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2014-04-26张金果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堂教学

张金果

【摘要】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协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可以在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毅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提高的过程,它存在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主动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适时进行心理辅导,结合教学内容和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恰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从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入手,注意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经验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备课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教学环节、备情感设计、更要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来设计教案,联系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实际生活的教育中,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

二、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引入自然、亲切而又贴近生活,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以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中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或生活经历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真实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

三、重视激励评价作用,提供心理自由环境

学生的学习成功总是同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浓厚兴趣、正确动机和保持自信心等联系在一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蕴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通过教学中适时地评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信心。同时面对每一个人应正确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对优秀生表扬要适度,不能捧,当犯了错误时,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指出缺点和错误不能迁就;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当有错误时,应热情帮助,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建立起自信心。教师情感的天平,不能只向优等生倾斜,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信任、期待和爱护。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最能发挥其创造力的方面,因势利导,促其进步和提高。

四、创造有效情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教学过程也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同时也是情感沟通、心灵碰撞的过程、信息交流的过程、艺术创造的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使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的积极性。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数学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数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五、利用教师的言谈举止,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积极负责,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学习心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学会悦纳自我,从而增强自信。

六、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哪怕只是一小点,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应变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展个性。另外,教育学生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注意说话的技巧,对别人作出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通过教育,使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新课标教育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育,对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可以进行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堂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