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条件

2014-04-29邵靖霞

吉林蔬菜 2014年4期
关键词:春化光周期日照

邵靖霞

1 温度对蔬菜植物开花的影响

1.1 春化作用

对于有些蔬菜作物,它们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如果人工施加低温处理,代替自然界的低温,促进植物通过春化,这种处理称为春化处理。在蔬菜植物中,大部分二年生蔬菜,如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蔬菜及芹菜等绿叶菜类蔬菜,都要经过一段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结实。春化过程是诱导性的,本身并不直接引起开花,在春化过程完成以后,植株处于较高温度下才分化花原基,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特殊的光周期条件。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在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为去春化作用或脱春化作用。通常植物经过低温春化的时间越长,则解除春化越困难。当春化过程结束后,春化效应则很稳定,不会被高温所解除。大多数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可以累加。这种解除春化之后,再进行春化的作用称再春化作用。春化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种子春化:种子春化的条件要求在种子萌动状态才能进行。种子春化类型的主要蔬菜有白菜、萝卜、菠菜、莴苣等。这些蔬菜种子的胚根露出1/3~1/2后便能感受低温春化效果。春化的温度范围因蔬菜而异,耐寒及半耐寒的二年生蔬菜,可以在0~10℃范围以内,但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

绿体春化:绿体春化是指这种蔬菜要在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对低温有反应。绿体春化的代表蔬菜有甘蓝、洋葱、大蒜、大葱、芹菜等。但是不同种类与品种之间,通过春化阶段对植株大小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严格,有的要求不严格。所谓植株“一定大小”的标志,可以用生长期表示,也可以用实际生育程度如植株茎粗、叶片数目等来表示。

春化效应对温度范围及处理时间长短的要求,与蔬菜的种类及品种有关。我们一般把要求严格的品种定为冬性品种,把要求不严格的品质定为春性品种。对于大多数甘蓝及洋葱品种,一般要在0~10℃,20~30天或更长时间才会有春化效果。

1.2 蔬菜感受春化的部位

蔬菜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些植物春化作用的部位在生长点,但也要求有一部分的根或叶的存在。如叶子受到低温处理,茎尖保持温暖,则不能通过春化。因为春化的影响,只能从细胞到细胞的方式,即有丝分裂的方式传递下去。感受低温的部位只限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不再能进行细胞分裂的老叶片和休眠期完全没有这种感应性。

春化作用与蔬菜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栽培上可以通过人工春化处理来提早开花,达到育种加代的目的,但是在春季栽培萝卜、白菜和甘蓝等时,则要防止它们通过春化而引起先期抽薹。同时,也可利用小棚覆盖脱春化的原理进行春季栽培。另外,不同纬度地区引种也应适当考虑其对春化的要求,防止出现早开花或不开花等不良结果。

2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植物光周期现象是指日照的长短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是影响植物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周期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光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而且还作为环境信号调节植物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对成花反应的诱导。光周期不仅影响到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分枝,而且影响到一些地下贮藏器官如块茎、块根、球茎和鳞茎等的形成。

2.1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是指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有阳光的时数。前者与某一地区的纬度有关,后者则与降雨及去雾多少有关。根据蔬菜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将蔬菜植物分为3类。

长日植物:长日植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促进植株开花,而在较短的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属于长日植物的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蚕豆、豌豆、大葱、大蒜等。它们都在春季开花,大都为二年生蔬菜。

短日植物:短日植物在较短的日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小时以下)促进植物开花,而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属于短日植物的蔬菜有大豆、豇豆、扁豆、茼蒿、苋菜等。在自然条件下,这些作物在秋季白昼缩短时开花。

中日性植物:中日性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属于中日性的蔬菜有黄瓜、番茄、辣椒等。这些蔬菜理论上属于短日植物,但对光照条件不敏感,只要温度合适,春季或秋季都可以开花结果,在温室冬季也可以开花结果,因此,这类蔬菜可以视为中日性植物。

此外,还有所谓“限日长植物”。这种植要在一定的光照长度范围内才能开花结果,日照短些或长些都不能开花。但是这种“限日长”现象在蔬菜中的种类很少。

蔬菜作物光周期反应与原产地的纬度有关,短日蔬菜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当地终年日照长度为12小时左右,长日植物起源于纬度高的温带地区,当地日照长度约在14小时以上。另外与原产地的海拔高度也有关。

了解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对引进新的蔬菜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日照作物往北移时,夏季日照比产地长些,会加速发育,但向南移时,会延迟发育甚至不能开花结果。短日照植物向北移时,夏季日照较长,使发育延迟,营养生长旺盛,向南移时则提前开花。采用适于本地日照变化的品种,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使作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日照长度与自然日照长度一致,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条件。

2.2 光周期的诱导作用

对于长日或短日性蔬菜,人为地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而引起现蕾开花,这称为光周期的诱导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虽然光周期的效应是引起茎尖生长点分化花芽,但感受光照影响的是叶片,而不是生长点。对于一些严格要求短光照的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将其上部叶片每天按时用黑罩遮住,缩短它的日照时数,然后将上部的叶片去掉,枝条仍留在长日照下,它就可以开花。但返过来,将上部去掉叶片的枝条放在黑罩下,进行短日照处理,而下部的叶片接受长日照处理这样的植株则不能开花。可见,叶片受到短日照处理后,在叶片中形成一种刺激开花的物质,然后将它们传递到生长点去,引起花芽分化,但是这种传递的方向及距离,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局限性的,即同一株的不同枝条或不同部位的叶片,处于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只有被处理的那一部分才能开花,其它部分不开花;另一种是无局限的,即同一株中的不同枝条或不同部位的叶片,处于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可以使全株开花。

叶片的年龄不同,对光周期刺激的感应也不同。一般只有充分展开正在生长的健壮叶片对光周期最敏感,细嫩和衰老的叶片,效果甚微。

猜你喜欢

春化光周期日照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春化过程中2个时钟蛋白CCA1和LHY通过不同顺式元件激活VIN3的转录
光照对小麦的春化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春化有效积温对结球甘蓝春化相关物质的影响
今天的光周期是多少?
计算今天的光周期
在日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