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归创业者对谈创投圈大佬比起项目,风投家更看重人当他们讨论创投时,都在谈论什么?

2014-05-03王楠编辑邓茗文摄影董德

留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海归创业者

记者_王楠 编辑_邓茗文 摄影_董德

海归创业者对谈创投圈大佬比起项目,风投家更看重人当他们讨论创投时,都在谈论什么?

记者_王楠 编辑_邓茗文 摄影_董德

李丰,IDG资本合伙人,主导多起针对90后创业者的投资。右:严伯钧,北京为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不久前拿到IDG天使轮投资。

如果还在给90后贴上脑残标签,只能表明你已无可救药地步入遗老遗少行列。脸萌创始人郭列、一起唱创始人尹桑、Bilibili创始人徐逸……这代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原住民,正以创业为武器向主流社会发起全面进攻。从“大叔们让一让”到“不好意思,把您拍死在了沙滩上”,90后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出其不意直击痛点的创业模式迅速搅起风暴,宣告属于新创业者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4年8月,IDG资本在京召开了“IDG90后创业者基金启动仪式暨90后创业者媒体见面会”,在国内创投界首开先河,正式宣布设立规模1亿美元的“IDG90后基金”,力挺90后年轻创业者以及围绕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的创业项目。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表示,这1亿美元,就是为了寻找下一个中国的扎克伯格。

IDG资本合伙人李丰是“IDG90后基金”的发起者,主导了针对“一起唱”、“脸萌”、“弹幕视频”等多起90后创业项目的投资。原本到了“丰叔”年纪的李丰,靠着“无节操、有底线”的逆龄卖萌和出手阔绰,被广大泛90后创业者们加冕为“丰帅”。

显然,中国的90后们迎来了这个国家创业史上的黄金时代,他们有了更加多元和开放的创业土壤,更有IDG这样的国际资本巨头提供创业指导、资源和资金。在这个不创业都不好意思和小伙伴们打招呼的热潮中,海归是创业群体中最活跃的分子。

以丰帅为代表的这些风投大佬们,是否更偏爱海归派?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90后创业者,在他们眼里才是好苗子?

《留学》杂志特别策划“风投对谈”,邀请李丰和其投资的海归创业者严伯钧,互换倾听和讲述者的角色。让我们来看一看,当他们谈论创投时,都在谈论什么。

想创业,得够狠

y=严伯钧

L=李丰

Y:请问丰帅如何看待海归这一群体回国创业?他们有何优劣势?

L:我见过的人里最少有一半是海归。海归的优势基本上就是经历比较多,眼界广,思维宽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都不错。但只有在事情做大之后,眼界才能起到大作用。海归创业最大的挑战,通常是做成一个项目比较难。原因是不接地气,对需求的理解和解决方案过分理想化。比如他们觉得这样做就能成功;但在中国,事情要启动的时候,涉及的麻烦和细节问题比想象中多太多。海归创业的路径通常需要一年至一年半来本土化,要非常了解本土需求的痛点。

Y:参考以往海归创业的模式,差不多都是把国外既有模式搬到国内本土化,但近年来,中国独特的创新模式已经开始显现。这种情况下,海归见识广的优势会不会削弱?

L:你讲的见识广跟我讲的不一样。你讲的是模式上的了解,我讲的是眼界上的了解。你看过很多东西,经历过很多事情,导致你看问题的角度和宽度更好。假如copy一个模式,表面上你了解清楚了,但不了解本质,只是把模式搬过来的话,在中国基本很难成功。

Y:互联网速度越做越快,尹桑做的第一年就融B轮了,听上去还挺牛逼的。

L:尹桑(“一起唱”创始人)是个接地气非常快的人,因为他心里有股狠劲儿。比如年初,一家KTV大公司感觉到“一起唱”对他们有威胁,于是开了一个新点歌系统的发布会,尹桑就扮成要开KTV的富二代,蹭吃蹭喝把培训听完,然后把人家主要的技术负责人挖走了。这些对于他的年纪和一个CEO来讲,都是比较接地气儿或比较狠的方法。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CEO品 质。

要成为一个好的CEO,聪明和狠劲儿基本就是全部了。聪明是你能够把事情想得更有深度,就是独立思考;狠劲儿就是有执行力。人一聪明了,就容易执行力不好;太讲逻辑,身上的狠劲儿就少了。如果既能想问题,又能做事情,同时执行起来非常坚决非常狠,肯定能做成事儿。

Y:我觉得就应该这么搞。你看新东方现在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当年老俞也有刷电线杆子的时候。我觉得眼界决定你的楼能盖多高,但能不能盖起来,主要取决于中间这些事。

L:对,我很赞成。出国不出国不重要,但经历越丰富的话,想问题受到的局限性就越少。

Y:怎么判断一个项目值不值得投资?

L:两件事。第一,从他的过往经历来看,做这件事他有没有自己的基因,这个基因包含他懂不懂,喜不喜欢,信不信。第二件事就是他在所有能做这件事的人当中,能力和解决方案是不是比较好的。

15分钟决定投不投钱

y=严伯钧

L=李丰

Y:一般谈多久就决定投资?会不会有个人好恶?

L:一个小时。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听别人讲,只要搞清楚你要干什么、怎么干,就会较快地形成一个判断。第一感觉基本花15到20分钟就建立了,后面的时间是佐证判断对不对,或者找到其他问题。

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判断人,相对于项目,人更重要一些。投资经验也是在见了大量不靠谱的人之后总结出来的。

做风投肯定会有个人好恶。我个人比较讨厌那种不听别人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来辩解的人。对CEO来讲,听是很重要的本事。

Y:那么对于项目也会有偏好吗?比如现在在线教育比较火,很多年轻创业者也在这一领域寻找突破口。

L: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我感觉“言传”会搬到线上,“身教”应该留在线下。我经常说,非核心需求的互联网化,是决定整个流程或体验本身能否互联网化的最核心因素。这很拗口,举个例子。比如在网上泡妞是很平常的事,恋爱是一整个过程,在线下,大家成功恋爱或上床可能是主要目的。但除了这个之外,眉来眼去,看个电影拉个手,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属非核心需求。放到互联网上,如果只有打字、短信这些,泡妞就失去了很多乐趣。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情感交流的辅助工具,比如表情、符号、动画,在两个人沟通过程中起到了传递微妙感情的作用,这些叫非核心需求。正因为把它们进行了很好的线上替代,所以才导致整个过程被替代。

教育50%以上是传递学习内容,但你去新东方上课,是因为你跟500人坐在一个教室,经历了一些非常让自己感动的过程,比如受旁边同学刺激坚持上课,跟同学一起了讨论老师。这些非核心需求的部分,让你留下了美好回忆,成为你去上新东方的动机。而在线教育圈虽然执行了核心需求,但几乎没有人真正解决过这些非核心需求。

Y:丰帅对创业者还有其他建议吗?

L:本土化的创业项目更容易长出来,但想长得更大,海归的项目几率更大。创业者一定要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事,年轻人资源太少,如果做一件很耗资源的事,通常很难成功。我们在投资时,尽量找聪明且成熟度高的,聪明人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很快矫正,还能努力向未来进行抽象思考。一件事大家都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做,就看大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最重要的,一定要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把那些规矩、门槛全部忘掉。如果你的公司是年轻化人员构成,一定要保持小朋友们有足够的自由,这样大家才会高兴,创造力和思想才有发挥的余地。

拎客

IDG资本

IDG资本成立于1992年,1993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波士顿、硅谷等地均设有办事处。IDG资本重点关注消费品、连锁服务、互联网及无线应用、新媒体、教育、医疗健康、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企业,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Pre-IPO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曾参与投资百度、搜狐、腾讯、奇虎360、土豆、当当、携程、汉庭、如家、小米等中国优秀的创业公司。

猜你喜欢

海归创业者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互联网创业者
国际创业者在朝阳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