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探究

2014-04-29杜涛

中国市场 2014年7期
关键词:市场失灵协同效应

杜涛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尤其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要努力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阐述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破解我国改革攻坚的重要抓手。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的对策选择包括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步伐,实现与市场调节的良性互动;努力创建“服务法治型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2.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显然与过去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产权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所不同,我们要建立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需要理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功能,也就为发挥政府和市场协同效应提供了新思路。

一、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的理论阐述与实践价值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效应。

(一) 市场的理论阐释

政府与市场关系大体依次历经了政府从市场外部进入到市场内部;政府从辅助功能转变为主导功能,用以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职能从微观层面跃升到宏观层面三阶段[2]。由于国家因市场发育程度各异及政府进入市场的选择性,政府与市场关系亦有所不同。理论及政策实践中关于政府与市场所谓争论一直存在。不论是重商主义的自由市场思想,还是重农主义的政府干预,亚当·斯密提倡自由竞争、政府充当“守夜人”角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计划代替市场,凯恩斯主义提倡以国家干预主义来消除市场失灵,新自由主义提倡重回市场、主张有限政府论,以及综合主义认为用宏观政策调控经济、运用公私机构共同控制经济。

(二)政府与市场的实践阐释

尽管市场机制在充分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市场主体存在“趋利性”、“时滞性”、“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诸如因垄断可能阻碍技术进步、因经济剧烈震荡所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以及负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

西方国家的政府二战后已经从“守夜政府”向 “能动政府”、“服务政府”转变。即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仅要维持市场秩序、充当市场的监护人,而且要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来克服市场失灵。正如G.霍奇逊(1993)所说:“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3]。为此,政府适度干预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出于“赶超”战略考虑,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主动政府”角色,及时制定或维护人们尽可能获取更多利益,通过充分发挥市场规律,不仅起到导航作用、甚至直接组织和参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但也面临政府失灵和转轨问题。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宏观调控中政府失灵,诸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调控信息不充分、因部门利益或假公济私、政府或官员感情用事和政府决策者能力不足等问题。回望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寻求如何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走出一条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路径的过程。

总之,国际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展。全球经济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引领下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幅度、范围和手段不断丰富,但也引发了诸多质疑。例如在经济平稳增长时,政府不仅通过“扶持之手”解决市场失灵,采用“掠夺之手”来干预经济,抑或滋生寻租等腐败行为。如何使政府与市场携手,实现其协同发展就成为理论界和政界等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是破解我国改革攻坚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面临着国民经济增长路径和结构的 “新变局”和“新拐点”,即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双重任务,加之当前改革主要面临“负思潮”、“伪改革”、“不改革”和“怕改革”的四大阻力,以及经济社会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瓶颈、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大、群体性事件频发及官员腐败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的职能定位尚未明晰,存在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大量非市场化行为不仅扭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还可能成为市场化改革的重大阻碍。

(一)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存在行政性配置资源、价格管制、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等突出问题。例如,目前大量资源由政府分配,出现金融利率管制、土地批租、基础设施建设垄断以及许多行政审批等行为,极易造成浪费资源、效率较低、成本过高等问题。同时,近年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政府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如今却满目凋零,这些足见我国当前市场作用弱,而政府控制、配置和制约社会资源的作用过强。

(二)政府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

政府在改革中可以制定改革路线图、组织实施并维护稳定社会秩序,但也可能出现诸如扭曲改革、阻碍改革和误导改革等问题。如调控“手段有限”所引发“调控冲突”矛盾凸显[4],以及近年来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愈演愈烈,出现国家宏观调控对象不是市场、而是地方政府的扭曲情况。

(三)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显和收入差距矛盾突出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显,财富集中、区域行业城乡差距扩大等矛盾突出。例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倒逼原有“人口红利”衰减、部分地区的资源环境负载严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5]。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201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6977元和21810元,后者是前者的3.13倍,虽然这个差距比2009年的3.33倍、2010年的3.23倍有所缩小,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依然很大[6]。

(四) 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乏力

由于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特征,且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尤其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不仅造成能源资源浪费、还引发一些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再加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这就使得我们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更严峻的挑战。

三、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的对策选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客观要求分散决策,我国政府存在较强“集中偏好”惯性,可能引发“矫枉过正、市场扭曲”,抑或过分强调市场作用及过分强调政府作用现象,所以我们需要特别注重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

(一) 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步伐,实现与市场调节的良性互动

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方向应是理顺市场和政府关系。其核心之一就是必须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确立政府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们应树立“市场主导下的有限政府,而非政府主导下的有限市场”的理念,坚决纠正政府“越位”行为,遏制权力对市场干预不匹配而引发的权力寻租;同时积极改变政府“缺位”行为,加强政府职能转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政府职能的分层性特征,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利益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神奇功力”。特别注重“顶层设计”与“摸石过河”的有机结合,要在避免政府“过度管制”和防止“泛市场化”中探索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协同效应的新路径。

(二) 努力创建“服务法治型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构建“服务法治型”政府,即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着力突出公共服务角色,建立并实施一套适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考核导向;建设法治型政府,强化依法执政,构建分权、制权和督权的监督机制,实现其廉洁高效,如限制政府的执法权,防止行政干预和侵害司法。特别要限制政府的资源配置权、政府的财政权和打破政府对资源的垄断权,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建设中的组织增信和协调作用,使政府把效率机制交给市场,着重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框架,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和法制环境,健全市场经济发展要素保障条件,从而不断激发企业、群众等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注重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效率,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并对其政策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构建全流程、立体式的问责机制,实现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和市场提供“效率”的协同发展。

(三)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效应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表明,要实现增长动力创新,简单地将创新任务完全留给市场未必能够有效解决,但创新也不可能完全由中央计划来包办。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这不仅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使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性资源的最佳配置,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等力量,汇聚成巨大动力;而且需要政府对创新资源的保护和激励,通过宏观调控政策从调控范围、手段、方式等方面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改革质量攻坚建设,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尤其对事关国家全局战略和民生公益性的科技研究,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旨在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创新性活动及推广应用,努力培育自主创新机制。这样既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又能够发挥政府政策在关键重大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引领作用,走出富于中国特色的协同发展之路。

总之,面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复杂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积极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善治”新模式,不断聚集“正能量”,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

参考文献:

[1]G.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桁林.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及其发展[J].求是学刊,20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04-28.

[4]盘和林.警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 “地方政府失灵”[N].光明日报,2012-07-13.

[5]陈锡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J].求是,2012(23).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新华网,2013-11-12.

(编辑:许丽丽)

猜你喜欢

市场失灵协同效应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山东矿盐管理公司:发挥集约化优势实现1+1>2协同效应
食品企业责任构建中的第三方监管机制研究
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
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动因
从市场失灵理论谈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的政府治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失灵现象浅谈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及其应对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