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试管苗2个CAT基因成员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4-04-29李丽秀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表达分析基因克隆枇杷

李丽秀 赖钟雄

摘 要 以早钟6号枇杷试管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叶片mRNA中分离得到CAT基因的2个成员Ej-CAT1和Ej-CAT2,Ej-CAT1 cDNA序列全长1 738 bp,包括1 479 bp ORF和257 bp 3′-UTR;Ej-CAT2序列全长1 742 bp,包含1 479 bp ORF及261 bp 3′-UTR。2个CAT基因成员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04%,其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7.32%的相似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蛋白均编码492个氨基酸,是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螺旋卷曲结构,是非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Ej-CAT1及Ej-CAT2蛋白分别有18、17个功能位点,22、19个磷酸化位点。CAT基因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达量,整体趋势呈“W”形状,在离体保存1个月时表达量最高,保存7个月时表达量最低。CAT表达量变化可能跟枇杷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模式有关。

关键词 枇杷;试管苗;CAT;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67.3 文献标识码 A

过氧化物酶(Hydrogen Peroxidase)又称触酶(CAT,Catalase),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过氧化物酶是最早发现与植物种子活力有关的氧化酶之一[1],能参与活性氧代谢过程,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防止细胞过氧化;能催化分解甲酸盐、亚硝酸及过氧化乙醇[2-6]。CAT能与SOD、POD组成活性氧防御系统,在植物防御、延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控制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与植物的抗旱、胁迫应答(耐盐胁迫、耐温度胁迫)、抗病及减轻重金属等有关[7-8]。此外,CAT在食品工业、纺织、造纸、环保、医药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7-12]。

许多研究表明,CAT基因是多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功能有差异,具有组织差异性表达特点。1997年,Willekens等[12]从烟草中克隆得到3种CAT同工酶,并报道了cat1主要是清除光呼吸产生的H2O2,cat2可能特异的清除氧化胁迫产生的H2O2,而cat3主要是清除乙醛酸循环体中脂肪酸产生的H2O2。Shikanai[13]及Miyagawa[14]等报道了烟草叶绿体中的CAT表达增强了对光、干旱等氧化胁迫的抗性。John G等[15]报道了将CATs转化其他物种,能提高植物对某些逆境的适应性。程华等[16]从银杏中分离得到GbCAT1,其在叶、根、茎、果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受渗透压、ABA、紫外、温度胁迫等影响。梁国庆等[17]研究发现高钙处理12 h和低钙处理24 h,苹果CAT1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且不完全受钙调控。王凤德等[18]报道了豌豆CAT在烟草中的过量表达,提高了烟草的抗旱性及抗氧化性。齐兴柱等[19]从香蕉中分离得到2个CAT基因,并发现其在氧化胁迫环境中起主要作用。林星谷等[20]从冬枣果实中分离得到ZjCAT基因,该基因在冬枣果实成熟衰老中具调控作用。杨芳[21]研究发现豌豆CAT转化玉米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余迪求[22]发现过氧化氢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过量表达,能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在南瓜中得到3个CAT基因成员,拟南芥也有3个CAT基因成员,小麦至少有3个CAT成员等。

目前CAT基因的研究领域涉及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花椰菜、银杏、苹果、香蕉、冬枣、金丝桃、玉米、巴西橡胶、豌豆、小麦、番茄、甘蔗、萝卜、南瓜、辣椒、水稻等植物[11,16-35]CATs基因均已被克隆出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研究,但在枇杷上还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CAT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以及其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以枇杷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中克隆得到CAT基因的2个成员Ej-CAT1、Ej-CAT2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同时,对该基因在离体保存过程中6个不同时期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调控途径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早钟6号枇杷试管苗,由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保存。选取生长旺盛的试管苗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试管苗离体保存材料接种在1/3 MS+PP333的培养基上,取材时间分别为保存1、4、5、7、9及11个月。

1.2 方法

1.2.1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根据Gnebank上已登录的其他物种CAT cDNA序列,设计保守区引物T1F、T1R;应用得到的保守区序列,设计3′端、5′端扩增引物P2F、P3F和P4R、P5R;根据拼接的cDNA全长序列,在其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处分别设计引物ORF-F、ORF-R,验证开放阅读框。定量表达分析的引物在CAT ORF内设计,设计的引物委托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各引物序列及其PCR扩增时所用参数见表1所示。

1.2.2 目的片段的扩增 以合成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保守区扩增及3′ RACE;以cDNA第二链为模板,进行5′端扩增。PCR反应体系:cDNA模板1μL,2×Taq PCR MasterMix 12.5 μL,上游引物1 μL,下游引物1 μL,加ddH2O 9.5 μL至总体积25 μL。反应程序如下:94 ℃预变性3 min,94 ℃变性1 min,按表1所示温度退火1 min,72 ℃延伸t min[表1所示时间(t)],从变性到延伸共35个循环,最后再72 ℃延伸10 min结束反应,

1.2.3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转化及序列测定

用DNA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转化产物涂在含有1 μL Amp ∶ 1 mL LB的平板中培养,12~16 h后挑起单菌落进行重组子菌液鉴定,阳性克隆子送到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1.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用GenBank上的Blast检索已有序列与分析其保守结构域,采用DNAMAN 6.0和primer 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序列拼接及翻译氨基酸。用ExPASy(http://www.expasy.ch/toos.html)数据库中的ProtParam工具和ProtScale工具预测分析推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采用TMPRED(http://www.ch.embnet.org/software/TMPRED_form.html),磷酸化位点预测用NetPhos2.0(http://www.cbs.dtu.dk/services/NetPhos),利用MEGA 5.0构建系统进化树。

1.2.5 荧光定量分析 将枇杷试管苗接种在1/3 MS+4.0 mg/L PP333+30 g/L白糖的培养基上,分别取保存时间为1、4、5、7、9、11个月的材料提取总RNA,按TaKaRa公司的PrimeScriptR RT reagent Kit说明书逆转录成cDNA。荧光定量以Actin基因为内参对照,在枇杷CAT基因最保守的地方设计引物,引物序列见表2。采用两步法qRT-PCR,反应体系为SYBRR Primer Ex TaqTMⅡ(2×)10.0 μL,PCR Forward Primer 0.8 μL,PCR Reverse Primer 0.8 μL,cDNA模板1 μL,加ddH2O 7.4 μL。反应程序为,95 ℃ 5 min;95 ℃ 10 s,58 ℃ 10 s,72 ℃ 10 s,共40个循环;95 ℃ 5 s,60 ℃ 1 min;40 ℃ 30 s。每个反应重复3次,以6个时期的cDNA混样稀释5倍梯度制作标准曲线,并得到各个Ct值,最终计算C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枇杷CAT基因保守区的克隆

以枇杷保守区cDNA为模板,用引物T1F、T1R进行保守区PCR扩增,得到2条731 bp的相似序列(图1-A),与预期结果相符合,将其命名为CAT1、CAT2。经NCBI比对,发现CAT1、CAT2核酸序列与碧桃、甜樱桃、葡萄、枣、杨树、蓖麻、荔枝、龙眼等CAT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与碧桃的相似性在90%以上;CAT1、CAT2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桃、枣、杨树、李、葡萄、金丝桃等相似性在85%以上,故推断CAT1、CAT2均是枇杷CAT基因的保守区序列。

经DNAMAN 6.0比对CAT1、CAT2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结果见图2。从图2可知,两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6.58%,在中间部位有25个不同碱基,氨基酸相似性为95.47%,含有11个不同氨基酸。

2.2 枇杷CAT基因的3′、5′末端的获得与ORF分析

2.2.1 枇杷CAT基因的3′、5′末端的获得 以保守区cDNA第一链为模板,将引物P2F、P3F与通用引物3P、3NP配对进行巢式PCR扩增。第二轮PCR扩增产物经胶回收、连接转化及测序得到2条序列,其扩增产物电泳图见图1-B,序列长度分别为578、582 bp。经DNAMAN6.0 比对,发现得到的2条序列均与保守区序列有重叠部分,能够拼接起来,故推断2条序列均为枇杷CAT的3′序列。以5′cDNA为模板,用引物P4F、P4R多次克隆枇杷CAT的5′RACE,均未能得到序列,重新比对GenBank中其它物种的CAT基因序列后发现,CAT基因在起始密码子处高度同源,故在CAT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处设计1条顺式上游引物T5F,以5′cDNA为模板,T4F、T5F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得到1条75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图1-C)。测序得到1条722 bp大小的序列,与保守区序列拼接有一段高度重叠部分,说明得到的序列是CAT基因的5′端序列。

2.2.2 枇杷CAT基因ORF分析 将所得的5′端序列、保守区序列与3′端序列拼接起来,得到2条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Ej-CAT1、Ej-CAT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307086、JX307085。Ej-CAT1 cDNA序列全长1 738 bp,包括1 479 bp ORF及257 bp 3′-UTR,Poly(A)尾长19 bp;Ej-CAT2 cDNA序列全长1 742 bp,包括1 479 bp ORF及261 bp 3′-UTR,Poly(A)尾长23 bp。在Ej-CAT1、Ej-CAT2序列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处各设1条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得到2条1 500 bp左右的条带(图1-D),经测序得到2条1 479 bp的相似序列,分别与Ej-CAT1、Ej-CAT2的开放阅读框序列一致,进一步验证了Ej-CAT1、Ej-CAT2序列的准确性。

2个CAT基因成员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04%,其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7.32%的相似性。NCBI比对发现,2个CAT ORF序列与碧桃、甜樱桃、枣、葡萄、毛果杨、橡胶树、龙眼、棉花等其他物种的覆盖度多在99%以上,相似性在80%以上。将CAT1、CAT2翻译的氨基酸在线Blast,发现与碧桃CAT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与葡萄、枣、毛果杨、拟南芥的相似性分别为89%、88%、87%、83%,与其他物种的CAT氨基酸的相似性也在80%以上,属于Catalase-like超级家族,由此判断2个序列均为枇杷CAT的cDNA序列。

2.3 枇杷CA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1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由预测结果可知Ej-CAT1蛋白翻译492个氨基酸,分子总量为56 991.2,等电点pI为6.66,带正电荷(Arg+Lys)与带负电荷(Asp+Glu)氨基酸残基总数分别为57、61。该蛋白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Phe、Pro、Val 3种氨基酸的含量最多,均占7.1%;Cys、Met的含量最少,仅占全部氨基酸的1.2%。其分子式为C2 586H3 869N715O727S1,原子总数为7 909,不稳定指标为40.46,说明该蛋白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其脂肪系数为71.71,总亲水性值(GRAVY)为-0.520,预测该蛋白是亲水蛋白。

Ej-CAT2蛋白分子总量为57 087.3,等电点为6.65,带负电荷与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总数分别为61、57。该蛋白的分子式为C2 594H3 869N715O727S12,原子总数为7 917,不稳定系数为41.57,是不稳定蛋白。其脂肪系数为70.33,总亲水性值(GRAVY)为-0.539,说明该蛋白是一个亲水性蛋白,而且亲水性比Ej-CAT1蛋白的亲水性强。该蛋白翻译的492个氨基酸中共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Phe、Pro两种氨基酸的含量最多,占总氨基酸数的7.3%;Cys的含量最少,仅占1.0%,而且其含量低于Ej-CAT1蛋白中的Cys含量。

2.3.2 蛋白质亲水性/疏水性预测 ProtScale分析Ej-CAT1、Ej-CAT2蛋白的亲疏水性,预测结果显示Ej-CAT1蛋白亲疏水性值低于-2.000的氨基酸有36个,最低值为-2.722,位于第375氨基酸处;分值大于+2.000的氨基酸有4个,最大值为第326处氨基酸的+2.667,亲水性氨基酸明显大于疏水性氨基酸,预测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与ProtParam工具的预测结果一致。

Ej-CAT2蛋白的预测结果显示,亲疏水性值低于-2.000的氨基酸有33个,最低值是第427氨基酸处,分值为-2.678;分值大于+2.000的氨基酸只有2个,分别位于氨基酸103与186处,其中186处氨基酸的分值最大,分值为+2.233,其亲水性氨基酸多于疏水性氨基酸,预测结果为亲水性蛋白。

2.3.3 蛋白质的磷酸化位点预测 经NetPhos2.0 对枇杷Ej-CAT1蛋白、Ej-CAT2蛋白的磷酸化位点进行预测,结果见图3。从图3-A可知,Ej-CAT1蛋白的Ser、Thr和Tyr都存在磷酸化现象,共具有22个磷酸化位点,其中10个Ser位点,分别位于氨基酸10、14、70、85、104、112、164、347、437、491处;6个Thr位点,分别位于氨基酸97、115、273、292、351、414处;6个Tyr位点,分别位于氨基酸4、221、256、348、392、453处。从图3-B中可知,Ej-CAT2蛋白共有19个磷酸化位点,其中9个Ser位点,分别位于第10、14、70、85、104、112、164、437、491个氨基酸;5个Thr位点,分别位于第97、115、273、292、351个氨基酸;5个Tyr位点,分别位于第4、221、256、392、453个氨基酸。推测2个CAT蛋白均是以Ser为主,Thr、Tyr为辅的方式。

与Ej-CAT1蛋白的相比,Ej-CAT2蛋白少了3个磷酸化位点,分别为第347氨基酸处的Ser位点,第414氨基酸处的Thr位点与第348氨基酸处的Tyr位点。

2.3.4 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 用ScaanProsite在线分析枇杷Ej-CAT1蛋白、Ej-CAT2蛋白的功能位点,结果显示:Ej-CAT1蛋白含有18个功能位点,其中3个N端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有5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386-392aa),N端豆蔻酰位点4个,酰胺化位点1个(414-417aa)。1个Catalase proximal heme-ligand singnature,1个Catalase proximal active site singnature。Ej-CAT2蛋白含有17个功能位点,其中3个N端糖基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4个N端豆蔻酰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1个Catalase proximal heme-ligand singnature,1个Catalase proximal active site singnature。

与枇杷Ej-CAT1蛋白功能位点相比,Ej-CAT2蛋白少了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347-350 aa),Ej-CAT2蛋白386-392 aa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为Rde.Evd.Y,332-337 aa处N-豆蔻酰化位点为GvyySN,与Ej-CAT1蛋白有所不同。

2.3.5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 用PSORT对Ej-CAT1、Ej-CAT2蛋白亚细胞定位进行预测,发现2个CAT蛋白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的可能性较大,分值为0.748;其次是线粒体基质,分值为0.100。而Ej-CAT1、Ej-CAT2 蛋白信号肽及跨膜结构预测表明,2个蛋白均是非分泌蛋白,不含跨膜结构,是非跨膜蛋白。

2.3.6 蛋白质结构预测 PSIPRED软件预测表明Ej-CAT1、Ej-CAT2蛋白的二级结构是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3种结构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的比例较大,α-螺旋、β-折叠所占比例相当。枇杷CAT两个蛋白的二级结构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有两个细微差异。Ej-CAT2蛋白在氨基酸349-355处、475处形成α-螺旋,而Ej-CAT1蛋白则没有形成α-螺旋。GOR4软件预测结果与PSIPRED预测结果类似,Ej-CAT1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9.55%,α-螺旋占18.50%,β-折叠占21.95%;枇杷Ej-CAT2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9.76%,α-螺旋占16.46%,β-折叠占23.78%。

利用SWISS-MODEL工具对Ej-CAT1、Ej-CAT2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在线预测,预测结果如图4所示。两个CAT蛋白的三级结构基本相似,主要是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折叠组成。

2.3.7 蛋白质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经NCBI BLASTn比对后,发现2个枇杷CAT氨基酸与碧桃(Prunus persica)、枣(Ziziphus jujuba)、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葡萄(Vitis vinifera)、甜樱桃(Prunus avium)、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matum)、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胡麻(Sesamum indicum)、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荷花(Nelumbo nucifer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甜椒(Capsicum annuum)、木薯(Manihot esculent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萝卜(Raphanus sativus)、芸薹(Brassica juncea)、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的相似性分别均在80%以上。将枇杷两个CAT成员与这22个氨基酸进行分子进化树的构建,结果见图5。从图5可见,整个进化树分成2个组群,水稻属于小组群,Ej-CAT1、Ej-CAT2与其余的植物均属于大组群。Ej-CAT1、Ej-CAT2与葡萄、碧桃、甜樱桃、木薯、小麦同处一小分支,有着很近的进化关系;与甜椒、荷花、马蹄莲、玉米有着相对较远的进化关系,与水稻cat-c的进化距离最远;与其他植物有着相对较近的进化关系。

2.4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CAT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由Real Time PCR反应得到的CAT及内参基因Actin基因的溶解曲线,均只出现1个单峰。从扩增曲线图上看,两个基因的曲线拐点清楚,指数期明显,整体平行性较好,表明CAT及Actin基因的引物特异性较好。制作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枇杷CAT和内参基因Actin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较广,起始模板稀释倍数相关系数与Cq值良好。CAT及Actin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分别为1.933、1.958,标准曲线的斜率均在-3.4~-3.6 之间。综上,这两个基因的引物特异性良好,符合试验要求,可进行下一步试验。

6个不同时期材料进行qPCR,得到所有Ct值,计算各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见图6。CAT基因在6个不同保存时期都有表达,表达量的整体趋势呈字母“W”形状。保存1个月时,表达量最高;到保存4个月时,表达量急剧下降,其表达量仅是保存1个月时表达量的1/3;保存5个月时表达量稍微升高,到保存7个月时表达量又开始下降;保存9个月时,该基因表达量迅速上升,其表达量是保存7个月表达量的2倍;而保存9个月、11个月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表达相对稳定。

3 讨论与结论

3.1 枇杷CAT蛋白功能多样性

枇杷叶片两个CAT成员的氨基酸序列与多种植物的CAT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在CAT氨基酸进化树分析中,枇杷不同CAT蛋白与葡萄、碧桃、甜樱桃、木薯、聚类在一起,与水稻cat-c的进化距离最远。根据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枇杷叶片不同CAT成员均不含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没有卷曲螺旋结构,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能与SOD、POD组成活性氧防御系统,参与活性氧代谢过程,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能控制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中的植物防御、延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潜在磷酸化预测结果显示,CAT1蛋白具有22个磷酸化位点,CAT2蛋白有19个磷酸化位点,2个CAT成员均是以丝氨酸为主,酪氨酸、苏氨酸为辅的方式,调控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中的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等活动。蛋白质功能的预测结果显示:CAT1和CAT2分别有18、17个功能位点,其中分别具有3个N-糖基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N-豆蔻酰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5或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CAT1蛋白比CAT2蛋白多了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这些均说明了枇杷CAT含有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36],其在枇杷体内拥有不同的功能作用。

枇杷2个CAT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7.36%的相似性,拥有部分相似的功能和结构,但2个CAT蛋白还存在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此,枇杷CAT两个成员可能在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中相互协调、各自分工的方式来发挥作用。

3.2 枇杷CAT基因在试管苗离体保存中的作用

CAT对H2O2具有亲和力,能够在各种胁迫下清除多余的H2O2,防止形成羟自由基。CAT是多基因家族,其表达受到发育和环境等因素影响[33],且不同基因成员的表达具有时空差异。程华等[16]认为银杏CAT基因的表达受到ABA、渗透压及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各个时期CAT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保存1个月时CAT基因表达量最高,之后保存4个月、5个月及7个月的表达量均有所回落,在保存9个月和11个月时表达量又上升到一定水平。高表达量的CAT能够有效减少试管苗体内的活性氧积累,维持植物的生理代谢,能够延缓衰老。试管苗保存1个月时,枇杷试管苗叶片慢慢发育成熟,此时会有大量的活性氧产生,高表达CAT能够减少活性氧积累,降低氧化伤害。在之后的几个月,CAT基因的表达量减少,可能跟试管苗侧芽抽出新的嫩叶有关。到保存9个月、11个月时,CAT基因表达量维持在一定程度,可能是试管苗大部分枝叶进入成熟和衰老阶段,培养基中PP333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植物的衰老,一大部分减少了植物体内一些活性氧的积累。枇杷CAT基因在整个离体保存中表达量不断变化,推测其在试管苗离体保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坤生, 田荟琳. 过氧化氢酶的功能研究[J]. 食品科技, 2007(1): 8-11.

[2] 宋新华, 赵凤云. 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 安微农业科学, 2007, 35(31): 9 824-9 827.

[3] 刘 冰, 梁婵娟. 生物过氧化氢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5): 223-225.

[4] 南芝润, 范月仙.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5): 27-29.

[5] 杨冬业, 张丽珍, 徐淑庆. 西瓜不同生长阶段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8): 9 604-9 606.

[6] 刘灵芝, 钟广蓉, 熊 莲, 等.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 26(3): 15-18.

[7] 陈金锋, 王宫南, 程素满. 过氧化氢酶在植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 188-193.

[8] 宋新华, 赵凤云. 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 安微农业科学, 2007, 35(31): 9 824-9 827.

[9] 徐 刚. 过氧化氢酶在染纱生产中的应用[J]. 纺织科技进展, 2005 (2): 29-30.

[10] 张永科, 赵景婵, 郭治安, 等. 过氧化氢酶催化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7(4): 595-597.

[11] 李 蓉. 花椰菜Fe-SOD、 CAT、 Tub基因和青花菜Tub基因cDNA的克隆及分析[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12] Willskens H, Chamnongpol S, Davey M, et al. Catalase is a sink for H2O2 and is indispensable for stress defence in C3 plants[J]. EMBOJ, 1997, 16(16): 4 806-4 816.

[13] Shikanai T, Takeda T, Yamauchi H, et al. Inhibition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under oxidative syress in tobacco having bacterial catalase in chlorop[J]. Lasts FEBS Lett, 1998, 428: 47-51.

[14] Miyagawa Y, Tamoi M, Shigeoka. Evaluation of the defence system in chlorop lasts to photooxidative stress caused by paraquat using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expressing catalase from Escherichiacoil[J]. Plant Cell Physiol, 2000, 41: 311-320.

[15] John G, Scandalios, Alberto Acev, et al. Catalase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to chronichigh temperature snbss in maize[J]. Plant Science, 2000, 156: 103-110.

[16] 程 华, 李琳玲, 许 锋, 王 燕, 等. 银杏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4): 493-499.

[17] 梁国庆, 孙静文, 周 卫, 等. 钙对苹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2): 438-444.

[18] 王凤德, 衣艳君, 王海庆, 等. 豌豆过氧化氢酶在烟草叶绿体中的过量表达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J]. 生态学报, 2011, 31(4): 1 058-1 063.

[19] 齐兴柱, 杨腊英, 黄俊生. FOC4的2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及其引起的香蕉苗活性氧迸发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5): 163-169.

[20] 林星谷, 孔德仓, 庞晓明, 等. 冬枣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6): 1 086-1 092.

[21] 杨 芳. 豌豆过氧化氢酶基因在玉米中的转化[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2] 余迪求, 岑 川, 杨明兰, 等. 玉米不同组织过氧化氢酶水杨酸敏感性的差异和外源水杨酸处理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J]. 植物学报, 1999, 41(12): 1 293-1 298.

[23] 李夜雨, 杨 平. 贯叶金丝桃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13): 34-35.

[24] Liu Hanmei, Zhang Huaiyu, Tan Zhenbo,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illing Expression of Maize Catalase-3 Gene[J].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06, 24(3): 272-275.

[25] 余乃通, 孙玉娟, 张雨良, 等. 海南岛巴西橡胶和香蕉cat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J]. 植物研究, 2012, 32(1): 47-53.

[26] Garratt L, Cjanagoudar B, Lowe K, et al. Salinity tolerance and antioxidant status in cotton cultures[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2, 33(4): 502-511.

[27] 佘茂云.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28] 佘茂云. 小麦TaCAT新基因克隆及分子生物学和生化特性分析[J]. 科技导报, 2011, 29(12): 23-31.

[29] Polidoros A, Mylona P, Scandal J.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expressing the maize Cat2 gene have altered catalase levels that affect plant pathogen interactions and resistance to oxidative stress[J]. Transgenic Res, 2001, 10(6): 555-569.

[30] 陈姗姗, 郭晋隆, 李国印, 等. 甘蔗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生物信息学, 2012, 10(1): 65-70.

[31] Yang W L, Liu J M, Chen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Cat1 gene and analysis of its expression under abiotic stresses[J]. Journal Integrative Plant Biol, 2006, 48(3): 334-343.

[32] Kwon S I, Lee H, An C 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ree catalase genes in the small radish(Rhaphanus sativus L. var.sativus)[J]. Mol Cells, 2007, 24(1): 37-44.

[33] Esaka M, Yamada N, Kitabayashi M, et al. cDNA cloing and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of three catalase in pumpkin[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7, 33(1): 141-155.

[34] Lee S H, An c 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ree catalase genes in hot pepper(Capsicum annuum L)[J]. Molecules and Cells, 2005, 20(2): 247-255.

[35] Chen Z, Iyer S, Caplan A, et al.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of salicylic acid and salicylic acid-sensitive catalase in different rice tissues[J]. Plant Physiology, 1997, 114(1): 193-201.

[36] Taouatas N, Altelaar A F, Drugan M M, et al. Strong cation exchange-based fractionation of Lys-N-generated peptidws facilitates the targeted analysis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J].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09, 8(1): 190-200.

猜你喜欢

表达分析基因克隆枇杷
枇杷
枇杷
枇杷
夏月枇杷黄
三个小麦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红花生育酚环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玉米纹枯病病菌y—谷氨酰转肽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信号分子与叶锈菌诱导下小麦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表达分析
水稻OsCATA基因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表达分析
山桃醇腈酶基因PdHNL1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