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体育课团队精神的培养

2014-04-26王峰

关键词:归属感

王峰

摘 要: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需要互相帮助的游戏时,学生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就一览无余。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活动具有非常强的集体性,从体育课的一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体直接交流、合作以及交际等能力的差异,体育学科在培养团队精神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笔者简单例举自己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

关键词:归属感;从众心理;获得认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41-1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如今的小学生近九成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家中成堆的玩具就是父母对他们爱的见证,但是他们都很孤独,没有玩伴,就是上学后也只有在校的时间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不过还是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散学后就又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中,最多就看看电视、电脑,因此他们都比较自私,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与合作。

然而,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小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到以后学习、生活。如果从小就具备团队精神,将利于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团结协作,形成敢于竞争的健全人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竞技体育的优势,创设一些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发挥特长、培养感情等,关键是在合作中凝聚团队精神。下面简单例举我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

一、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心理

什么是归属感?说白了就是自己要具备属于一个团体的感觉,学生在学校里从小的方面看属于一个班级,从大的方面看属于学生所在的学校,走出社会后,他们就属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这个大的团体,生活在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归属感。归属感的产生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每个生活在团体中的人都渴望在团体中好好表现,并让团体中的其他人承认自己的能力、才华等,觉得自己在团体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归属感心理是每个正常的学生都具备的,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团体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群体中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互相激励等,让归属感心理在团体中产生积极的效应,学生在教师组织的任何团体活动中都拥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我校每个班上都有一部分外来的员工子女,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稍稍落后的地区,他们的见识和原有的知识水平都比较欠缺,随父母远走他乡后,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一度孤单、失落,他们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所以这部分学生在群体中总是沉默寡言,自我封闭。所以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总会身先士卒,主动走进外来学生群体,手把手地帮助这些孩子,对他们是多表扬,多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尝试着帮助这些外来员工的子女,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和信任很快就让这群外地孩子产生了归属感,融入班集体,和其他同学一起幸福成长。

二、发挥从众心理的优势

一个无论在大群体还是在小群体中生活的人,在自己的行动或者认知上总会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一样,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从众心理。每个小学生在家中都是独苗苗,他们的言行总或多或多少地收到家长的袒护,所以他们在家中总会滋生一些坏的习惯。但是这些独苗苗一旦进入班级后,大家就属于一个集体,学生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监督和影响,慢慢地他们的行为就会从众。根据学生的这一从众心理,体育教师一定要发挥其优势,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练习中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惰,消极地应付教师的训练,动作一丁点儿都不到位。看到这种现象我没有和其他老师一样将这个学生喊出队伍,让其站在边上看别人训练,这种方法属于变相体罚而且达不到改善的效果,还容易促使学生和老师对着干。我根据学生的从众心理,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比赛,规范完成任务的及时奖励,表现差的小组继续训练,我发现此招效果很好,为了自己的小组得到老师的奖励,为了自己不拖小组的后腿,那些不想好好练习的学生形势所迫,只能“从众”,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相互鼓励,相互督促。

三、教师要获得学生的认同

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我校一个语文老师不是什么优秀老师,但是他特别的关爱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也就是这位老师得到了班级学生的认同,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体育老师一般都是在室外上课,在很大的空间里发号施令,如果学生不认同老师就会导致课堂松散,学生懒散。所以体育教师更加应该弯下腰来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学生把你也当做他们的“哥们”,学生就会对你言听计从,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作用很大,可以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但是,培养团队精神不能流于形式,且不是朝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努力实践,付出很多的辛劳才能让学生领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属感
从个案实例浅析高中生培养归属感的意义
基于PCK视角的幼儿园归属感教育课程构建的探究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一个没人注意的女孩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民办院校员工归属感现状调查研究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人力旅行
法院编外人员的归属感问题分析
用户归属感对其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