出思考。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表示,近年来本市已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接下去还会持续完善相关政策。

在常委会审议中,组成人员建议全市上下统一认识和高度,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到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总目标高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成长快的特点,让其“快生长大”;全市上下尽快行动,把监督调研中发现的好思路、好方法,把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部门所支的各种招数,结合本市的实际,形成更好的环境氛围,提供更好的条件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小企业自生努力,政府扶持再多,关键是企业本身,企业要加快修炼自身,发挥自身优势,迎接经济发展的好机遇。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猜你喜欢

本市活力竞争力
活力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数据一览】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