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杂交制种标准化生产技术

2014-04-29邵淑芬

吉林蔬菜 2014年4期
关键词:穗果整枝侧枝

邵淑芬

1 原种繁殖

1.1 播种育苗

具体时间可根据育苗条件确定,前期防低温冷害,后期防病毒病危害。主要利用控温、控水培育壮苗,出苗前温度稍高,控制在20~30℃;出苗后适当降温,以白天20~25℃,夜间15~18℃为宜。二叶一心时分苗,适当控水,提高地温,防止徒长。定植前7天,要进行低温炼苗。

1.2 采种田定植与管理

1.2.1 选好地块,注意隔离:选择前几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与其它番茄品种隔离距离100米以上,一般采用网纱等隔离。

1.2.2 合理密植:密度要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早熟品种一般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3500株,中晚熟品种2300~2500株。

1.2.3 田间管理:重施腐熟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初期,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为主,最好暗水定植。浇返苗水后,适当蹲苗。当第二穗果已坐住时及时浇催果水并且追肥。盛果期要充分满足水肥供应。后期种子成熟,不能脱肥。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预防后期高温因烟粉虱导致的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TYLCV)的发生。及时打杈、插架、绑蔓,一般留3~5穗后摘心。最后一穗花上面要留2~3片叶片。自封顶类型可根据主茎花序数目保留1~2个侧枝,全株保留3~5穗果。

1.3 去杂去劣

定植前:观察叶形、叶色、茎色,严格淘汰杂劣株。

青果期:观察株型、花序、幼果性状、坐果情况。淘汰异型株、严重花前枝、坐果率差的植株。

成熟期:观察熟性、抗性和果实形状、成熟果颜色、丰产性。选择抗性好、1~3穗坐果率高、果实均匀整齐、果形、果色等都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的老熟果留种,以第二至第四穗果留种为宜。

1.4 发酵取籽

种果采回后,即可破果取籽。将带果胶的种子装入容器中发酵24~36小时,注意避免用铁器,不能进水。用木棒搅拌,使种子和胶状物分离,稍澄清后,漂去上浮杂物,捞出种子清洗干净。放在席上或布上、筛子(尼龙网)上晾干(湿种子不要摊在水泥地或金属器皿上曝晒)。在晾晒、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中注意防止机械混杂。

1.5 提纯复壮

原种混杂退化程度较轻时,可用单株选择“两圃”法进行提纯复壮。在纯度较高的采种田中选择。在第一穗花坐果时,观察株型、叶型,第一花序出现节位及坐果率、整齐度和花序间隔叶数等特征,选择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的单株50株以上,挂牌标记。在第一穗果到第三穗果成熟期间,观察熟性、抗性、丰产性和果形、果色、整齐度等特征,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选取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的典型优良单株,分单株采果留种。以第二至第三穗果留种为宜。各单株种子分别发酵、晾晒、保存。

将各单株种子取一小部分,分小区种植,每小区不少于50株,每5个小区设一个(原有的纯度较高的同一品种或亲本)对照区。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结果期,严格控制按照本品种或亲本的典型性状进行鉴定,做好记录。果实成熟时,把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纯度达到原种标准的小区(株行)混合留种。以第2~3穗果留种为宜。

2 一代杂交种子生产

2.1 播种育苗

根据父母本花期特性确定分期播种时间,一般父本与母本提前播种15~20天,还可采用温度、肥水促控措施调节花期,确保父本提前开花,父本与母本株数比例为1∶3~1∶5。

2.2 定植

一般采用父母本分地块定植。母本田为便于人工授粉,可采用适当放宽行距、缩小株距的宽窄行定植方式。父本田在母本田附近的另一块地定植。为增加花粉量,可适当增加密度或适当多留侧枝。

2.3 整枝

母本整枝时,有限生长型可留2~3个侧枝;无限生长型可留1个侧枝。父本在不需要花粉后拔除或选留少部分具有父本典型性状的种株整枝留种。

2.4 去杂去劣

在分苗、定植、授粉前,要认真检查父母本,严格去杂。特别在授粉前严格检查父本田拔除杂、劣株,杜绝混入杂、劣株花粉。在果实着色后,要根据果形、果色再次对母本严格去杂。

2.5 杂交授粉

2.5.1 用具准备:要准备镊子、取粉器、干燥器、贮粉盒、授粉器(橡皮指套、蜂棒或滴管)、70%或75%酒精和冰箱等。

2.5.2 母本去雄:选择适当大小的花蕾去雄,不宜过小或太迟。去雄的适宜时机是花冠伸长外露,颜色由绿转黄,花瓣未开或微开,花药呈黄绿色但未开裂散粉,在次日开放的花蕾,具体的时机掌握还要依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和品种特性,一般气温较高时,选择较嫩的花蕾去雄;温度较低,则可稍推迟去雄。

2.5.3 采集父本花粉:适时采集纯净、充足且生活力强的花粉,可选用采粉器采粉或人工筛取花粉。人工筛取花粉,挑选当日完全开放的花朵于上午10时左右、露水干后摘下,剔除花瓣,将花药筒晾干或烘干,然后碾碎花药,再用筛子筛取花粉。筛底以铜或尼龙纱为好,筛眼100~150目,避免花药残片混入花粉中而影响授粉效果。

干燥花药多采用自然干燥法,即晾干或晒干;但若遇上阴天、雨天或刮风天气,则需要密封容器(玻璃干燥器、木桶、铁桶等)加入干燥剂(变色硅胶或生石灰等),对花药进行干燥,置于这种条件的花药经15~20小时,即可制取花粉。

采集或制取的花粉,最好现取现用,以获得较高的结果率和单果结籽率,但若当天用不完或因阴雨不能授粉,则要对花粉进行贮存,可将盛花粉的容器盖严密封,再置于冰箱、干燥箱或石灰桶内。贮存时间不得超过3天为宜。

2.5.4 授粉:宜在露水基本已干,气温也升至20℃以上,空气湿度较大,柱头分泌黏液较多时授粉,将采集的花粉涂抹在被授花的柱头上。授粉后12小时内若遇降雨,应在雨止后或第二天重复授粉。有条件的地方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进行重复授粉,以提高结果率增加单果种子数。一般大中果型品种每穗授粉4~6朵花,每株授粉3~5穗。樱桃番茄品种每穗授粉6~10杂,每株授粉4~6穗。

授粉后应及时将未去雄授粉的花蕾以及新生的花序全部摘除,最后一穗花上面要留2~3片叶。然后采用摘除2片萼片的方法或在萼片处挂白线或者红线的方式进行杂交界标记,防止“跑花”漏授。番茄每花序结果3~4个之后将花序尾端多余的花蕾摘除,并整枝打杈,长势弱的品种和植株可只去花蕾,少去杈或不去杈,以保证果实的养分供应和防止日烧病的发生;同时还要严格检查是否有自交花、果的存在,并立即清除,此项工作须定期反复进行,减少自交果影响杂交种子纯度的可能性。

2.5.5 母本的植株整理:包括整枝和摘除已开放的花朵和已结的果实;无限生长型品种一般只留主茎,而有限生长型品种除主茎外,还需保留部分侧枝,侧枝数的多少视品种及长势而定,早熟及长势弱的品种应多侧枝,长势强、半高株形的品种,可少留些侧枝。紧靠第一花序下着生的侧枝节间较短,出现花序早,易坐果;其次为第二花序和第三花序下的侧枝,习惯上称为强侧枝;主茎上从子叶至第一强侧枝之间的侧枝较细,节间长,着生花序少且迟,应及时去除。摘去已结的自交果及已开放的花朵一定要彻底;制种期间仍难免有少数花朵漏授,必须及时发现并摘去,对于畸形花蕾包括双柱头带状花、长柱头花等也应摘掉。制种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杈枝;多干整枝除保留的主侧枝外,出现的杈枝都应及时打掉,但在制种后期及制种结束后,可根据结果数量及叶片数目确定是否有必要保留一些分枝,以增加功能叶片数量;单干整枝的植株上的侧枝一般无需保留,但每侧枝基部的2片真叶可以留下。

2.6 田间检查

授粉全部结束后,对每一株种株都要认真检查,把没有标记的果及花、蕾、腋芽全部摘除,顶端留2~3叶摘心。

2.7 种果采收

果实充分红熟后应及时采摘;不采收无标记的果实、落地果和畸形果等。剔除后期发育欠佳的果实以及生理因素导致的早腐病、软腐病、日烧病和棉铃虫、玉米暝钻咬的果实。

2.8 发酵取籽

种子发酵不宜用金属容器,如铁、铝制品等,以免因氧化反应影响种子色泽;由于发酵过程中的种子遇水易发芽,所以应保证容器内干净无水,而且在清洗前也不能有雨水进入。严格控制发酵时间,发酵液体表面出现白色菌膜,且无杂色菌落,说明发酵已可以结束,总的原则是宁可发酵时间稍短清洗时多费些工时,也不要发酵过度。清洗时必须淘汰不合格的瘪籽,漂洗一定要做到精细、彻底。清洗种子最好安排在晴天的早晨进行,以利用阳光将种子当天基本晒干或晾干。阴雨天可放入洗衣机内甩干。

2.9 种子干燥

经清洗沥干或甩干的种子应立即晾晒,可摊在底部稍架空的帆布、竹席等物上,种子尽可能摊得薄一些并经常翻动,使种子表面和表层的水分很快蒸发掉;种子稍干后可摊得厚一些继续晾晒;夜晚收到室内或加覆盖防风防雨,第二天再行晾晒,直至含水量降至7%~8%为止。不同组织的种子应在不同场所晾晒,以免风吹等原因引起混杂。晾晒种子的场所应阴凉、通风、干燥,避免种子在烈日下曝晒,也不应在水泥场、铁板上直接晾晒,以免烤坏种子。

遇有连阴雨天气,无法利用阳光晾晒干燥种子时,可将经阴干的种子放入鼓风干燥箱中烘干,温度控制在40℃以下,并经常检查、翻动直至初步干燥,待天晴后再在阳光下晾晒。发酵适度并经晒干的种子呈灰黄色,表面有一层茸毛,有光泽,用手揉搓即各自分离,互不粘连。针对一些由种子传播的病害可以进行种子杀菌处理,如高温、晴热以及化学药剂处理,应以制种单位提供的处理标准进行操作。

猜你喜欢

穗果整枝侧枝
不同芍药品种侧枝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日光温室不同果穗番茄品质差异性研究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南方温室大棚番茄跨杆S形整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