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材优势,提高学生素质

2014-04-26康久玲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图文结合

康久玲

【摘要】语文教学,无论是哪类课型或者哪个环节的教学,只要把握教材,充分发挥优势,就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使学生受到朴实健康的教育,以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图文结合 挖掘课例 走向生活

人教版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字、词、句训练到位,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只要在把握教材上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扎实训练,就能增强语文积淀,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个人体会如下:

一、图文结合,培养观察能力

儿童感知能力的发挥,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发展,可以使儿童更好地掌握感性材料,积累直接经验,为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创造条件。但是这种能力的发展不是自然的,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在教学《所见》时,图中画出的牧童、黄牛、树林。鸣蝉没有画出,但牧童抬眼上望,目光所指的就是鸣蝉停歇叫唤的地方,让学生理解图意,指导学生会按一定顺序、条理分明地进行观察,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分析、比较、寻找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以保证观察得更深刻、更细致。教材图文并茂,适合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指导观察,进行观察训练中根据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是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追索饿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为此,教师要促进儿童好奇心的发展,并及时将其引向对知识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够引起观察和知识探求的变化情境;要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找到答案。教学《黄山奇石》时,针对题眼“奇”,先查字典是“特殊、稀罕、不平常”。课本中四幅图分别是哪些奇石?还有什么奇特的黄山石?带着一系列好奇的心思,让学生学习课例,让他们去课例中寻找答案。“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是二三四图,第一幅图是什么?经过教师点拨,是黄山远眺图,没有具体指向哪一种奇石。学完课例,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学生在相互讨论、补充后,回逐步归纳为:“美丽的仙女穿着长裙,风吹动她的长发,她抱着琴在弹着一首好听的曲子”。“几只狮子相互用脚争抢一个圆球”,“天狗昂着头,对着月亮狂叫,好象想把月亮咬下来”。这样,学生从好奇到探求知识,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飞跃。课后,启发学生对石林、桃源洞的石头也进行想象和说话训练,学生的求知欲更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挖掘课例内涵,重视环保教育

教学课例《清澈的湖水》时,当阅读“小孩把香蕉批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的满是皱纹,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时,教师提问:“小鱼为什么吓跑了?湖水为什么满是皱纹?小洁为什么不满?”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小孩扔向小鱼的香蕉皮,破坏了湖水的清洁,干扰了小鱼自由自在的游玩,小洁认为小男孩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小洁手里紧紧拽着面包纸,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好象在寻找什么,你们知道吗?”答案十分确定:“小洁飞快地向垃圾桶跑去?”通过一件极平常的小事,两个人处理的不同,进行对比,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际,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朗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读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像《给予是快乐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类课文,通过朗读就能体会文中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像《火烧云》《观潮》《鸟的天堂》等这类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爱国之情。

五、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景加以对比,分析。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乌塔〉等一类的课文,学生从周恩来从小立下如此远大的理想、魏格纳认提出发现大陆漂移的假说的故事中,能结合现实中的人物,事例进行对比,评价,从而懂得要做一个认真观察,树立目标,勇敢的面对生活的人。因此,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与丑,荣与耻,这样,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起到了自我教育的功效,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质,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观。

教学时间证明:语文教学,无论是哪类课型或者哪个环节的教学,只要把握教材,充分发挥优势,就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使学生受到朴实健康的文道教育,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文结合
浅谈对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开展图文结合教学
静静等待写作之花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